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测土壤中蛔虫卵
一、原理
先用碱性溶液与土壤样品充分混合以分离蛔虫卵和土壤颗粒,再加入比重较大的溶液使得比重较轻的蛔虫卵飘浮在液体表面,收集后镜检计数。
二、方法
1.土壤样品处理:剔除菜叶、树皮等大杂物,压碎土壤中的大颗
粒;然后用孔径3mm的铜筛过筛,收集过筛后的土壤。
2.分离虫卵:取50mL大离心管,放入过筛后的土壤10g,加5%
氢氧化钠溶液至40或45mL刻度线。
用橡皮塞塞紧管口,在
振荡器上振荡15分钟,可反复3~4次,待充分混合后,以
2000rpm离心4min。
3.漂浮:弃去上部的氢氧化钠,加入饱和硝酸钠溶液充分搅拌,
2000rpm离心4min,再加饱和硝酸钠溶液满至管口,覆上18m m
×18mm盖玻片。
4.计数:静置15min后,将盖玻片迅速翻转取下,置于载玻片上
镜检,同时再覆上第二块盖玻片,如此反复,共计数3~4张盖
玻片。
三、注意事项
1.漂浮液的比重:漂浮液的比重是影响蛔虫卵检出率的重要因
素,用比重大的溶液做为漂浮液效果较为理想,与饱和硫酸锌、硫酸镁、氯化钠等盐溶液相比,饱和硝酸钠的比重最高,用作
漂浮液,蛔虫卵的检出率最高。
2.土壤性质:土壤性质决定了蛔虫卵和土壤颗粒的粘合程度,蛔
虫卵检出率沙土最高,壤土次之,粘土最低。
3.离心的时间与次数:延长离心时间、提高离心速度或增加离心
次数均可以提高蛔虫卵与土壤颗粒的分离效果从而提高检出率。
美蓝、伊红、硼砂染色法
一、原理
美蓝、伊红、硼砂(简称M.E.B)溶于水呈碱性。
活虫卵可以还原碱性染料,降低着色力,不易被染色。
死虫卵不能还原碱性染料,容易着色。
蛔虫卵外层膜蛋白容易被染色,染色前需脱去膜蛋白。
二、配制
将0.2g美蓝加入100mL蒸馏水中煮沸10min,加入硼砂0.5g,再煮沸10min,冷却后加入伊红0.1g,待完全溶解后过滤备用,PH值为10~11,在室温中可放置1.5年。
三、步骤
1.脱膜蛋白:将收集的蛔虫卵加入30%次氯酸钠,作用数分
钟,并经常振荡,再用蒸馏水洗2次,即可脱掉蛋白膜。
2.染色镜检:吸取虫卵沉淀物一滴置于载玻片上,加M.E.B
染色液一滴,上覆盖玻片,静置3~5min后镜检。
或者,吸
取虫卵沉淀物一滴放入小试管内,加入染色液染30min再
用蒸馏水洗2~3次,吸取沉淀物镜检。
3.注意:M.E.B的PH值应在10左右,不宜太高:脱蛋白
膜后,应洗净次氯酸钠,否则影响碱性染料的着色效果。
4.鉴别死活:活卵内含物不着色,死虫卵内含物染成蓝色。
培养法
在直径10~12cm的玻璃平皿底部平铺一层厚约0.5cm的脱脂棉;脱脂棉上铺一张与平皿等大的普通滤纸;在滤纸上,再放一张直径2cm的小滤纸,将虫卵滴在小滤纸上。
加入2%福尔马林,以湿透滤纸和脱脂棉。
放入28~30℃温箱中培养一个月观察虫卵死活,培养一个月后自皿中取出小滤纸片,将虫卵置于载玻片上,滴加50%甘油溶液,使其透明后,根据其形态,鉴定卵的死活。
凡含有幼虫的,都认为是活卵;其它阶段的或单细胞的,都判为是死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