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设施设备配备标准一、仪器配备标准按教育部2000年11月颁布的《中学各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小学各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与1995年7月颁布的《中学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外语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小学思想品德、语文、社会、英语、健康教育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装备仪器。
中学全部为一类25组;中心小学与城关小学为一类24组(规模较小的一类小学可按1~2人一组开出组数;6轨以上中小学应双配套),完小按二类配备12组(如为单轨且班容量较小可按不超过3~4人一组开出组数);其它小学为三类6组;教学点要按教学需要配齐演示用仪器,分组仪器根据需要配备。
二、实验室建设标准1、小学一类二类三类实验室 85平米 68平米 68平米仪器室 40平米 35平米 23平米准备室 35平米 18平米 15平米自制标本展室25平米以上注:班容量不足45人的实验室可按生均1、7平米计算,不含6年级的分校与教学点可五室合一不小于54平方米。
2、中学一类实验室 90平米(重点中学96~108平方米)仪器室 60平米以上准备室 36平米自制标本展室60平米以上,班容量不足45人的按生均大于等于1、8平方米计算。
3、以上中、小学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为了教学方便,应互相连通。
以上各室数量凡就是平行班在四个(含四个)班以下的各类中、小学各科实验室分别为一个以上,四轨以上小学、六轨以上初中相应增加实验用房套数。
4、各类中小学应设药品室,专人保管(规模较小的小学可设药品橱、通风橱)面积在20平米以上。
规模较大的中小学应设维修室,面积20平方米以上,维修室应配齐相应的工具。
办公室面积在20平米以上。
三、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内设施配备要求1、实验室①自然、化学、生物,上下水到实验台及演示台。
②各科实验室电源要到实验台及演示台,并在前面有总开关控制。
(注意电源插座与水源要尽量远离)。
③生物实验室要光源到实验台,一般在桌上安装40瓦管灯一个。
④物理实验室要设黑红窗帘,其它各室为浅色窗帘。
⑤每个实验室内应有一个标准的演示台,其规格为:宽0、8米、长1、6米、高度从地面算起为1、00米。
如放在讲台上,演示台高度视具体情况而定。
演示台涂白色,上面要有胶垫,化学为防腐胶垫。
⑥每个实验室内都应有满足相应类别数量的实验台,其规格为:1、2米×0、6米,高度小学0、75米、中学0、8米,摆放间距一般不小于0、6米,第一排实验台距黑板一般为3米,最后一排距后墙最少1、6米。
每竖排应留出水槽与每个为0、6米至少三个以上的通道。
无论何类学校,实验台的摆放都应能摆放两人一组。
实验台涂白色,上面要有胶垫,化学为防腐胶垫,用铝合金条压边,化学实验台前面要有挡板。
⑦各实验室都应有足够用的小方凳,凳涂白色。
⑧每个实验室台上都要放一个废物盘、两块抹布(一块擦实验台与水槽、一块擦地面)。
⑨各实验室要有灭火器、沙袋与排风扇。
⑩化学实验室应有防护屏。
注:有条件的中小学可配备厂家生产的较高档次实验室专用设备。
2、仪器室①各仪器室内要有足够的仪器橱,一般初中最少30个以上,完小不少于12个。
橱的标准高度1、8米、厚度0、5米、宽度1、1米,橱子内外一律涂白色。
②各仪器室应有排风扇一个。
③所有药品橱与试剂瓶橱一律装备通风管(小学一般有一个通风橱即可)。
④各仪器室要有放火、防盗设施。
⑤各仪器室在适当部位应有电源插座。
⑥各仪器要有足够的自制盘与架。
⑦仪器室要有自制教具橱、档案专用橱。
⑧中学必须设危险品专室或专橱,单独存放。
3、准备室①各准备室要有一个工作台,规格为:2、4米×0、8米、高度1米,涂白色。
②准备室应有电源。
③准备室应有上下水。
④准备室应有足够的维修工具(中学实验室常用工具,小学木工、金工、塑料工具箱各一个)。
⑤准备室应有排风扇,化学准备室应有防护屏。
⑥各准备室应至少两个橱子。
四、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的管理各实验室必须有专职实验员管理,小学至少一人,中学至少三人。
1、实验室的管理①悬挂的规章制度与目录(中学8种、小学6种),铝合金框装好上墙。
(1)学生实验守则(省发)(2)学生损坏、丢失教学仪器赔偿制度(省发)(3)实验室一般性伤害的应急措施(省发)(4)危险药品的使用规则(省发,中学)(5)化学实验室安全守则(省发,中学)(6)实验室管理规则(省发)(7)分组实验目录进度表(8)学校教学组织与机构表(实验教学领导小组名单)②科学家画像铝合金框,内容或摆放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实验室的布置要整齐合理,不要杂乱无章,要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特别就是各类标语,同一室内条幅及画像悬挂不要太多,一般不超过四位,镜子的悬挂要整齐、美观,高度、位置要合适。
悬挂镜子一般不要用钉子钉,要用塑料胀塞、木螺丝。
③实验室要有明确的标牌,涂白油漆写红字,其规格为8厘米×27厘米。
④在演示台的侧面(进门一侧)用红油漆写明校名、学科。
⑤在实验台的侧面(靠近过道一侧)用红油漆写字,内容及顺序为:校名、学科(室号)、桌号(组号)。
⑥实验凳在侧面明显处用红油漆写字,内容及顺序为:校名、学科(室号)、凳号,凳子摆放大小号应与实验台大小号对应。
⑦实验台上应有学生用实验记录册(按组配备,规模较大学校也可即按年级又按组配备)。
⑧演示台上应有演示实验记录册与教师用分组记录册。
2、仪器室管理①仪器室管理要有专人负责,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仪器室内要有仪器总帐、分类帐与明细帐(全县统一规格)、自制教具帐、标本专用帐、各种消耗品帐,各种帐目要上墙,帐本首页应有管理人员交接表。
②各类仪器(包括自制教具)要分门别类、科学、整齐、合理存放,要存取方便,不能挤压。
橱上要有明显的标志牌,牌的大小规格为25厘米×7厘米,制作方法:在白色塑料(有机玻璃)板上用红色塑料(有机玻璃)刻字,内容及顺序为:校名(简称)、学科、橱号、分类。
牌一律固定在橱子上部中央。
③各仪器橱内要有一个定位卡,装袋悬挂于橱子上部的左内侧,卡内编号为仪器配备目录的统一编号,数量要用铅笔填写。
④所有仪器要用红色油漆在正面写字,内容及顺序为:校名、编号、名称、分号,校件仪器写出顺序号即可(当正面书写受影响时可在不影响使用的部位写字。
玻璃制品写字选位、字的大小要适当,小件玻璃仪器如试管、小量筒等不写),使用时仪器号、实验桌号、学生号要三者一致,加强责任制。
⑤所有小件仪器(包括分组)一律装入自制的木制托盘内,托盘的大小可根据橱子及仪器的大小,以存取方便并且美观为准,具体尺寸一般为30厘米×50厘米、高度(特殊情况盘的大小尺寸视具体情况而定)4厘米,涂白油漆,用红油漆在前面写字,内容及顺序为:校名、仪器编号、名称、几~几号(分号或顺序号)。
仪器装入托盘后在橱子内打上支架、分出层,让托盘向抽屉一样推到里面。
⑥所有药品瓶与试剂瓶如原始标签损坏都要贴上统一印制的标签,然后用蜡涂于表面,试剂瓶都要装入能防腐的托盘中,并向木盘一样方法写字、存放。
⑦所有玻璃仪器与部分特殊仪器,都要根据仪器的特点自制各类支架与存放架,不允许直接放在、挂在橱子上。
方座支架要做一个特殊的存放架,集中放在实验室的前面或后面不组装着放置,不允许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存放。
⑧以下内容当一个学年结束后,统一装入档案局统一印刷的文书档案盒中,一种可装入一个或几个盒中。
上年的各种资料不得上墙悬挂。
各种档案盒装入固定的橱子。
一般按下面要求建档。
(1)上级来文(大学校省、市、县来文可单独存放)。
(2)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
(3)仪器配备目录。
(4)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5)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6)实验教学“十五”规划。
(7)实验员档案、实验教学领导小组名单。
(8)历年教学仪器经费情况。
(9)实验室基本情况(个数、面积、桌、凳、橱个数及主要设备等)。
(10)演示、分组实验通知单(可分盒存放)。
(11)演示、分组实验记录册(可分盒存放)。
(12)实验教学论文、教案、评优获奖情况及证书复印件。
(13)实验教学开展情况(包括演示、分组实验开出率、仪器设备管理使用、各项课外科技小组活动情况)。
(14)实验教学考核情况(包括制度、计划、总结、试题、成绩等)。
(15)学生实验报告(每年保存各学期、各学科、各年级各五套,装订成册)。
(16)实验室日志。
(17)仪器维修记录。
(18)教学仪器损失报告单。
(19)教学仪器报废申请单。
(20)易燃、易爆、剧毒药品登记册。
(21)教学仪器借用记录册。
(22)档案总目录。
⑨各种仪器帐与有关制度上墙。
(1)各种仪器总帐、分类帐、明细帐、自制教具帐、消耗品帐。
(2)教学仪器借用记录册。
(3)有毒、易燃、剧毒药品登记册。
(4)关于教师损坏、丢失仪器赔偿制度(省发)。
(5)实验室管理规则(省发)。
3、准备室管理①上墙的制度有(1)理科教师(含自然教师)实验教学守则(省发)。
(2)演示实验目录进度表。
(3)分组实验目录进度表。
(4)关于教师损坏、丢失仪器赔偿制度(省发)。
(5)实验室管理规则(省发)。
②上墙的资料有:(1)演示实验记录册(各任课教师一本)(2)教师用分组实验记录册(各年级一本)(3)实验室工作日志(4)演示实验通知单(5)分组实验通知单(6)仪器损失报告单(7)仪器报废申请单(8)教学仪器维修记录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电教)设施、设备配备要求及管理一、多媒体电教室:1、数量要求:中学2个,小学1个(12个班以上相应增加)。
2、面积要求:一般初中、小学 88~96平方米;高中96~108平方米。
3、配置要求:一般应有主控台、多媒体投影机(注意不就是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计算机、电动幕、音响、中控系统、录像机、VCD(或DVD)、采集卡、UPS电源、软件等。
4、上墙制度:①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名单。
②电教人员工作职责③电教室工作日志④电教室使用记录二、电教器材室配备:1、数量与面积初级中学一个,面积不小于40平米,高中一个,面积60平米以上,小学一个,面积不小于20平米。
2、配备标准:按配备目录配齐电教所有器材,包括电教硬件与软件。
3、设备器材资料橱8个以上。
三、现代教育技术(电教)管理:1、学校应建立信息技术领导小组,并配专(兼)职管理人员一名(12个教学班以上人员相应增加)。
2、电教器材帐目健全,帐物相符。
橱子标牌、定位卡等常规管理可参照实验部分。
3、电教器材室设专橱存放现代教育技术(电教)管理资料档案,一般要求如下: 1、上级来文,2、计划,3、总结,4、电教实验教师档案,5、现代教育技术(电教)问题与研究资料,6、电化教学教案、电教论文、课件等获奖情况7、设备技术资料,8、现代教育技术(电教)领导小组会议记录,9、设备维修更新档案,10、软件资料目录, 11经费情况12、档案总目录、13、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