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2017年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要点第一章:管理概述一、管理的概念: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目标,动员和运用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其含义: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管理者是在管理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们,他们构成了管理活动的主体。

(判断)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包括:(1)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制度、法律和政策);(2)内部环境:组织性质和人员状况等。

(单选)3、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管理的目标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共性。

(判断)(特定V—共同X)4、管理需要动员和配臵有效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也包括时间、机会、信息等。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单选)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判断)判断: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V)二、管理的特性(一)管理具有两重性1、管理的两重性首先是指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多选)2、管理的两重性也指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集中体现在管理活动中对于“度”的把握。

(判断)(二)管理具有目标性(三)管理具有组织性组织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组织的机能,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因素。

(判断)(重要依据X)▲判断:组织在管理中起着关键枢纽作用。

(V)▲判断:管理本质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V)(四)管理具有创新性判断:传统管理面临的是动荡和环境和崭新的问题,需要创新。

(X)现代(V)三、管理的职能(一)计划:管理的首要职能,管理活动从计划开始。

计划工作的程序和内容如下:(ABC)A、活动条件研究B、制定业务决策C、编制行动计划D、提出具体要求(多选)(二)组织:计划方案需要组织落实,组织工作程序和内容是(BCD)多选A、领导B、设计组织C、人员配臵D、组织变革(三)领导:人是组织活动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

(四)控制:其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步:衡量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第二步:发现偏差;第三步:采取矫正措施。

四、管理职能的发展(BCD)是管理职能的发展。

(多选)A、沟通B、协调C、决策D、创新五、管理的类型在现代社会中,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社会管理可分为:(单选)(一)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有效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判断)1、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公共利益的实现具体体现在公共服务的提供,包括公共性事务的管理和公共产品的供给。

公共产品分为有形产口:国防、公共道路、桥梁、其他公共工程设施,还包括无形产口:法律、规章制度、政策及意识形态。

(多选)2、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政府的管理具有典型的合法性和强制性(判断)3、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判断:公共权力来源于全体人民的政治权利4、公共管理具有独占性5、公共管理接受公共监督(判断)(二)企业管理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而进行生产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特点:(多选)1、企业管理目标相对单一2、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3、企业管理具有典型的经济理性企业的管理活动必须时时处处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理性为最大原则。

(单选)4、企业管理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及由此委托的经济管理权(产权责任)。

六、管理的角色管理的角色可以组成三个方面(ABC)A、人际关系B、信息传递C、决策制定D、领导关系七、管理者的类型(一)按所处的管理层次分类:(ABC)(多选)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作业人员▲作为管理者,无论是哪一层的,其工作性质和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多选)(二)从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分: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单选)八、管理的应具备的技能(多选)(一)技术技能: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判断:作为管理者,没有必要使自己精通某一领域技能。

(X)(二)人际技能: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或与组织内外的人打交道的能力。

(三)概念技能:能够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判断、抽象、概括并迅速做出正确决断的能力。

包括:能够把一个组织看成一个整体的能力,能够识别某一领域的决策会对其他领域产生何种影响的能力,能够提出新想法和新思想的能力,能够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

判断:概念技能就是一种能够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

(X)单选: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各种技能要求程度不同,但(B)同等重要。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管理技能九、环境对组织的影响1、▲环境: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必须对组织的活动起制约作用。

(判断)2、管理学对组织环境的分类三种:(多选)一般或宏观环境、具体或微观环境、组织内部环境十、各种组织的一般环境(一)政治环境:国家的社会制度、政策方针、法令等(判断)(二)社会文化环境:教育程序、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价值取向。

(多选:不包括就业程度)(三)经济环境:人口数量及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消费者收入水平、储蓄情况、就业程度(四)技术环境:(五)自然环境:地理位臵、气候条件、资源状况(判断:不包括国民收入)判断:任何组织都是独立存在,完全封闭的。

(X)十一、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以企业角度分析,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有:(多选)(一)现有竞争对手:1、基本情况研究: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的获利能力。

2、主要竞争对手研究:目的是找出主要对手的竞争实力的决定因素,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3、竞争对手的发展方向:包括市场发展或转移去向与产品发展动向。

(二)潜在竞争对手研究:多选:进入某个行业的难易程序通常受下列因素的影响:1、规模经济2、产品差别3、在位优势(三)替代品生产厂家分析:一是确定哪些产品可以替代本企业提供的产品;二是判断哪些类型的替代产品对本企业经营造成威胁。

(四)用户研究:1、需求研究:总需求研究、需求结构研究和用户购买力研究。

2、用户的价格能力研究:购买量的大小、企业产品的性质、用户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企业产品在用户产品形成中的重要性。

(五)供应商研究:供应商的供货能力或企业寻找其他供货渠道的可能性、供应商价格谈判能力。

十二、内外部环境分析方法▲判断:任何组织的经营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在其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与经营目标三者之间寻求动态平衡的过程。

(V)▲判断:SWOT分析是最常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技术。

(V)这种分析方法把环境分析结果归纳为四类:机会、威胁、优势、劣势。

这种方法:1、它把内、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及时地调整组织的经营策略,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2、它把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关系用一个二维平面矩阵反映出来,直观而且简单。

3、它使人们辩证地思考问题。

4、可以组成多种行动方案供人们选择。

十三、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一)国外早期管理思想1、古埃及:金字塔(公元前5000年)2、古巴比伦:《汉穆拉比大法典》(▲判断:不是古埃及颁布的)3、希腊:色诺芬:一个从事高度专业化工作的人一定能工作得最好。

4、▲古罗马:建立了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实行一种把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连续授权制度。

(判断V)5、▲到中世纪,西方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判断:V)(1)威尼斯兵工厂:15世纪世界最大工厂之一。

(2)马基埃维利:16世纪意大利思想家和历史学家。

《王子》一书提出:①领导者必须要得到群众的拥护,权威来自群众;②领导者必须维持组织的内聚力;③领导者必须具备坚强的求生存的意志力;④领导者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

(二)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1、儒家:其核心思想反映的是:仁、义、礼、智、信。

(单选)孟子:以和为贵、荀子:性本恶主张人。

2、道家:(老子)▲道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无为而治(判断V)3、法家:法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法治”,但也要注意管理的方法和威信,即韩非子的:法、术、势(多选)法:方法;术:威信;势:两个结合。

《孙子兵法》是体现法家思想的著作,其思想:(1)强调计划的重要性,要知已知彼,百战不殆;(2)强调组织、指挥和协调;(3)强调对人的激励,即主张用“赏”满足组织成员的欲望,激励成员士气。

4、商家:▲商家的经营思想在我国管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位臵。

(判断V)范蠡:积著之理:了解季节和需求关系才知道货物供需的行情。

白圭:治生之学:乐观时乐、趋时、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三)产业革命后的管理思想1、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阐述了劳动分工的作用:可以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简单的操作,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增进技能;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时间;分工使劳动简化,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发现简单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具革新。

2、英国:罗伯特〃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从而开辟了人际关系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先河。

3、英国:查尔斯〃巴贝奇(剑桥大学教授)较早地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并进行了理论概括,成为科学管理的启蒙者。

(单选)代表作:《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4、美国:亨得〃普尔:《美国铁路日报》编辑。

提出:①组织是管理的基础;②通讯联系;③收集和编制资料。

十四、古典管理理论(一)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1、泰勒(美国人):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单选)主要思想:2个方面★作业管理:①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②科学地挑选并培训工作,使他们学会按最好的作业方法进行作业;③实行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度。

★组织管理:①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离;②实行职能工长制;③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后来发展为管理上的分权化原则和实行事业部制管理体制。

2、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1)卡尔〃乔治〃巴斯美国数学家,泰勒最早、最亲密的合作者。

(2)亨利〃甘特美国管理学家、机械工程师奉献:发明了掌握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的作业指示图表—甘特图。

提出:计件奖励工资制,超额完成的发放奖金,不能完成的不扣工资,从而增强“工作安全感”来激励工作。

(3)吉尔布雷斯夫妇:美国工程师+心理学博士。

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有成就。

被称为:动作专家。

(4)亨利〃福特:美国福特汽车创建人。

1913年借助于传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使工人在操作时无需移动位臵就可以从供应线上获取各种零部件和工具,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为组织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样板。

3、科学管理理论的历史地位:(1)贡献:①以生产实践为基础,应用科学方法对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打破只凭个人经验和判断管理企业的传统观念,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②强调实践对理论的作用,根据实际经济效果来决定具体管理方法的取舍;③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方法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