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编稿:王艳欣审稿:李永华考纲解读考点提示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复习建议重点掌握干旱、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
重点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关联性和灾情严重的成因,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知识清单一、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1.热带气旋(台风)a.形成条件:有广阔的________洋面,海水通过________,能向大气提供充足的________;有________的不稳定大气层次结构,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________。
b.主要分布地区:Ⅰ.________北部及沿海地区;Ⅱ.________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Ⅲ.加勒比海和________东部海岸。
2.地震a.地震易发区: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________。
b.主要地震带:________地震带和________地震带。
(3)洪涝灾害a.成因:Ⅰ.气候:降水强度________且________;Ⅱ.地形:地势________且排水________。
b.分布:主要集中在________纬度地区的季风气候区、河流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
二、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1.地质灾害(1)地震:a.多发原因:我国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又处在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挤压碰撞带的北东边界。
b.分布区:________、新疆、华北和________四个多发区。
c.灾情特点:________重________轻,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________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2)滑坡、泥石流灾害:a.多发原因:________面积广,山高沟深、地势________、地质构造________和上层岩性相对________,夏季多________。
b.分布:________地区为重灾区。
2.水文灾害(1)雨涝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________、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2)我国雨涝主要发生在东经110°以________、北纬20°~45°这一范围。
东部平原地区________是导致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
3.气象灾害(1)旱灾:a.多发中心:________、华南、西南和________地区。
b.灾情:旱灾导致的________灾情重,________受旱灾危害巨大。
(2)台风:多发生于________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3)寒潮:a.成因:________迅速入侵并造成大范围剧烈________,并伴有大风、雨雪、________等现象。
参考答案:一、暖蒸发水汽下热上冷凝结致雨孟加拉湾中国美国不稳定地中海—喜马拉雅环太平洋大集中低洼不畅中低二、亚欧太平洋印度洋亚欧青藏台湾东西华北山区陡峻复杂松软暴雨西南最长东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华北江淮农牧业工矿、城市夏秋强冷空气降温冻害青藏海南考点聚焦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主要特点、危害和防御措施【高清课堂高考总复习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对比表地震的描述参量震级: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叫震源。
震中:地面正对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
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用烈度表示。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烈度与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
在等震线各点的烈度相等,一般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离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地质灾害相关性分析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它们在成因上表现出关联性,而在分布上表现出区域性,在时间上表现出群发性。
地质灾害的相关性如下所示:【高清课堂高考总复习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典型例题】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8所示。
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
以固定表层岩层。
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解析:结合题干的文字表述和地质剖面图,正确理解顺向山的岩层结构特点是岩层的倾斜方向与坡面倾向一致,这样的坡面不稳定。
因此,施工对立面H和坡面L进行加固,使坡面上的岩层为一个整体,相对来说比较稳固,但还是发生了大规模山体滑坡。
再联系滑坡形成的条件,其主要诱发因素是大雨、地震等,否则不可能发生大规模山体渭坡。
另外人类活动也会产生影响。
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
“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
(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
■主要水文灾害的分布、成因、多发季节、主要特点、危害和防御措施【典型例题】例题1 自2011年7月始,泰国发生了持续3个多月的洪涝灾害,多个全球知名IT企业在泰国设立的硬盘生产工厂在此灾害中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导致当年硬盘销售价格上涨。
完成下题。
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③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④北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A.①③ 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根据图中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可得出泰国是热带季风气候;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河流等信息,可得出中南部地势低。
主要考查读图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答案:A例题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7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我国局部地区地面天气图(图1)材料二中央台消息: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2007年3月3日发布风暴潮、海浪一级紧急警报。
受强冷空气等的影响,渤海将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风暴潮。
如图2。
(1)图中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___;若A、B之间等压线的数值均不相同,则B 处的气压可能为______________,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B地的天气特点为____________。
(2)简述渤海湾风暴潮灾害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图1分析其产生的气象原因。
(3)除气象因素外,结合材料和当地的环境特点,分析说明引起这次风暴潮的其它原因。
(4)渤海湾是我国风暴潮最严重地区之一,简述风暴潮对当地造成的主要危害及解决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及数值特点,不难判断出A处为一低压,且有两个锋面出现在其附近,因此是温带气旋(因其中心在黄海海域,气象学上也称其为黄海气旋);材料指出A、B之间各等压线数值均不相同,根据气压递变规律可知,B外侧等压线的气压值为1050百帕,所以B处气压大于1050百帕而小于1055百帕,又因为气压值为一物理量,所以只填数值不能得分;B处为亚洲高压,故在其控制下,天气晴朗,寒冷干燥。
第(2)题:根据图中风暴潮的分布,很容易回答出其分布特点;试题要求根据图1来解释其成因,显然风暴潮的成因与风有密切的关系,结合图1中等压线的分布,应从风向和风力两方面来回答。
第(3)题:考查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课本上有关钱塘江大潮成因,不难从月相(题干中有提示)、地形、轮廓等方面回答。
第(4)题:本小题主要考查风暴潮的危害及防御措施,其实,相关的知识都在必修教材第一册中讲台风的危害和防御措施时提到了。
答案:(1)温带气旋(或锋面气旋、黄海气旋、低压)1052百帕(答案为大于1050百帕和小于1055百帕之间的任一数值均可,没有单位不能得分)天气晴朗,寒冷干燥。
(2)渤海西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东北部影响较小。
渤海湾地区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强,风浪大;风向以偏北风为主,致使海水向渤海西南岸堆积,因而出现较大风暴潮(3)①此时正值满月前后,即将出现天文大潮,潮汐与风暴潮的叠加,抬高了潮水位②渤海湾呈喇叭型,又是浅海大陆架,由于海岸和海底地形的影响,非常有利于风暴潮的发展;③渤海湾西侧为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容易受到风暴潮的侵袭;④本区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使风暴潮灾害加剧。
(4)危害:①对堤围等工程设施的破坏(对沿海海堤、海岸工程、公路和海塘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②对沿海和海上工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破坏(风暴潮造成的增水会淹没码头、仓库等,造成工厂瘫痪,严重的会使海上油田停产;影响水产养殖和海上捕捞);③对海岸的侵蚀及生态系统的破坏(风暴潮加速海岸侵蚀,并挟带大量海水,淹没农田和湿地,加速海岸生态系统的退化);④海水入侵,造成河水和地下水水质变差措施:①加强风暴潮监测和预警工作②加强风暴潮灾害防御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③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控制地面下沉④加强防潮工程建设,提高防潮能力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成因、主要特点、危害和防御措施【典型例题】中新网2010年1月12日综合报道,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12日仍被百年一遇的洪水围困。
下图为“澳大利亚局部图”,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布里斯班易发生洪水的原因。
解析:本题以澳大利亚洪水为背景,考查引起洪水的原因。
旨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生活当中出现的问题的理解。
由题干可知,布里斯班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同时布里斯班位于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沿岸暖流加大其降水量。
答案:布里斯班位于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东南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布里斯班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同时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加大了降水量。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与原因分析 1.华北地区最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干旱、寒潮、沙尘暴、洪涝、农作物病虫害等。
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的强弱不定,降水的年际、年内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发。
再加上距冬季风发源地较近,地形平坦,因此,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带来了多种灾害。
所以,这些灾害主要是由气象原因造成的。
其关系表示如下:2.西南地区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再加上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造成了这里多种地质灾害的群发性特点。
多发的自然灾害有台风、洪涝、风暴潮等,这主要是由气象灾害台风引起的。
总结我国几种灾害性天气的成因、特点及防治【典型例题】读“我国台风和寒潮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风主要有哪些危害?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什么有利影响?(2)从我国地形的特点分析,为什么寒潮对我国南部地区影响较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台风和寒潮灾害。
台风的危害主要是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