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题遗传题真题1.(上海)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12分)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Ⅰ-1同时患有甲病(A-a)和乙病(B-b)。
已知Ⅲ-5没有携带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
①.如果只考虑甲种遗传病,Ⅲ-6的基因型:__ _,A和a的传递遵循_ _定律。
假设该地区正常女性中甲病基因携带者概率为0.2,若Ⅳ-14和Ⅳ-15婚配,出生的Ⅴ-16为男孩,患病的概率是_____。
②.如果只考虑乙种遗传病,Ⅳ-12的基因型:__ _。
③.Ⅲ-6的基因型可以用下列图中的_ _表示;A-a和B-b两对基因的传递遵循基因连锁和交换定律。
④.若Ⅱ-3和Ⅱ-4再生一个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比仅患甲病的概率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⑤.若Ⅲ-5和Ⅲ-6生出与Ⅳ-13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m,则他们生出与Ⅳ-14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_ 。
(海南)29.(12分)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已知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治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治病基因。
回答问题:(1) 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
(2) II-2的基因型为__ __,III-3的基因型为___ _。
(3) 若III-3和III-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
(4) 若IV-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
(5) IV-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___。
(北京)30.(16分)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
正需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和是 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
(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试交实验,母体果蝇复眼为 色。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按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 的一部分 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 观察切片,统计 的比例,并比较 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浙江)32. (18分)以下为某家族甲病(设基因为B、b)和乙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期中II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请回答:(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甲病的遗传方式 ,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
I1的基因型是 。
(2)在仅考虑乙病的情况下,III2 与一男性为双亲,生育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孩。
若这对夫妇再生育,请推测子女的可能情况,用遗传图解表示。
(3)B基因可编码瘦素蛋白。
转录时,首先与B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醇是 。
B基因刚转录出来的RNA全长有4500个碱基,而翻译成的瘦素蛋白仅由167个氨基酸组成,说明 。
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4秒钟,实际上合成100个瘦素蛋白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 。
若B基因中编码第105位精氨酸的GCT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 为终止密码子。
(四川)II.(14分)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
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
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变异。
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 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 的分开而分离。
F自交所得F中有 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 种。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自交,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 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 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 条染色体。
(4)让(2)中F与(3)中F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
(广东)27.(16分)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
科学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
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 细胞。
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 、 和 。
)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
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
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 中A基因频率是 ,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
)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图11),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 蚊释放到野生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原因是 。
(福建)5.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WW后代的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雌:雄=1:1B. 雌:雄=1:2C. 雌:雄=3:1 D。
雌:雄=4:127. 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
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请回答:(1) 结球甘蓝叶性状的有遗传遵循____定律。
(2) 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 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
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4) 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右图圆圈中画出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示意图。
(重庆)31. (16分)拟南芥是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某突变体可用于验证相关的基因的功能。
野生型拟南芥的种皮为深褐色(TT),某突变体的种皮为黄色(tt),下图是利用该突变体验证油菜种皮颜色基因(T n)功能的流程示意图。
(1)与拟南芥t基因的mRNA相比,若油菜T n基因的mRNA中UGA变为AGA,其末端序列成为“-AGCGCGACCAGAACUCUAA”,则T n比t多编码 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GA、UAA为终止密码子)。
(2)图中①应为 。
若②不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则原因是 .若③的种皮颜色为 ,则说明油菜基因与拟南芥T基因的功能相同。
(3)假设该油菜基因连接到拟南芥染色体并替换其中一个t基因,则③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在联会时的基因为 ;同时,③的叶片卷曲(叶片正常对叶片卷曲为显性,且与种皮性状独立遗传),用它与种皮深褐色、叶片正常的双杂合体拟南芥杂交,其后代中所占比列最小的个体表现型为 ;取③的茎尖培养成16颗植珠,其性状通常 (填“不变”或“改变”)。
(4)所得的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 (填是或者不是)同一个物种。
(江苏)32.(8分)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
W一和w一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
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
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Ww、ww、WW一、W一w、ww一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的基因型: 。
(2)以基因型为Ww一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W w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3)基因型为Ww一Yy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 。
(4)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WwYy(♀)×W一wYy(♂),反交:W一wYy(♀)×WwYy(♂),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 、 。
(5)以wwYY和WWyy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
选取F2中的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间相互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全国卷2)32.(8分)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 、a ;B 、b ;C、 c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山东)27.(18分)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形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表示。
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荠菜果实形状的相关基因a,b分别由基因A、B突变形成,基因A、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自然选择可积累适应环境的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___________,导致生物进化。
(4)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 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
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