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诊断学概论及质控课件:04_溶血的实验室检查

实验诊断学概论及质控课件:04_溶血的实验室检查

PNH(阵发性睡眠性Hb尿症) 13
③ 红细胞丢失过量
➢ 急性失血:消化道大出血、大量咯血、创伤、手术、 内脏破裂、宫外孕;
➢ 慢性失血:月经过多、痔疮、慢性创伤出血、疟疾。
15
三、贫血的诊断概述
➢ 贫血的诊断:临床诊断(病史、症状、体征)、 病理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实验诊断
➢ 目标:寻找病因,作出贫血病因诊断
巨幼细胞性贫血、脾亢、DIC的鉴别诊断
19
白细胞参数
红细胞参数 血小板参数
② 血细胞涂片检查
➢ 显微镜观察RBC、WBC、PLT的数量、大小、形态; ➢ RBC数量有助于贫血诊断,RBC大小区分大小细胞
性贫血,形态异常有助于膜缺陷型与Hb异常病诊 断。
21
③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 Ret)
正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正常 正常 ﹥100 ﹥32
正常 正常
再障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 液丢失过多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 贫血
﹤80 ﹤80
﹤26 ﹤23
正常 慢性病引发的贫血 ﹤300 缺血性贫血、血红蛋白病
MCV:平均红细胞容积,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
白量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实验诊断学》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第一、十、二十一章 )
OUTLINE
➢ 贫血的实验诊断概述
诊断标准、分类、实验诊断路径
➢ 常见贫血的实验诊断
缺铁贫、巨幼贫、再障贫 溶血性贫血:先天性(膜缺陷、酶缺陷、
地贫、PNH) 获得性(免疫性溶贫)
2
第一部分 贫血的实验诊断概述
➢ 红细胞(Red blood cells, RBC)功能: 运输O2,排出CO2。
➢ RBC增多:红细胞增多症 ➢ RBC减少:贫血
5
一、贫血(anemia)的诊断标准
➢ 定义:全身循环红细胞总量的减少。
➢ 诊断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 细胞比容Hct。
男性成人 女性成人 老年人 3月~6岁
Hb(g/L) RBC (/L)
﹤120 ﹤110 ﹤110 ﹤110
4.0×1012 3.5×1012 3.5×1012
3
红细胞的生成与代谢
➢ 红细胞主要在骨髓中生成,需要血红蛋白、铁、 叶酸、VitB12等物质,在肾小球旁成纤维细胞分 泌的红细胞生成素EPO刺激下增殖、分化和成熟;
➢ 老化的RBC主要在脾脏及肝脏的网状内皮系统中 被清除,血红蛋白分解为珠蛋白、铁、胆红素。
4
红细胞疾病 Red blood cell diseases
24
第二部分 贫血的实验检测
➢ RBC生成减少性贫血的常用实验检测 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RBC增多症; ② RBC酶缺陷病:G6PD缺陷症多见、PK缺陷症 ③ Hb异常病:珠蛋白合成障碍的β,α-地贫、异常Hb
病、镰状细胞病与高铁Hb血症 (2)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① 免疫性:
自身免疫: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贫、冷凝素综合征、 阵发性寒冷性Hb血症
同种免疫:新生儿溶血病、血型不合输血 药物诱发免疫溶贫、SLE、淋巴瘤 ② 非免疫性:机械、物理性、生物性、脾亢、DIC、
Hct
0.40 0.35 0.35
Hb(g/L) 轻度 90~110 中度 60~90 重度 30~60 极重度 ﹤30
6
二、贫血的分类
1. 按照血细胞形态学分类 2. 按照骨髓增生程度 3. 按照病因和发病机制
7
1. 细胞形态学分类
MCV MCH MCHC 相关疾病 (fl) (pg) (g/L)
16
1. 贫血的临床诊断
① 病史收集:失血/出血史、家族/个人、饮食、接触化 学品、放射性物质、慢性疾病、肿瘤、尿毒症;
② 临床表现: ➢ 皮肤黏膜颜色变浅或苍白; ➢ 呼吸和心率加快,心慌、气促明显; ➢ 头晕、头痛、耳鸣、肌肉无力、疲倦、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减退; ➢ 食欲不振、腹部不适、便秘。
17
2. 贫血的实验诊断
➢ 一般筛查试验: 血象:①血常规检查 ②血细胞涂片检查 ③网织红细胞Ret
骨髓象:④涂片细胞学检查与骨髓活检 ➢ 特殊试验:
找出病因,进行病因诊断
18
① 血常规检查
➢ RBC、Hb、Hct:是否贫血与程度; ➢ MCV、MCH、MCHC:区分正细胞性、大细胞
性、小细胞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WBC、PLT:有助于再障、急性白血病、MDS、
22
④ 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与活检
➢ 观察骨髓增生情况
区分骨髓增生性贫血或低下性贫血;
➢ 骨髓细胞学检查
再障贫:三系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巨幼贫:红、粒、巨核三系减少; MDS:红、粒、巨核三系病态造பைடு நூலகம்; 急性白血病:出现原始细胞或幼稚细胞增多 骨髓转移癌:癌细胞。
23
贫血的实验诊断路径
11
① 红细胞生成减少
➢ 骨髓造血受抑或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MDS、 抗肿瘤放化疗、肾性贫血、白血病和其他肿瘤浸 润、慢性肾衰贫血
➢ DNA合成障碍:叶酸/Vit 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 胞性贫血
➢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 碍性贫血
12
② 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血性贫血)
(1)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① RBC膜缺陷病:(球形、椭圆形、靶形、口形)
有无贫血与程度 小细胞低 (RBC、Hb、Hct)色素性
地贫? 缺铁贫?
形态学分类
(MCV、MCH、 MCHC)
大细胞性 正常细胞性
巨幼贫? 再障贫?
溶贫?
血象、骨髓象 和Hb电泳 血象、骨髓象 和铁代谢
血象、骨髓象和叶酸 /VitB12
血象、骨髓象/骨髓 活检和祖细胞培养
血象、血生化、尿 常规和诊断性实验
➢ 序列参数:Ret%、Ret绝对值、RPI、CHr; ➢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升高提示造血功能旺盛; ➢ 鉴别贫血类型:Ret减低见再障、肾性贫血、感染、
药物性贫血等;Ret增高见膜缺陷病、Hb异常病、自 免溶贫和巨幼贫等; ➢ 观察贫血治疗效果、放化疗骨髓移植状况; ➢ CHr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一项早期敏感指标。
8
Normal RBC
Microcyte and hypochromic
Megalocyte
9
Anisocytosis
2. 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 增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增生低下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10
3. 病因与发病机制分类
① 红细胞生成减少 ② 红细胞破坏增多 ③ 红细胞丢失过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