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
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808环境学导论(总分:150分)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需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本试题随同答题纸交回!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计45分)
1、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及反应可将大气污染分为、
、、四种类型。
2、水俣病是由引起的;痛痛病是由引起的;POPs是指。
3、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在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请列举八大“公害”事件中的四种:、
、、。
4、我国自然保护区根据其功能和作用,可以划分为、、
三个区域。
5、依据环境问题产生的先后和轻重程度,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
6、根据污染物质及其形成污染的性质,可以将水体污染分为、
、。
7、按照污染源主要污染的环境要素不同可以将污染源分为、
、、等四类。
8、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即、
、。
9、“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的制度。
二、名词解释(共计40分,每小题4分)
(1)环境(2)土壤污染(3)“三致”作用(4)年龄结构
(5)赤潮(6)可持续发展(7)COD和BOD (8)水土流失
(9)臭氧层破坏(10)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三、简答题(共计45分)
1、“水能是清洁能源,所以水电开发对环境没有影响”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10分)
2、简述环境的功能特性?(6分)
3、简述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6分)
4、分析影响植物对SO2反应的因素?(7.5分)
5、简述重金属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8分)
6、简述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7.5分)
四、论述题(共20分)
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1日在墨西哥东部城市坎昆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
其会议主要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应尽的义务等问题进行多边谈判,最后终于达成了《坎昆协议》,请问坎昆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分析为什么多边谈判进行得非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