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气温和降水一气温世界气温的分布气温1.概念:指空气的温度,单位摄氏度(℃)。
2.观测:(1)观测方法:百叶箱或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约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
(2)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四次气温平均值即日平均气温。
3.气温变化:·画图在图中圈画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对应的时间。
·填图填写出对应的气温数值。
(1)气温日变化。
①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气温日较差:一天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2)气温年变化。
①变化规律。
地表状况北半球南半球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陆地7月1月1月7月海洋8月2月2月8月②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漫画助学】天冷了又到了洗澡不敢开始开始了就不敢结束的日子了【史说地理】世界历史最高气温非洲利比亚的埃尔阿奇亚地区,1922年9月13日,当地气温高达57.8 ℃。
世界历史最低气温1967年初,挪威在极点附近测得-94.5 ℃的低温。
【质疑判断】1.月平均气温就是一个月的日平均气温相加之和。
(×)2.北半球陆地上某地区的气温年较差通常就是7月平均气温与1月平均气温的差。
(√)3.世界年平均气温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大致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地点用线连接起来,就是等温线。
2.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的判读原则图示解析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温差相等,如图是4℃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密集,温差大(如图中C )稀疏,温差小(如图中D )根据等温线的闭合状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高温中心(如图中A )低温中心(如图中B )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1)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年平均气温大于20 ℃的地区大致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南极洲。
(2)北半球。
①1月陆地上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②7月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说明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总结: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3)图中北半球10 ℃等温线在亚欧大陆中部向南凸出,发生大的弯曲,因为这里是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总结: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处气温低。
【漫画助学】1.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和地面散发热量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一天中最高气温不是出现在12时,而是出现在14时。
2.夜晚失去太阳热量供应的地面热量不断散失,到第二天日出前后,地面热量散失殆尽,故温度最低。
【名师提醒】南半球比北半球等温线更平直,原因是南半球陆地较少,气温受海陆因素和地形的影响小。
【妙招巧记】等温线弯曲的规律比同纬度气温等温线形状夏季陆地高凸向高纬冬季海洋夏季海洋低凸向冬季陆地低纬探究主题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决定开展“你出行,我策划”课题的调查。
将全班分为三个旅行策划组:“南极科考组”“海上探险组” “珠峰测量组”, 分别完成下列任务。
平均气温分布等温线1.1月份,去南极考察,他想象着要带的行李,却不知道沿途要穿什么衣服,请你帮他出谋划策,并说明理由。
答:羽绒服等防寒衣物,因为纬度高,气温低。
2.“海上探险组”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等温线并没有完全与纬线平行,而是发生了弯曲,如果我们沿着同一条纬线观察,会发现海、陆的气温有很大的差异,南、北半球中,中纬度地区等温线分布更密集的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3.珠峰测量组活动方案中除了提示大家要携带防晒用品、雨具之外,还特别强调:切记备好稍厚外套。
你觉得有必要吗?为什么?答:有必要,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 气温低。
地区分布规律纬度差异由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区海陆差异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低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高地势差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半球差异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弯曲,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半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气温由北向南逐渐降低(2020•怀化学业考)怀化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完成“探究水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模拟实验,得出实验数据如图,读图完成1、2 题。
1.实验数据中缺了夜晚砂石温度,你认为夜晚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B)A.24℃B.12℃C.21℃D.26℃2.该实验原理可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是 (A)A.炎热的夏季,孩子们喜欢到游泳池游泳B.暑假期间,小贝的爸爸带他去雪峰山避暑C.摄影爱好者老佘3 月份在怀化拍摄油菜花,7 月份赶到青海湖拍摄油菜花D.暑假期间,小聪喜欢早上帮父母干农活【思路破解】(1)先识别砂石和水的代表海陆性质不同。
(2)知道海陆的气温差异。
(3)依据实验原理,解释相应的地理现象。
【得分破解】(1)水升温降温慢,砂石升温降温快。
白天砂石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夜晚砂石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
所以夜晚砂石的温度低于17℃。
(2)根据水陆气温差异的原理,炎热的夏季,游泳池中的水温比较低,所以孩子们夏季喜欢游泳。
(3)暑假期间去雪峰山避暑,影响因素是地形;怀化和青海湖的油菜在不同时间开花主要是纬度因素的影响;暑假早上干农活是因为早上气温最低。
【触类旁通】有关气温分布和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B)A.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低,高纬度地区气温高B.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 米,气温下降约0.6℃C.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气温完全一致D.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海洋气温高于大陆气温1.(2020•铜仁学业考)铜仁市5月1日天气预报:晴,气温22℃~26℃,其中22℃大概出现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B)A.午夜B. 日出之前C.日落之后D. 早晨8时(2020•银川学业考)读“银川市2020年6月27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2、3题。
银川市2020年6月27日气温变化曲线图2.此日,银川市最高气温出现在(A)A.午后两点左右B.正午前后C.日出前后D.日落前后3.此日,银川市气温日较差约为(D)A.2℃B.6℃C.10℃D.14℃4.在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气温特点是(C)A.日平均气温高B.气温年较差大C.气温日较差大D.年平均气温低5.关于气温变化与气温分布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A)①世界气温总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高,高纬度低②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高,平原、盆地气温低③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零时)④陆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月北半球是7月,南半球是1月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6.(2020•青岛学业考)信息时代人们查阅天气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
下图是某日小明通过手机查询的青岛市最近五日的天气信息截屏。
从“今天”到周四的五天中,气温日较差的最大值是(B)A.6℃B.9℃C.10℃D.5℃读某月太平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完成7、8题。
7.对比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可知,此时处于(A)A.北半球夏季B.南半球夏季C.南半球7月D.北半球1月8.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是(B)A.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稀疏B.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C.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平行D.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低于大洋东岸(2021·平顶山质检)读等温线图,完成9、10题。
9.图中标注的温度数据有一个地方不正确,请你找出不正确的数据(C)A.28℃B.20℃C.10℃D.8℃10.在改正之后的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甲地是高温中心B.丙地是低温中心C.乙地是高温中心D.丁地是低温中心11. (2021·钦州质检)读某地区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纬度,虚线表示海岸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甲地为北半球的陆地B.乙地为北半球的陆地C.甲地为南半球的海洋D.乙地为南半球的海洋1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热带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0 ℃以上,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0 ℃以下,全球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D.洋流(3)受海陆性质的影响,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
(4)南半球20 ℃等温线大致与南回归线平行,穿过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位置可互调)。
(5)图中A、B、C三地相比,气温变化最大的地区是B地,判断依据是B地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大。
13. (2021·福州质检改编)实践探究背景:2020年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洲一岛屿测得有观测记录以来首次超过20℃的气温值。
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目的:了解气温年(季节)变化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主题:气温的时间变化。
资料:某地区某年各月平均气温。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4.3 2.4 5.612.820.223.524.22.917.610.14.0 -1.6思考:(1)根据资料,在图中补充绘制该地区气温曲线图。
(2)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份,位于北(南/北)半球。
(3)请归纳该地区气温的年(季节)变化特点: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
(4)请简析该地气温年(季节)变化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写出一点)。
答:夏季气温高,利于森林、牧草、农作物的生长;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农作物生长周期长,有机质积累多;冬季气温低,草木枯黄,容易发生冻害,影响农业生产;人们衣着厚重等。
(5)在我国旅游爱好者总结出夏季旅游避暑的三大佳径是“北上、下海、上山”。
其中“北上”是指夏季旅游往北走(或到北方去),“下海”是指夏季旅游到海岛上去,“上山”是指夏季旅游到山顶上(或名山大川、大山里去)。
请分别说明原因:“北上”的主要原因是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或:纬度高,气温低) ,“下海”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或:海洋上夏季气温低于大陆),“上山”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的地方气温低(或:海拔越高,气温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