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线路污闪事故的措施

预防线路污闪事故的措施

预防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措施1. 总则为防止发生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确保华中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的要求,结合近年来华中电网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措施的要求,围绕不发生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污闪事故、不发生大面积污闪停电事故、不发生污闪导致的重要用户停电事故、不发生污闪导致的重要设备损坏事故的原则制定本措施。

本措施适用于华中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电网输变电设备。

2. 设计与基建阶段防污闪措施要求2.1 设计与基建阶段应加强设计、基建、运行及科研单位间的沟通与协调,充分听取运行单位及科研单位的意见。

2.2 新建和扩建输变电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应以最新污区分布图为基础,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变化趋势、运行经验、设备的重要性等因素,合理选取绝缘子的种类、伞型及爬距,做到“一次配置到位,并留有裕度”。

2.2.1 积极开展“饱和盐密”测试工作,为实施将“年均盐密”过渡到“饱和盐密”确定污区分级提供基础数据。

2.2.2 对于Ⅱ级及以下污秽等级地区的输变电设备外绝缘按Ⅲ级配置。

站址位于III 级污区的变电站以及经过III级污区的线路,应综合考虑周围的污秽性质和发展趋势来确定外绝缘配置的标准、类型和裕度。

2.2.3 对于IV级污秽等级地区,应在选站、选线阶段尽量避让。

如果不能避让,应在设计和基建阶段考虑设备型式的选择,推荐使用复合绝缘子;变电站(开关站)推荐采用GIS或混合技术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等或者全户内变电站(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2.2.4 应避免使用爬距有效系数偏低的大爬距绝缘子,包括:伞间距过小,伞下沟槽过多过深等。

对于干旱少雨地区,不宜使用大爬距钟罩型绝缘子,推荐使用双伞、三伞型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

2.2.5 设计选型中的瓷质绝缘子(含变电设备瓷套管)应符合IEC 60815污秽条件下绝缘子选用导则规定。

支柱绝缘子应选用大小伞、干法生产的高强瓷。

2.2.6 耐张绝缘子串、跳线串不宜使用复合绝缘子。

2.3 重冰区绝缘设计应采用空气动力型绝缘子插花组合、V型串、加大串长等形式,防止冰闪事故。

2.4 户内防污闪要求室内设备外绝缘爬距的设计及调整应符合《户内绝缘子运行条件》(DL/T729)的要求,并结合室内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防污闪措施。

2.4.1 室内设备外绝缘配置应达到相应于所在区域污秽等级的配置要求。

2.4.2 应在设计、基建阶段考虑户内设备的防尘和除湿条件,确保设备运行环境良好。

3. 运行阶段预防污闪事故措施3.1 健全防污闪工作网,完善防污闪管理体系,明确和落实防污闪主管领导、专责人及其职责。

3.2 落实责任制,不得留有空白点和防污漏洞。

定期开展污秽度测量、污源调查和分析工作,定期修订污区分布图。

3.3 污源调查应作为线路巡线工作的内容,根据污源的分布变化及影响情况及时调整污秽度测点。

3.4 污秽度测量应逐步由一年的积污量过渡至按连续3年积污量(即饱和污秽度)取值,且应由测量单一的盐密值过渡至测量盐密加灰密两个参数。

3.5 盐密、灰密度测量方法及周期应按照相关测量要求执行。

3.6 线路污秽度监测点3.6.1 污秽度监测点分布及测量方式(1)城市及近郊每5~10km选一个监测点,其它地区一般每20km左右选一个监测点。

应首先把沿线污源分布了解清楚,根据污源情况适当增减监测点。

监测点尽可能固定,使监测结果代表该点环境。

但下述情况可以进行调整:①线路经过的局部污源点、微地形区、微气象区应设立监测点;III、IV级重污染区或明显污秽成分复杂地段应适当增加监测点数量;②同杆并架或位于同一线路走廊的同电压等级线路的盐密监测点可以适当合并;线路沿线最新污源分布与测点分布应于每年三月底之前以统一报表格式上报华中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及华中电网公司技术中心。

(2)220kV~500kV线路均应设立污秽度监测点,线路污秽度监测点为模拟监测点,统一使用非带电的普通型瓷或玻璃绝缘子(X-4.5型或XP160型)。

每一污秽度监测点悬挂长为4片以上的绝缘子串。

原则上模拟绝缘子应与实际运行绝缘子等高悬挂在横担上,且悬挂点应确保污秽度(盐密﹑灰密)测量作业时,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3.6.2 变电站污秽度监测点(1)变电站污秽度监测点均为模拟监测点,统一使用非带电普通型支柱绝缘子,模拟绝缘子上不允许使用防污闪涂料。

500kV变电站均应设立两个污秽度监测点,其中500kV和220kV设备区附近各一个。

(2)模拟支柱绝缘子应与站内实际运行的同电压等级支柱绝缘子等高度放置。

模拟支柱绝缘子安装位置应确保污秽度(盐密、灰密)测量作业时,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模拟绝缘子对接地不做要求。

(3)当站内设备区设置测点有困难或认为设置的测点不能真实反应实际污秽状况时,可选择变电站不同方向出线第一基塔作为监测点。

悬挂方式、绝缘子型式等参照输电线路的方式和方法。

3.7 污秽度的测量应考虑带电与不带电绝缘子之间、不同型式绝缘子污秽度(盐密、灰密)的转换关系是否正确、积污时间及测量时间是否合理等。

4. 外绝缘产品选用的防污闪措施要求4.1 玻璃绝缘子与瓷绝缘子4.1.1 加强玻璃或瓷绝缘子的全过程管理,规范选型、招标、监造、验收及安装施工等环节,确保使用设计合理、质量合格的产品。

4.1.2 500kV线路用玻璃或瓷绝缘子批量订货时,运行单位应派技术人员监造,严格执行抽检试验。

220kV线路用绝缘子的订货监造应根据需要参照500kV线路用绝缘子的规定执行。

4.1.3 盘形悬式绝缘子劣化率高于《盘形悬式绝缘子劣化检测规程》规定的,应结合生产厂家、产品批次、运行时间、运行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应更换,并与设计、基建及生产厂家及时交换信息,避免发生事故。

4.2 复合绝缘子严格执行《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DL/T864-2004)的规定,并注意以下事项:4.2.1 订货过程中,对招标﹑监造及验收等环节应严格把关,确保绝缘子质量。

(1)500kV线路用复合绝缘子批量订货时,运行单位应派技术人员监造,严格执行抽检试验。

抽检试验中应增加水扩散试验(注:对于Φ35mm及以下芯棒,带护套芯棒及不带护套芯棒的泄露电流均不允许超过50μA,带护套芯棒与不带护套芯棒的泄露电流的比值不允许超过1.5)。

220kV线路用绝缘子的订货监造应根据需要参照500kV线路用绝缘子的规定执行。

(2)选购复合绝缘子时,应要求厂家产品通过IEC61109的修订件1中规定的端部密封渗透试验。

4.2.2 在复合绝缘子存放期间及安装过程中,严禁任何可能损坏绝缘子的行为;在安装复合绝缘子时,严禁反装均压环。

4.2.3 大跨越塔或重要的交叉跨越塔不得使用复合绝缘子。

4.2.4 复合绝缘子使用应综合考虑线路的防雷、防风偏等各项性能,多雷区或雷电活动特别强烈地区且塔头尺寸较小的老旧杆塔应慎用复合绝缘子,确实需要使用时,必须严格进行使用复合绝缘子后的防雷、防风偏等校验。

4.2.5 耐张串和跳线串不宜使用复合绝缘子。

4.2.6 仿照“盐密监测点”设置一定数量的“憎水性监测点”,定期检测绝缘子憎水性,并记录测量时间、天气等参数,以备综合分析该批产品的外绝缘状况。

(1)每条线路的每个厂家的每批产品均选择一支复合绝缘子作为憎水性测量点,该绝缘子应为该批绝缘子中运行环境最为恶劣的一支。

“环境最为恶劣”指当地污染状况最为严重及(或)阴雨潮湿天气相对最多等。

(2)取该绝缘子的横担侧(低压侧)第一片、中间一片及导线侧(高压侧)第一片伞裙做测量,上、下表面均测量。

(3)测量周期为一年一次。

4.2.7 利用登检机会就近观察复合绝缘子表面状态,对护套或端部密封有疑虑的,确认后应予更换,如有必要可换下以进一步确认。

4.2.8 对于严重污秽地区的复合绝缘子应进行表面电蚀损检查。

4.2.9 在进行杆塔防腐处理时,应防止防腐漆滴落到复合绝缘子表面。

4.2.10 定期换下一定数量复合绝缘子做全面性能试验,对于确定性能已明显老化、不能确保安全运行的产品批次应及时更换。

4.2.11 投产或更换5年后每2年应换下一定比例(同批次抽查1%)的复合绝缘子做全面性能试验,抽检试验应以《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DL/T864-2004)为主要依据。

4.2.12 抽检试验中应增加水扩散试验。

4.2.13 对于已挂网运行的耐张复合绝缘子及复合间隔棒,应给予关注,积累复合绝缘子作为耐张串和相间间隔棒的经验。

4.2.14 开展复合绝缘子检测方法的研究工作,特别是易于操作的在线检测手段的研究工作,包括红外检测,电场分布测试等。

4.3 防污闪涂料4.3.1 RTV(PRTV)防污闪涂料基本要求4.3.1.1 绝缘子表面涂覆RTV(PRTV)防污闪涂料已成为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的重要措施,RTV(PRTV)防污闪涂料的技术条件应符合《电力系统用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DL/T627-2004)。

4.3.1.2 RTV(PRTV)涂料应通过由权威部门所做的型式试验、符合有关规定的试运行以及由国家电网公司、中电联或受其委托的有资质的权威部门或单位组织的鉴定或评审。

4.3.1.3 RTV(PRTV)涂料试制定型或正常生产的RTV(PRTV)产品改变原材料配方及工艺时,均需通过相应型式试验、试运行及评审三个环节。

4.3.1.4 应要求生产厂家按批次对所生产的RTV(PRTV)涂料提供出厂检验报告。

4.3.2 选用与验收(1)RTV(PRTV)涂料生产企业应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2)防污闪涂料厂家产品首次进入,应通过华中电网有限公司技术监督执行机构指定的防污闪涂料实验室的入网检测和资格审查。

(3)接收产品时,运行维护单位应查验生产厂家提供的有关资料,且应按批次(注:指按供方的生产批次)﹑按例行试验项目及方法做抽样试验,其中任意一项试验不合格则应拒收该批次产品。

抽样试验由华中电网有限公司技术监督执行机构指定的防污闪涂料实验室执行。

4.3.3 施工(1)施工方应按照有关要求办理全部手续,方可进入输变电施工现场,且施工过程应符合安全规程的要求。

(2)RTV(PRTV)涂料应避免在起雾、凝露、降水、降雪等潮湿气象条件及风沙气象条件下施工,施工温度在-20℃以上。

(3)施工前应确保绝缘子表面已清洗干净且处于干燥状态。

绝缘子表面出厂时涂覆了一层保护性油膏(特戊酯等)的,应确保在施工前清除掉该保护膜。

对于油渍等污物应采用合适的清洗剂进行处理,严禁使用表面活性剂等具有脱模作用的清洗剂。

禁止使用强氧化性清洗剂,以避免损坏设备表面。

4.3.4 复涂:(1)对于附着力较差的涂层,应彻底清除失效涂层,然后复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