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96年首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成功举办之后,国内各种英语演讲比赛开始层出不群,参赛人员也涉及了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如: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新东方杯”大中小学生英语演讲大赛等。
截止2011年,外研社已连续十年举办了“全国英语演讲大赛”,“21世纪杯”英语演讲大赛连续举办了十七届,全国高校已累计有上千万的大学生参与其中,还有众多的中小学学生也积极参与到了其中。
英语演讲是一门讲求策略的交际艺术,它要求将英语作为一种工作语言来运用,其有别于一般的英语口语,是一种具有逻辑性、目的性的高级英语口语形式。
而由英语演讲比赛的蓬勃发展带动起来的研究绝非仅仅局限于指导学生参加比赛,我们更多地是为了普及教育,毕竟能够参与到比赛中的选手只是一小部分学生。
英语演讲研究对推动全国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培养真正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英语演讲研究分类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四个数据库中,进行“题名”中含有“英语”且“演讲”的“模糊匹配”搜索,在1980年1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期间仅显示出10条搜索结果,其中只有两篇涉及到英语演讲的环节培训和英语语体特征。
从199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16日共有367条搜素结果。
笔者将这367篇关于英语演讲的文章(除去通知、通告、新闻、短讯、书评等)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英语演讲教学研究(包括英语演讲环节的研究),第二类为英语演讲中语言、语篇方面的研究,第三类为英语演讲翻译的研究。
(一)英语演讲教学研究这类学术论文占到文章总数的一半以上,很重要的原因是在目前国内英语演讲大赛如火如荼开展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注意到了英语演讲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这类文章又可以分为七个研究方向,从中可以发现它们研究的范围、内容和重点。
1.着重于地区特色的研究。
如:针对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等不同地区的英语演讲问题进行的研究。
这一类的研究通过集中分析区域内英语演讲的现状,发现其共性,对今后区域性的演讲教学研究有着一定的反思和促进作用。
2.侧重于对不同层次学校和学生英语演讲的研究。
如:有的就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的英语演讲课程进行研究;有的研究高职高专类学生英语演讲的特点;还有关于对独立学院、甚至于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体音美等大学中的英语演讲教学研究。
同时也有文章对中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以及研究生群体的英语演讲教学进行研究。
3.着重于对不同学科领域英语演讲的研究。
如:研究中对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旅游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等不同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的教学思考。
4.结合各门课程进行英语演讲的研究。
如结合口译、语音、口语、电影赏析等课程研究英语演讲的教学策略。
这类研究通过训练英语演讲来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有比如代表性的研究有:英语演讲与口译之间的关联性、英语口语与英语演讲之间的相关性、英文电影在英语演讲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等等。
5.着重于对英语演讲研究意义、价值和作用的探国内英语演讲研究现状思考杨永芳(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太原030000)摘要:当前,国内各种英语演讲比赛层出不群,就现有的比赛来说,参赛人员已涉及到了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
随之,关于英语演讲的研究也逐渐开始升温,在过去的十几年,国内英语演讲的研究突飞猛进。
笔者在对近十几年研究成果分类分析的过程中,着重研究了目前国内英语演讲研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使英语演讲的研究对英语教学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演讲;教学中图分类号:H31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13-0037-03基金项目:2011年度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JG2011016)作者简介:杨永芳(1982-),女,山西离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英语语言文学。
收稿日期:2012-10-18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2012年冬之卷第29卷第13期Win.2012Vol.29No.1337··讨。
如:英语演讲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实践和应用能力、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建设地方特色院校的作用等。
6.着重对英语演讲课的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
前者有从学生需求调查分析入手研究英语演讲课的开设问题;从英语演讲课程内容、活动及评估规划入手研究英语演讲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还有对英语演讲教学跨学科的探索等。
后者有:“CDIO教学模式”、“STUDIO培训模式”、“交际策略教学模式”、“‘情景内容依托’的教学模式”等。
7.着重于对英语演讲实践中各个环节的具体研究。
如:英语演讲准备环节中演讲素材的收集和处理、英语演讲稿的撰写、演讲环节中技巧的探讨、以“受众为中心”的意识的培养、多媒体辅助工具在英语演讲中的应用、以及对英语演讲实践环节中出现的焦虑问题的研究。
以上是对英语演讲实践教学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的成果,当然,研究还有一些不容易归类,但是对今后英语演讲研究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演讲人才培养的梯队建设,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制约因素,中外评委对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的差异等等。
(二)英语演讲的语言、语篇方面的分析这部分学术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研究英语演讲中的修辞。
这类文章侧重于研究英语演讲中修辞的特征、作用以及功能,特别是关于语音修辞,重复和排比的分析居多。
2.研究英语演讲中的词汇、句式特征。
如针对英语演讲中的连接手段、词汇特征、插入语、语块等特征的研究。
3.英语演讲文体学方面的研究。
如:经济类、政治类等不同类别的英语演讲的问题特征分析,以及其词汇、句子层面的文体特征分析等等。
4.研究语用学在英语演讲中的应用。
如:英语演讲中语用策略的研究、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语用标记语的研究,以及礼貌原则的应用研究。
5.研究英语演讲中的信息展开模式。
如:英语演讲中的主位结构与演讲水平的关系研究、主位及主位模式选择和主位推进模式的研究等等。
6.研究英语演讲的语篇人际功能和语篇隐喻功能。
目前的英语演讲研究大多都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常见的有:模因论、顺应理论、关联理论、交际与语义理论、评价理论等等,可见英语演讲的研究已经从多角度展开。
(三)英语演讲翻译的研究截止目前,英语演讲翻译方面的研究论文为数不多,主要是结合一些语言学方面的理论或者文化因素对英语演讲的语篇翻译及口译进行研究。
如:结合交际与语义理论研究英语政治演讲的翻译;政经类演讲汉英翻译中文化普同性和差异性的处理;公共演讲汉英口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等。
英语演讲翻译方面的研究对我们了解英语演讲语篇特征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研究结果可指导英语演讲的实践环节。
二、英语演讲研究反思(一)英语演讲研究的反思。
关于英语演讲研究我们在鼓励政策性和整体性研究的同时,也应大力开展极具针对性的研究。
因为整体样本的特征在适用于具体对象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偏差。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专业、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基础不同、培养的方式和目的也不尽相同。
所以我们应鼓励基层开展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研究,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从英语演讲课程与各门课程的融合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演讲与英语的其它课程都有交叉研究。
英语演讲课程不仅可以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进行教学,也可以将其融入渗透到英语的各门课程中,辅助英语综合能力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和应用能力。
我们可以考虑这些课程和英语演讲课程的融合交叉教学,在学习完一个部分之后用英语演讲的形式来复习巩固,既复习了新知识又锻炼了英语演讲的能力,一举两得。
从对英语演讲意义的探究中,可以看出广大的教学工作者已经关注到英语演讲在培养学生创新和辩证思维的能力以及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现有的英语演讲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我们正努力寻找这门新课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
在这个领域中,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空白方面还有:英语演讲实践教学中各个环节的有效性及其与英语演讲水平的相关性,从而提高英语演讲课堂的教学效率。
纵观近十年的研究可以发现,我们忽视了英语演讲中一项最根本的内容———知识的积累。
英语演讲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日常知识的积累至关重要,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较为广阔的知识面和保持对热点问题的关注。
(二)英语演讲教材的建设。
目前市面上关于英语演讲的教材有:外研社出版、卢卡斯主编的《英语演讲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英语公共演讲技巧》、上海外教社出版的《英语演讲艺术》和清华大学出版的《英语演讲教程》等。
演讲教材的分类大多是根据英语演讲的环节进行,也有个别教材按照题材话题分类。
总体来说,与英语阅读、口语和写作教材相比,目前有关英语演讲方面的教材编写还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理论和原则的指导。
国内现有英语演讲教材的编写更多的是从英语演讲的各个环节入手,模仿西方演讲术的一些模板,缺少外语教学理论的支撑,使得英语演讲成为一种只注重实践而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课程。
相对于激烈的英语演讲比赛而言,教材的研究还比较滞后,没有教材评价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指导的英语演讲教材极易成为对直接经验的描述或总结。
这一点成为了英语演讲教材编写中的软肋。
由于英语演讲是一门新兴的教学课程,我们建议在英语演讲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分析学生的需求,根据需求的分析选择教材的编写理论体38··系,设计教材内容、任务及编排形式。
就教材的内容而言,演讲教材内容的选取可以更加生动具体,使教材具有时效性,新颖性,以弥补目前教材缺乏多样化、特色化的不足。
(三)英语演讲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口语和演讲能力。
教师不仅仅需要的是熟练的口语操作能力,自身的教学也是一种英语演讲艺术的体现。
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实质上是一种面对特定听众(学生)的公众讲话(public speaking),要起到模范的作用,这其中也涉及到教师的语言艺术。
其次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如何教好英语演讲这门课程,国内的学者专家以及教师们正在共同努力研究探索适当的方法,各种教学模式的初探已小有成果。
我们可以继续挖掘,综合融汇各种教学法,验证其中的教学成效,总结最有效率的教学环节及其模式。
最后,教师应与时俱进,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英语教学有了新的方式,相关的软件和多媒体在各种英语课堂中的作用日渐明显,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网络的发展使得学生学习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
教师应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来,使其作用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