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红岛—胶南城际(井冈山路—大珠山段)轨道交通工程北京路站主体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国交建青岛轨道交通R3线工程项目五工区二○一六年六月一日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5)《青岛市轨道交通工程验收标准》(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15)(7)《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8)施工图设计北京路站~车站结构~车站主体部分(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0)《青岛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关于规范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工作的通知》(青市政管字〔2013〕28号)(11)《R3线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试行)(青西轨道发〔2015〕2号)(12)《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试行)》(13)《》(JGJ46—2005)(14)北京路站综合接地系统施工图(15)《》(JGJ107—2010)(1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3)(17)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1.2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遵照招标文件各项标准和条款要求;(2)积极响应和遵守招投标文件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的规定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款内容;(3)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管线保护、文明施工等要求,确保施工顺利展开;(4)充分考虑和研究工程特点和重、难(关键)点,紧紧围绕施工主线,配足配强现场管理机构和施工队伍,投入先进、配套的施工机械设备,均衡、高效组织施工生产,确保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5)以设计施工图及有关规范为依据,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6)强化组织机构,加强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可控;(7)坚持优化技术方案,不断推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8) 执行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文明施工,重视环保,珍惜土地,合理利用。
确保水土保持、保护地下管线和既有构筑物,减少扰民,切实维护建设单位及地方群众的利益。
(9)执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心职工健康安全。
2.编制说明为保证北京路站车站主体结构安全施工完成,并使各关键工程有序可控,根据中国交建青岛轨道交通R3线工程项目总经理部总体安排,本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均衡施工、遵守规章、组织连续”的原则,编制本施工方案。
本施工方案是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蓝图、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国家及地方上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验评标准、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交一航局项目标准化手册、结合现场条件和工程特点,以及我公司多年的相关施工经验和目前我公司实际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机具及其生产能力进行编制。
方案编制内容将作为现场指导施工的主要依据,设计方案有未尽事项,将在工程中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现我公司将以项目部为核心的基础上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原则,组织高效精干的项目部,根据工程现状及工期的需要,充分调动全公司力量及时、优质地为本项目服务。
具体机构安排详见施工总体安排。
3.工程概况3.1设计概况北京路站是青岛市红岛-胶南城际(井冈山路~大珠山)段轨道交通工程的第一座高架车站,其东北侧为两河站。
西南侧为泰山路站。
本站位于泰山路与金晖路十字路口东南侧绿化带内,沿泰山路东西方向布置。
车站主体为“桥建合一”的两层框架岛式车站,车站主体长度为85米,总高度为19.8米,车站主体建筑面积为3366平方米。
主体分为一层站厅层、二层站台层,层高分别为6.470m、1.600m,横向四柱三跨(6.75+5.5+6.75m)、纵向柱距为12m。
车站与桥梁连接处采用牛腿连接,车站大里程端连接箱型梁,小里程端连接U型梁。
设计范围:YSK24+546.043~YSK24+631.043。
3.2地质条件通过钻探揭示,场区第四系厚度1.5~9.5m,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全新统洪冲击粉土、粉质粘土、粗砂(Q4al+pl)以及上更新统洪冲击粉质粘土、含黏性土砾砂(Q3al+pl)组成,基岩为白垩系燕山晚期(y53TT)粗粒花岗岩,花岗斑岩(y53TT)及煌斑岩(x53)呈脉状产出。
受构造影响,部分地段揭露花岗岩节理发育带以及花岗斑岩节理发育带。
现按照地质年代由新到老,标准地层层序由上而下分诉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第①层、素填土褐黄~黄褐色等,稍湿~湿,松散~稍密,回填黏性土和粗砾砂为主,局部夹有少量小碎石块,该层为人工新近回填土,厚度变化较大,密实程度不均匀,工程状况不稳定,开挖后自稳能力差。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 层、粉土黄褐色,稍湿~湿,松散~稍密,切面粗糙,见铁锰氧化物,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
第(7)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含少量中粗砂颗粒和铁锰氧化物,切面较光滑,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3.3气象条件青岛黄岛胶南地区位于胶东半岛西南海岸,属华北暖温带沿海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其海洋性气候较显著。
受海洋环境的影响,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具有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
风:青岛风向以SE、N、NNW向频率最高,分别占12%、11%和10%。
6级以上大风以N、NNW向最多,年平均风速5.5m/s,最大风速38m/s(ENE)。
强风向为WNW和NNW,风速为23m/s,多出现在3月及12月。
瞬时风速大于17m/s的天数为42.83天/年。
年平均受台风侵袭或受台风外围影响达13次。
降雨:年均降雨量711.20毫m,最大1272.70毫m,最小347.40毫m;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73%集中于6~9月份,且多集中在几次暴雨中。
冬季降雪较少,年平均降雪日10天,日最大降雪量230毫m。
气温:根据胶南市气象局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2.1°C,历年最高气温37.5°C (1997.7.27),最低气温-16.2°C(1981.1.27),最热月出现在8月,月平均气温为25.1°C,该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8.5°C,最冷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为-1.2°C,月平均最低气温为-4.4°C。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2%。
雾:海雾频繁是本地区一大特点,以夏季最盛,东南风产生的雾最多,年均雾日43.4天,年均结冰日82天。
季节性冻土深度为0.5m。
3.4施工条件3.4.1场地与道路运输北京路站车站主体部分为里程YSK24+631.043~YSK24+546.443;该里程范围内所有影响施工的地下管线及绿化设施均已迁出施工范围,场地已平整,满足施工条件。
本工程施工场地均位于青岛市黄岛区,道路交通顺畅,施工可直接利用就近城市道路作为施工道路。
3.4.2水、电供应及通讯施工用水自北京路自来水给水管道就近接入;施工用电采用北京路站钢筋场附近630kv箱式变压器1台及配电房,施工通讯采用移动网络与高频对讲机相结合的方式。
3.4.3自购材料自购材料根据本项目技术要求和施工计划,按照“就近采购、合理组织、适当储备”的原则,直接供料至施工现场。
主要材料工程量如下;4施工进度计划及总体安排北京路站主体结构施工,施工前期准备安排在2015年11月1日开始,混凝土基础部分现已施工完毕,车站上部结构主体部分先对场地内进行回填整平且在合适位置预埋综合接地系统符合设计规范规定。
根据架梁计划,主体结构需2016年7月底完成。
模板、支架、拉条等必须一次性投入摊销。
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表。
5施工准备我项目部着力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按质、按量、按期顺利完成,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到位。
1、进场材料严格按程序报经监理和业主同意后使用,原材料检验合格,生产供应能满足施工进度需要。
2、工字钢、钢板、连接件等数量要满足施工需要。
3、碗扣式脚手架、挂网等配套设施满足施工要求。
4、主要机具及机械设备的准备:①测量: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
②回填、运输:吊车、挖掘机、自卸车、洒水车、平板车(详见设备表)。
4、现场准备:平整场地,接通水源、电源,合理布置,使现场井然有序,协调有关部门做到施工道路畅通。
5、测量准备:做好定位放线工作。
6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6.1施工工艺流程工程主体施工流程如下:混凝土基础施工→土方回填整平→综合接地系统施工→测量定位→柱钢筋绑扎→柱模板安装→柱砼浇筑→柱拆模→柱砼养护→支架搭设→站厅层顶板梁板模板安装→站厅层顶板梁板钢筋绑扎→梁板砼浇筑→梁板砼养护→拆模板→进入下一层施工6.2施工准备及混凝土基础施工6.2.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附表6.2.2施工放线(1)施工时,先清除设计范围内场地的杂物、障碍物,平整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施工前进行探沟的开挖,以防出现图中未标明的不明管线影响正常施工。
组织施工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劳动力等资源按计划进场。
(2)测量放线;施工测量放线内容及责任划分施工测量放线内容一览表工程施工测量内容;依据设计图纸轴线坐标位置放出控制线,经复核无误后在场内放出每个构件的具体位置。
6.2.3混凝土基础施工混凝土基础工程于2015年11月开始施工,车站基础工程共有承台32个,由(4×1.6)米规格承台28个,(4×2)米规格承台4个组成,承台高均为1.5米。
承台由地框梁与次梁连接成一整体,地框梁沿车站纵向布置共有7跨,横向四柱三跨(6.75+5.5+6.75),纵向柱距为12米,主梁尺寸400*800,次梁尺寸300*500。
基础工程内含有扶梯基坑一、二,垂梯基坑与基础相连,现已全部施工完毕。
混凝土基础工程采用C45钢筋混凝土,垫层采用C20素混凝土。
具体施工方法及措施详见北京路站承台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6.3接地施工①设计简况本站室外接地网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共同构成;水平接地体采用50mm×5mm扁铜,垂直接地体采用φ50mm×6mm紫铜管。
水平接地体敷设于车站底板下方的土层内,水平接地体距垫层下不小于800mm;。
外围水平接地体(不含水平连接带)与垂直接地体均采用物理降阻剂(石墨)进行包裹敷设。
镀锌扁钢与水平接地体采用防热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