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印刷材料与适性第六章1.pdf
印刷材料与适性第六章1.pdf
颜料性染料:不溶解的有机有色体
二)、有机颜料的应用
油墨
联
汉
苯
莎
胺
黄
黄
金光红
立索尔红
(2)色淀颜料 酸性色淀
碱性色淀
油墨
射
孔
光
雀
蓝
蓝
耐 晒 桃 红
酞菁颜料
酞 菁 蓝
其他染料 洋红6B、硫靛桃红
油墨
酞 菁 绿
七、特殊颜料
一)、金属颜料
1、铝粉 :即银粉,表面层是透明的氧化铝膜
2、铜粉:即金粉
(2)黄色颜料 (3)蓝色颜料 (4)黑色颜料
油墨
铅 铬 黄
铁蓝 炭 黑
三)、彩色颜料
1、黄色:
a) 铅铬黄 PbCrO4 PbSO4 PbO
b) 是系列黄色颜料的统称
c) 色相丰富,遮盖力强,着色力较强,耐化学
溶剂性强,价廉;但密度大,含有毒元素
2、蓝色:
a) 铁蓝 KFe.Fe(CN)6. H2O b) 铁蓝着色力强,颗粒细小,色彩鲜艳;但不
菜籽油
亚麻仁油
花生油
半干性油
干性油 不干性油
第三节 连结料
四、矿物油
来自石油的不同馏分,主要组分是烷烃,不具有发生交联的能力,
因此在油墨中不能作为成膜组分 油墨中常用的有汽油、高沸点煤油和机械油。 1、汽油:汽油分轻汽油(石油醚)馏程为30~70℃;重汽油(白节
油)馏程 160~220℃。是油脂、树脂的良好溶剂 2、高沸点煤油——油墨油。馏分为270~310℃(渗透干燥型墨)。
(3)安全及环境保护问题:溶剂蒸汽有毒、易燃
油墨
油墨中常用的有机溶剂
芳香烃类、醇类、酮类、酯类 芳香烃类:苯、甲苯、二甲苯等 醇类:乙醇、异丙醇、丁醇等 酮类:丙酮、丁酮、环己酮等 酯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
各种有机溶剂
芳 香 烃 类
油墨
醇 类
油墨
酮 类
醋 酸 乙
酯
油墨
醋 酸 丁 酯
第三节 连结料
植物油作为连结料的主要成分,其主要特征:具有不
饱和双键,其数量和相对位置决定了干性的快慢,也决定了
植物油的类型:干性油(有较多的不饱和酸,能够吸收空气
中的氧气,氧化聚合形成坚韧的固态薄膜)、半干性油、不
干性油。
2、油墨中常用的植物油----桐油、亚麻油、豆油、蓖麻
油、脱水蓖麻油
桐 油
干性油
油墨
大 豆 油
有色彩
五、无机颜料:由单质元素、金属氧化物、无机盐、络
合物等组成的颜料
特 点:色彩鲜艳,遮盖力强,密度大,耐抗性
好,廉价
一)、白色颜料
1、钛白:白度高,遮盖力强,分散度大;
极强的化学稳定性,耐高温性
特别适合于印铁及牙膏软管油墨
2、锌钡白 ZnS.BaSO4
耐碱性好,毒性小,与醇酸树脂拼混性好
一、连结料的作用和类型
1) 连结料是油墨的主体身骨,是由高分子物质 混溶而成的液状物质
2) 连结料在油墨中是液相分散介质 3) 颜料和填充料的载体,可有效地分散颜料和
填充料 4) 具有粘滞性、流动性、成膜性 5) 赋予了油墨流动能力、印刷能力、成膜能力 6) 决定油墨的流变性质、干燥性质、抗水性质、
a) 一种着色力很低的白色颜料
b) 不用于制作白色油墨,而作用于与其他彩色颜料
的调色添加物
c) 调整油墨固体—液体的比例,冲淡油墨颜色
d) 可取代一些高成本颜料,降低油墨成本
二)、填充料的种类及品种
1、碳酸钙
2、硫酸钡
3、氢氧化铝
4、铝钡白
5、高岭土
油墨
氢
碳
氧
酸
化
钙
铝
硫
高
酸
岭
钡
土
第三节 连结料
(1)白色颜料
油墨
钛 白
氧 化 锌
锌钡白
二)、黑色颜料
1、炭黑的性质
(1)粒径及聚集体结构:
原生颗粒极为细小,且颗粒越小,着色力越强;
以聚集体形式出现,其聚集体结构不同,影响其各项
性能----着色力、吸油量、分散度等
(2)表面性质:
很强的吸附性;
表面酸值不同,pH值低,吸附干燥剂强
2、应用 : 色素炭黑:胶印油墨---高黑度、高着色力、低吸油量 专用炭黑:印报油墨 溶剂型油墨用炭黑:柔性凸版和凹版油墨
合成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
环氧树脂
溶剂型连结料 碳氢类溶剂---芳烃、烷烃
醇类溶剂----乙醇、异丙醇、丁醇
酮类溶剂----丙酮、丁酮
酯类溶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
水溶剂-----水、醇、丙烯酸树脂
蜡 天然蜡----动物蜡、植物蜡、矿物蜡
合成蜡----聚乙烯蜡、聚四氟乙烯蜡
第三节 连结料
b)
颜料折射率
油墨遮盖力 =
连接料折射率
比值=1,颜料透明
比值>1,颜料不透明,具有遮盖力
c) 分散度越高,遮盖力越强
d) 遮盖力还取决于对光的吸收程度与分散度。
e) 不同油墨对颜料遮盖力要求不同:
印铁油墨要求颜料有较强的遮盖力,防止底色外露
四色套印油墨要求颜料有较高的透明度,达到呈色效果
4、吸油量:
凸版
平版
凹版
书刊油墨 单张纸胶印 雕刻凹版
孔版 丝网版
渗透干燥 新闻油墨 轮转胶印
丝网版
挥发干燥 柔性版油墨
照相凹版
丝网版
光固化
柔性版油墨 紫 外
丝网版
热固化
印铁
第二节 颜料 一、概述
油墨
色料分成颜料和染料 细微粉末状有色物质 颜料:不溶于水、油、有机溶剂(仅使物体的表面染
色,油墨大多使用这种) 染料:溶于水、油、有机溶剂(使物体全部染色)
2、着色力:某一种颜料与其它颜料混合后该颜料在混合
颜料中呈现自身颜色强弱的能力
颜料着色力随分散度的上升而提高
达到同一颜料强度时,着色力大的颜料用量少
着色力值越大,着色力越强
着色力(%) = 待测颜料所用标准白墨量 ×100% 标准颜料所用标准白墨量
3、颜料遮盖底色层的能力
无机颜料 + 有机颜料
2、按色彩特性分类
彩色颜料 + 消色颜料
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
颜料
消色颜料----无机颜料 无机颜料
彩色颜料 有机颜料
填充料
黑:炭黑
钛白
白: 锌钛白
黄:铅铬黄系列
蓝:铁蓝
金属颜料:铜粉、铝粉
汉沙黄
颜料型染料 联苯胺黄
酞氰蓝
色淀颜料
酸性染料色淀 碱性染料色淀
色原
a) 将颜料制成浆状体所需加入的油脂重量与颜料重量之 比,以g/100g颜料表示
b) 是对颜料与油脂结合能力的一种描述
c) 吸油量直接影响油墨的性质:
粒子越小,吸油量越大,还与粒子的形状,油墨粘度,
连接料粘度及颜料粒子的流动性有。
颜料吸油好,油墨流动性也好,稳定性好;
吸油量小的颜料制成的油墨,颜料所占比例大,油墨
(1)溶剂的溶解度参数
溶解度参数——内聚能的表现, 决定着与其它物质的
混溶能力;
氢键值——溶剂和溶质形成的氢键,较高的为好(高的
为1.7;低的为1.0;弱的为0.3);
当溶剂和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和氢键值近似时,其溶
解性(互溶性)是良好的
(2)挥发能力:决定油墨顺利完成印刷过程及保证印
品质量的关键;用溶剂的相对蒸发速率表示溶剂的挥发能力
二、连结料组分的理化指标
1、酸值
2、碘值
3、软化点
4、脂族烃溶解性
1.酸值
a) 指连结料(植物油、树脂)中含有的游离酸的含量
b) 以中和1g连结料中游离羧基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 (mg)表示。
c) 连结料酸值太大,油墨在胶印时易亲水乳化,使有的 颜料在制成墨后会粘度增大,以至胶化
d) 酸度太小,对颜料的浸润性差,墨的光泽性、流动性 不好。
光泽等
第三节 连结料
按照油墨的干燥形式可以分为
挥发干燥型连结料
渗透干燥型连结料
氧化结膜干燥型连结料
反应型连结料
第三节 连结料
按照构成连结料的介质材料不同可分为
油型连结料 植物油 干性油:桐油、亚麻仁油
半干性油:豆油、菜籽油
不干性油:蓖麻油、椰子油
矿物油-----机械油、油墨油、汽油
连接料 树脂型连结料 天然树脂---松香及其衍生物、沥青
第二篇 油墨
第六章 印刷油墨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概述
一、油墨的概念 1、油墨的发展史 水溶性墨→油溶性油墨→树脂型油墨→水基型油墨 (烟炱碳黑)(亚麻仁油+颜料) 2、油墨的定义: 是由色料分散在连结料、辅助料中,形成一种有色的、稳定的
悬浮胶粘体。 二、油墨的组成
主剂
颜料 色料
染料
油
连结料
墨
干燥性调整剂
遮盖力强,稳定性差,印刷时易堆版,易被乳化
5、密度:
颜料密度越小,在连接料中不易沉淀, 油墨稳 定性好;而颜料密度大,油墨传递不良,易糊版, 若油墨较稀薄,则易沉淀,结块。
所以,配制油墨的颜料,密度越小越好
6、耐抗性:颜料对一些特定环境,如高温、日
晒、酸、碱、有机溶剂等的抵抗能力,
尽量不产生物理及化学变化,以保证原
四、颜料的理化性能
1、颜料的分散度
2、着色力
3、遮盖力
4、吸油量
5、密度
6、耐抗性
1、颜料分散度:颜料颗粒度的大小 分散度高 ,颜料颗粒度小 ,着色力高 ,遮盖力
大 ,油墨稳定性越好
油墨中颜料颗粒的大小绝不能超过墨膜厚,否则 会影响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