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氧水装置事故分析案例

双氧水装置事故分析案例


而,应着眼于整套装置落实“加氢工艺”的安全控制措施。
(下页 “过氧化工艺”的安全控制措施落实,同此项)
23
博汇及鲁西双氧水装置事故原因评析
1.双氧水生产的反应机理分析(续)
2)过氧化工艺。双氧水生产工艺的第二步反应,即通常所 讲的“氧化反应”,为“过氧化工艺”,也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 化工工艺。 工艺危险特点:“过氧化工艺”过程,因为过氧基(-O-O-) 的存在,具有很强的分解爆炸危险。
车(注:距18时46分 发生爆炸接近3.5小时,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处 理异常),车间通知电工检修线路、未发现异常。
15时50分乙班人员接班后,因氮气中氧含量一直不合格无法
再次开车。
3
博汇 “8.25”双氧水爆炸事故
1.博汇 “8.25”双氧水爆炸事故简介----事故发生经过 (续) :
在装置停车时段内,DCS主操发现氧化塔压力由17时25 分的 0.08MPa升至 18时24分的 0.2MPa,通过远程控制打开氧化塔尾气 调节阀泄压,由于阀的开度过小,塔内压力升高速度短暂减缓后 仍继续升高; 18时39分塔内压力急剧升高,通过远控阀泄压已不起作用, 18时46分压力升至测量传感器满量程(0.6MPa)并继续升压; 18时46分22秒发生了氧化塔爆炸,并相继引燃了氧化塔周边
博汇 “8.25”双氧水爆炸事故
1. 博 汇 双 氧 水 爆 炸 事 故 简 介 ↓ 现场 照片
7
博汇 “8.25”双氧水爆炸事故
1. 博 汇 双 氧 水 爆 炸 事 故 简 介 ↓ 现场 照片
8
鲁西双氧水“7.27”火灾事故
2.鲁西双氧水“7.27”火灾事故简介
2013年7月27日16时45分左右,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8 万吨/年双氧水生产装置的萃取塔发生火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 200万元。这起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 网上传播、东方时空)。 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鲁西化肥厂(1976年建厂) 逐步发展起来的国有大型化工企业,总部位于聊城高新技术开发区 鲁西化工园区,总资产159亿元,职工11000余人。 发生事故的18万吨/年双氧水生产装置由聊城市鲁西化工工程 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鲁西工业装备有限公司安装,2013年6月5日取 得试生产方案备案告知书,7月25日开始投料试生产。
博汇及鲁西双氧水装置事故原因评析
2.操作层面的事故原因分析(续)
(3)对双氧水装置静电危害的重视程度不够。
1)防静电设施和措施不够全面。萃取塔至萃余液分离器、高 位集液槽、工作液计量槽的气液相管路法兰既未做静电跨接,也没 有测量接触电阻,存在静电积聚的安全隐患。 2)系统设计缺陷导致多个易产生静电的环节。 萃取塔与萃余液分离罐高达6.8米的位差,造成工作液的流速 在岀液管道内大大加快,易产生静电; 萃取塔溢流管设计不合理造成萃取塔塔顶液位不稳定,特别是 在双氧水分解较活跃的状况下,萃取塔萃余液出口管内介质为气液 非均相混合物,管内介质流速快而紊乱,易产生静电。
鲁西双氧水“7.27”火灾事故
2. 鲁 西 双 氧 水 火 灾 事 故 简 介 ↓ 现场 照片
11
鲁西双氧水“7.27”火灾事故
2. 鲁 西 双 氧 水 火 灾 事 故 简 介 ↓ 现场 照片
12
鲁西双氧水“7.27”火灾事故
2. 鲁 西 双 氧 水 火 灾 事 故 简 介 ↓ 现场 照片
13
1) 爆炸物。工作液的闪点为42℃左右,其蒸汽属于火灾爆炸 性物质,且爆炸下限较低(0.8%-7%)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助燃物。(见下页)
3)点火源。(见下页)
16
博汇及鲁西双氧水装置事故原因评析
(2)三个基本条件的具备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续) 。
2)助燃物。双氧水的大量分解可提供足够的氧气。另外,放空 管设置不合理产生的“烟囱效应”,萃取塔溢流管设计不合理造成 的“虹吸现象”,都存在负压抽吸进入空气的可能。 3)点火源。
博汇及鲁西双氧水装置事故原因评析
1.双氧水生产的反应机理分析(续)
1)加氢工艺。双氧水生产工艺的第一步反应,即通常所讲的 “氢化反应”,为“加氢工艺”,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工艺危险特点:
(a)反应物料具有燃爆危险性,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 具有高燃爆危险特性;
(b)加氢为强烈的放热反应,氢气在高温高压下与钢材接触,钢 材内的碳分子易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碳氢化合物,使钢制设备强度 降低,发生氢脆; (c)催化剂再生和活化过程中易引发爆炸;
鲁西双氧水“7.27”火灾事故
2. 鲁 西 双 氧 火 灾 产 事 故 简 介 ↓ 现场 照片
14
博汇及鲁西双氧水装置事故原因评析
一、两起双氧水事故的原因分析 相同点: (1)都是双氧水分解造成的。博汇事故是双氧水急剧分解造 成的氧化塔物理爆炸事故,鲁西事故是由于双氧水分解较快造成管 道内介质流速过快产生静电引起的设备内化学爆炸和燃烧事故。 (2)都发生在装置的试运行阶段。一个是长期停车恢复运行, 一个是新建装置开始试运行。 不同点: (1)一个造成了人员伤亡,一个没造成人员伤亡。 (2)一个是物理爆炸事故,一个是化学爆炸和燃烧事故。 (3)一个是在事故(或异常)发生时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 (或控制)措施,一个是在事故(或异常)发生时采取了有效的防 范(或控制)措施。 15
博汇及鲁西双氧水装置事故原因评析
1.技术层面的事故原因分析
(1)系统内杂质的存在是造成双氧水分解加速的原因。
1)博汇未对生产系统中可能产生钯催化剂和氧化铝粉末杂质 的因素进行彻底排除,造成开车以后系统内杂质较多。
2)鲁西通过查找原始记录、询问操作人员,发现开车过程中 氢化液过滤器、工作液过滤器因阻力大频繁清洗,说明系统清洁度 较差,酸洗钝化不彻底或系统内有积留杂质的死角。 (2)三个基本条件的具备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1
双氧水装置事故分析案例
10、上海远大过氧化物有限公司“7.28”爆炸事故及分析
11、柳化“12.16”循环工作液贮槽爆炸事故报告 12、浙江:龙鑫化工双氧水生产车间发生爆炸事故 13、太阳纸业济宁福利达化工有限公司事故分析
2
博汇 “8.25”双氧水爆炸事故
1.博汇 “8.25”双氧水爆炸事故简介(续)----事故发生经过: 山东国金化工厂4万吨/年双氧水装置2012年8月13日至14日重 新调剂人员组织开车,8月16日零时复产投料。 装置运行至8月25日15时10分左右循环工作液泵跳停,在开启 备用泵运行5分钟后氧化液泵又发生跳停,装置于15时18分紧急停
萃取塔与萃余液分离罐高达6.8米的位差,造成工作液的流速在 岀液管道内大大加快,易产生静电;
萃取塔溢流管设计不合理造成萃取塔塔顶液位不稳定,特别是 在双氧水分解较活跃的状况下,萃取塔萃余液出口管内介质为气液 非均相混合物,管内介质流速快而紊乱,易产生静电; 萃取塔、萃余分离器、高位集液槽、工作液计量槽的气液相管 路法兰(4个螺栓以上 )未进行静电跨接等原因,造成静电积聚。 17
安全控制基本要求:反应釜温度和压力的报警和联锁;反应 物料的比例控制和联锁及紧急切断动力系统;紧急断料系统;紧 急冷却系统;紧急送入惰性气体的系统;气相氧含量监测、报警 和联锁;紧急停车系统;安全泄放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 警装置等。 24
博汇及鲁西双氧水装置事故原因评析
2.双氧水生产的工艺过程分析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工艺一般分为氢化、氧化、萃取及净化、后 处理、配制五个工段。 双氧水生产工艺涉及的危险物品主要有:工作液(蒽醌、重芳 烃和磷酸三辛酯)、氢气、催化剂、氧气、双氧水等。 有人这样描述蒽醌法双氧水的生产:用危险的原料,通过危险 的过程,生产危险的产品。这确实是蒽醌法双氧水生产的写照。 整个工艺过程中,蒽醌、重芳烃和磷酸三辛酯组成的工作液循 环使用,仅有少量工艺损耗,主要物耗为氢气,电耗全部为动力电 耗,因而具有原料简便、能耗较低的优点。同时,由于具有易燃易 爆性的工作液大量地在系统内循环留存,也形成安全隐患。 双氧水生产工艺属有机工艺生产无机产品,生产过程中伴随 着工作液的酸、碱转换,氢化工艺属典型的气液固三相反应,生产 25 过程中双氧水易分解的特点也给安全管理汇 “8.25”双氧水爆炸事故
2、鲁西双氧水“7.27”火灾事故 3、山东双氧水生产装置发生爆炸 4、浙江善高化学有限公司双氧水车间爆炸火灾事故 5、磷酸泄漏事故
6、山东国金化工厂“8.25”爆炸事故
7、临沂兰山九州化工厂双氧水桶爆炸事故 8、山东双氧水厂火灾事故 9、山东恒通化工双氧水车间工作液贮槽爆炸着火事故及分析
(d)加氢反应尾气中有未完全反应的氢气和其他杂质在排放时易 22 引发着火或爆炸。
博汇及鲁西双氧水装置事故原因评析
1.双氧水生产的反应机理分析(续) 总局规定的“加氢工艺”的安全控制基本要求: 温度和压 力的报警和联锁;反应物料的比例控制和联锁系统;紧急冷却 系统;搅拌的稳定控制系统;氢气紧急切断系统;加装安全阀、 爆破片等安全设施;循环氢压缩机停机报警和联锁;氢气检测 报警装置等。 鉴于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工艺属于连续生产,其氢化工段 (核心设备氢化塔)仅属于整套生产工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
博汇及鲁西双氧水装置事故原因评析
二、双氧水生产的技术复杂性 从双氧水的反应机理、生产工艺过程、所涉及物质的危险特性 三个方面剖析一下双氧水生产的技术复杂性。 1.双氧水生产的反应机理分析 目前我国双氧水生产装置已全部为蒽醌法生产装置。该法以重 芳烃和磷酸三辛酯为溶剂,以2-乙基蒽醌(简称蒽醌)为溶质,配 成工作液;工作液中的蒽醌与氢气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氢化反 应,得到氢蒽醌溶液(氢化液);氢化液经空气氧化,得到双氧水 和蒽醌的混合液(氧化液);氧化液经萃取分离出双氧水,再经净 化、浓缩处理为合格的双氧水(浓度一般为27.5%)。 化学反应方程式:蒽醌 + H2 = 氢蒽醌(钯催化剂) 氢蒽醌 + O2 = 蒽醌 + H2O2 21 总反应式:H2 + O2 = H2O2(蒽醌、钯催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