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丰胸基础知识
➢ 最早的填充物是葡聚糖(dextran, 右旋糖苷),很快为生理盐水 代替
优点:切口小、便于植入 大大降低重度挛缩的概率
最大缺点:假体渗漏和破裂
• 术后早期假体破裂主要由注水阀闭锁不全造成 • 晚期破裂则由于盐水缓慢渗漏造成的充填物量不足,导致囊
壁皱褶,皱褶摩擦和损伤老化造成假体破裂
假体隆胸发展史:硅凝胶乳房假体
低突度
中突度
高突度
解剖型假体
假体植入后效果
假体的类型(表面)
光面假体
毛面假体
光面
毛面
假体的类型(囊内硅胶)
凝胶凝度I、II、III型等
超柔高聚 • 柔软度和形态保
持能力不同
假体隆胸的安全性
• 所有隆胸材料中相对最安全有效,植入身体 后与人体相容性也非常好
• 通常是高纯度的二甲基硅氧烷的特殊多聚体
> 穿刺操作繁琐,稍有不慎可穿破内部囊腔 > 挛缩的纤维包膜还可以进一步收缩,围绕内部囊腔形成新的挛缩包膜
➢ 外囊注射生理盐水的假体:可储留和抵挡硅凝胶渗漏
假体隆胸发展史:第四代和第五代假体
第四代假体
➢ 80年代末出现
➢ 将光面改为毛面, 显著降低纤维包膜 挛缩的发生率
➢ 毛面乳房假体在欧 美等国家成为首选
假体隆胸发展史:冲注式乳房假体
• 最早在1965年由Arion医生应用 • Arion发现,护士在更换袋装补液时,将液体注入补液袋后,补液袋有
弹性、可变形,且液体不会从原注射口流出 • Arion受到启发,研制了首个有包膜的冲注式乳房假体
➢ 由多聚硅酮制成硅胶囊,聚四氟乙烯(PTFE)制成充注阀,后 者在拔除注入管后可以自动闭合
• 用于医学的引起生物反应最小的材料之一 • 医学领域中研究最深入的材料之一 • 已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性试验 • 广泛用于医、药学和食品工业
假体隆胸的安全性保障
• 目前为止,硅凝胶乳房假体是临床上研究最为广泛的医学器 械之一,已有数百篇研究和报道检验分析硅凝胶乳房假体
大量调查资料显示: 硅胶假体不会增加患乳腺肿瘤的风 险,也不会影响生育和哺乳,是一
依然存在 破裂渗漏的可能
第五代假体
➢ 选择了铰链硅胶
➢ 即使假体囊壁破裂 ,硅胶依然保持固 体形态,不会四处 流窜
硅凝胶乳房假体禁用风波
• 1992年, 由于怀疑硅凝胶乳房假体可能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 免疫性疾病, FDA曾禁止应用硅凝胶乳房假体
• 但后来多中心、大规模的统计学研究表明: • 硅凝胶乳房假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假体隆胸发展史:多种材料注射隆乳
➢ 由塑料、聚四氟乙烯(PTFE)、 乙醚等不同材料制成
➢ 导致乳房挛缩变硬、形态不规 则、移动性差、严重者出现异 物感染
➢ 被禁止临床应用
➢ 1997年引入国内 ➢ 商品名“英吉尔法勒”、“奥美定” ➢ 产生游走、感染、致癌等并发症 ➢ 于2006年被国家药监局全面禁用
早期假体主要缺点:纤维包膜挛缩、乳房术后变硬
假体隆胸发展史:双囊腔乳房假体
• 1974年双囊腔乳房假体问世 • 分为内外两囊,分别填充硅凝胶和生理盐
水 • 前者固定容量,后者调节容量 • 根据两种材料充填的内外位置分为两类
➢ 理论上,在包膜挛缩硬化时经皮肤穿刺,释放外层囊腔内容物,缩小乳房 假体,达到软化乳房的目的
乳房美学介绍 关于假体
隆乳术的临床应用
假体隆胸发展史:自体组织作为填充物
整块游离的脂肪组织
➢ 1895年,世界上首例以美容为目的的隆胸手术 > Czemy医生将一名乳房良性肿瘤患者背部的脂肪瘤切除, 填充到乳房腺癌切除后形成的缺损处
➢ 直到1945年,才有研究报告 > 采用该种填充材料,术后脂肪大部分被吸收,效果欠佳
乳房上极软组织挤捏厚度(STPTUP) 乳房下皱襞软组织挤捏厚度(STPTIMF)
乳房皮肤前拉延伸度(APSS) 乳头-下皱襞(N-IMF)
乳头-乳头(N-N) 乳头-正中线(N-M)
经乳头胸围(CC-N) 经乳房下皱襞胸围(CC-IMF)
意义
选择假体大小时最重要的测量 选择假体高度的参考依据
帮助微调得到假体的宽度
假体丰胸基础知识
乳房美学介绍 关于假体
隆乳术的临床应用
乳房美学标准
单就个体而言,乳房并非越大越好。如果乳房的大小与自己的身高、三围比例相协 调,她的乳房就是美丽的。一般意义上的美胸是:乳房左右对称,发育状况良好,乳 房内脂肪充足、不干瘪,大、小胸肌发达,乳房总体感觉柔软有弹性、丰满、挺拔, 乳房皮肤光滑细腻,乳头、乳晕中等。
方法:抓住乳晕的内侧缘,最大程度向前拉伸(尽管求美者会觉得疼痛)
皮肤拉伸度
<2cm 2~3cm >3cm
意义
乳房皮肤紧张 乳房皮肤正常 乳房皮肤松弛
*仅为初步建议,实际由手术医生确定
假体宽度计算公式
= 乳房基底宽度 - 0.5cm = 乳房基底宽度 = 乳房基底宽度 + 0.5cm
假体高度的确定
• 假体高度选择:胸骨上切迹-乳头(SN-N)
乳房体积测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 (1)乳房体积=1/3tt*乳房高度2* (3*乳房半径-乳房高度) (2)乳房体积= 250 + 50 *胸围差 +20 *超重体重 (3)理想乳房体积= 2145.
32- 11.4069 x身高(标准体重) 或= 1874.268 - 9.254 x 身高 (超重)。
组织
薄 中 厚
假体凸度
中凸
全凸
√
√
√
√
√
乳腺后 √
放置平面
双平面 胸大肌后
√
√
√
√
√
*仅为初步建议,实际由手术医生确定
假体凸度选择·不同目的选择标准
F:全 M:中 第一个字母代表高度,第二个字母代表凸度
胸骨上切迹到 乳头距离≥19cm
胸骨上切迹到 乳头距离<19cm
大部分希望乳房形态自 乳腺组织厚度<2cm,
假体宽度的选择:乳房宽度
• 乳房宽度 • 通过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上缘测量乳房两端的距离 • 应让隆胸者向外和(或)向内推动乳房,记录其理想的乳房宽度 • 乳房较小时测量胸骨旁线-腋前线距离PS-AA
此时测得的值为乳房基底宽度,经过微调即可得到假体的宽度
*仅为初步建议,实际由手术医生确定
假体宽度的选择:乳房皮肤前拉延伸度(APSS)
种安全可靠的隆乳材料
➢ 乳房假体手术不会影响年轻女性 将来的生育
➢ 隆胸假体采用的硅凝胶材料,绝 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生破裂现象
根据美国FDA发布的《硅胶乳房假 体安全性评估报告》的相关数据: 目前没有任何数据显示,硅胶乳房 假体与已知的人类疾病有直接关系, 诸如乳腺癌(或其他癌症)、结缔组 织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或纤维肌瘤)、 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病)
情况的假体凸度
*仅为初步建议,实际由手术医生确定
乳房上极皮下组织挤捏厚度(STPTUP) 乳房下皱襞皮下组织挤捏厚度(STPTIMF)
假体凸度选择标准
• 外科医师挤压乳房皮肤并测量 其厚度
• 选择合适凸度的假体
• 乳腺组织厚度=测的数值/2
乳腺厚度 (cm)
<1 1~2 >2
PT (2cm)
<2 2~4 >4
• FDA遂于2006年解除了对硅凝胶乳房假体的限制
• 硅凝胶乳房假体隆胸是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方法
假体隆胸发展史:曲折的探索过程
停止使用 石蜡油注射
硅凝胶 乳房假体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2
1
自体组织 填充物 很少使用
3
禁止临床使用 人工海绵植入
7
世界主流
6 冲注式乳房假体诞生
4
液体硅胶注射
黄金分割与乳房美:黄金分割比便例来源于西方几何,其等式是:黄金分割 比例r=0.618:1。而乳房美的黄金分割比例是指:锁骨连线的中点与两边乳头 的连接线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每两边长度和除以总周长,数值在0.6-0.7之 间。
乳房美学标准·局部测量指标和意义
测量指标
乳房基底宽度(BW) 胸骨上切迹-乳内容 >社会对女性人体美欣赏中的性 要求 >性心理的普遍体验
• 根本价值:异性吸引 • 在男人关注女人的目光中,最受
吸引的部位
“女性的乳房也是一个重要的性信号. ”——戴思蒙·莫里斯
乳房是女性自我审美的重要内容
• 乳房健美是女性人体美的 重要部分,是社会认可的 美女的必备条件.
乳房的美学标准(测量)
R线:乳房塑形“地基线”,它是乳房基底面的半径长度,和乳房大小有密切关系。 H线:乳房塑形“山峰线”。它是乳头至乳房基底面的高度,称为乳轴,决定乳房的高度。 L线:乳房塑形“挺拨线”。它是胸骨上凹至乳头的距离,称胸乳间线,决定乳头的位置。 乳房的挺拔和乳房的高度是稍有差别的。 L线在塑造挺拔的乳房时就非常重要。L线短,乳头就 会上翘,乳房下的π弧就会饱满、圆润。 QQ线:乳房塑形的“性感线”。它是两乳头间的距离,称乳头间距线,决定乳沟的形态。 π线:乳房球面侧弧线(根据乳头位置,将π线分为上π线和下π线),是设计乳房饱满度的重 要设计线。
• 1962年,康宁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硅凝胶乳房假体,开创了假体隆乳手术新时期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硅凝胶乳房假体的发展
➢ 呈泪滴形,其底盘有涤纶片,以便纤维组织长入起到固定作用 ➢ 囊壁较厚,有接缝,整体手感不佳
➢ 去除涤纶片,改为圆形,使用仅0.13mm的薄囊壁 ➢ 临床应用:较严重的渗漏
➢ 加厚囊壁,增加防渗漏层,采用厚凝胶 ➢ 低渗漏 ➢ 在世界范围得以推广应用
禁止临床使用
5
聚丙烯水凝胶注射 全面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