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云南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结论:对全省旅游资源的分析表明云南省景观类型丰富,并且景观级别高,品质优,具有很强的市场吸引力。

有很多分布均衡的一级旅游资源,有很大开发潜力,可吸引国际、地区、远程和国内市场的游客到云南。

此外,云南省有大量二级旅游资源,有支持国际旅游业和吸引国内、地区和省级市场的潜力。

最后,云南省有一系列支持一、二级旅游资源发展的三级旅游资源。

(2)发展情况
旅游业是云南省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

云南省是我国最早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建设的省份之一。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云南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并开始由资源驱动的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向资本运作驱动的阶段转变,由政府主导型发展向政府推进型转变,由单一推进型向区域联合推进型转变。

旅游业正发展成为云南经济新的增长点. 其发展现状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
1、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指标持续高速增长。

从2005 年至2009 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从150.3 万人次增加到284.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5.3 亿美元增加到11.7 亿美元,分别增长89.3%和120.8%;接待国内游客从6861 万人次增加到12023 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386.2 亿元增加到730.7 亿元,分别增长75.2%和89.2%;旅游业总收入从430.1亿元增加到810.7 亿元,增长88.5%。

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目前,全省拥有各类旅游企业9300 多家,固定资产达320 多亿元;已经投入接待经营的各类旅游景区(点)500 余处,其中A 级景区74 个,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10 个;旅游星级饭店610 余家,客房总数4.77 万间,床位10 万余张;旅行社总数由80 年代末的3 家发展到现在的430 家。

(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03[Z].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3、旅游发展是政府主导型模式。

政府在云南旅游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

(3)优劣势分析
1、节庆旅游。

云南省各旅游区节日分布表
结论:上表表明50%以上的都是在农历的前三个月,其中,二月份最为重要,因为春节一般正好在这个月。

最平静的季节是冬季,夏季也比较平静。

云南省有众多的节日,应该在冬、夏两季开发和宣传新节日,使这段期间吸引的游客达到平衡。

2、会议旅游。

发展会议(MICE)旅游是云南省已确认的重点产品之一,在云南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云南省尽管已有一些展览设施,但还缺乏较大的会议中心。

云南省发展会议旅游的优势如下:
(1)地处东南亚和亚洲各国中心。

可进入性相对较好,可以开展国际和区域性会议;从中国其它省份到云南的可进入性好,可以召开全国会议。

(2)云南省的昆明市和其它地方全年气候宜人。

(3)昆明市及其余较大城市为与会人员提供品种多样的优质餐馆和购物设施。

(4)昆明市及其它地方的饭店客房充足,但是有些接待设施和服务有待提高。

(5)丰富多样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会前、会后旅游以及参会人员的配偶旅游提供基础。

(6)云南省需要更多会议设施,部分会议设施还需提供展览场所。

最佳方案可能是建立会议设施网络,昆明为大型会议中心,抚仙湖度假区设中型会议中心,泸沽湖景区、石林、大理、腾冲、保山、景洪等地为中小型会议中心。

在昆明世博园拟建大型会议中心,但到2009年年末会议中心的规划和设计尚未完工。

拟建的中小型会议中心可以由较大饭店建设和运营,或者可以单独建设,但仍承包给饭店运营。

在很多具备有趣景观如温泉的地方,可以建立小型会议设施。

3、生态旅游产品(大众探险、深度自然/文化考察、农村旅游、长途跋涉、登山、洞穴探险、水上运动、探险、竟赛活动,把在旅游中学习知识作为主要内容)。

4、商务旅游(短期商务考查旅游,专题会议旅游)。

5、主题旅游产品,满足不同细分市场需求(家庭、青年人、单身成年人、退休老年人)。

同时还包括一些活动项目——购物,生活方式体验(温泉疗养、美容疗法、替代药方和大极拳)。

6、朝圣旅游,佛教、道教、穆斯林宗教团体参访特定的朝拜圣地。

7、教育/科研旅游,由中学/大学团队组成,是一些对自然、文化、人类学及中国研究等学科感兴趣的教师、研究学者和学生组成。

8、体育活动和高尔夫球旅游,高尔夫球运动在东南亚、韩国和日本非常流行,包括传统的体育节日以及到目的地参与体育活动。

9、婚礼与蜜月,自然蜜月之旅、举行少数民族的婚礼仪式,比如:在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国家流行的,由家庭成员、亲戚和朋友陪伴青年男女到目的地举行婚礼的旅游。

10、特殊需求,包括残疾人,他们需要轮椅和一些特殊的设施,比如斜坡和电梯。

随着散客游日益成为市场主流(不太成熟的市场和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旅游市场除外),旅游方式将多样化。

传统的观光旅游游客只能与旅游地进行浅层次的交流,在有限的时间内参观尽可能多的地方。

这种方式对初次旅游或不成熟的旅游者尚有一定吸引力,但不太可能成为主流。

(3)产业布局
“十五”计划把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制定为“一个中心,五大片区,六条主线,八大产品和三个旅游圈层”。

分述如下:
一个中心:昆明是全省和滇中旅游区的中心,要把滇中发展为主要旅游区和旅游集散中心。

五大片区:1、滇西北旅游区;2、滇西旅游区;3、滇西南旅游区;4、滇东南旅游区;5、滇东北旅游区。

六条主线:1、滇中高原观光、度假、会议线路;2、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文化线路;3、滇西南热带雨林及多文化线路;4、滇西中缅边境旅游、宝石购物线路,包括古西南丝绸之路;5、滇东南喀斯特地貌及中越边境旅游线路;
6、滇东北历史文化与跨省区休闲观光线路。

八大旅游产品:1、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生态旅游产品;2、以少数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为主的民族风俗产品;3、以昆明为主的会议旅游产品;4、以度假区为主的度假旅游产品;5、以温泉疗养地、传统保健治疗、运动、高海拔高原和高山气候为主的康体旅游产品;6、以中缅、中越、中老边境及相应奇异风光为主的边境旅游产品;7、基于全省生物、考古、古生物资源,包括如:禄丰恐龙、李家山青铜文化和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的科考产品;8、基于登山、攀岩、雪山、冰川跋涉、漂流和热带雨林游等的探险旅游产品
三个旅游圈:1、云南省内旅游圈;2、中国西南旅游圈;3、国际旅游圈,把云南省和东南亚、南亚以及其他地区连接起来。

(4)重点项目分析
(5)结论
3.绩效分析
(1)阶段解读
1、云南省特殊的地理特点决定了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造成了旅游交通路线不便、住宿条件不佳、饮食不太合理、服务水平不高,这就影响了旅游经济的深度发展。

所以迫切需要建设现代化的旅游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硬件环境;
2、对云南旅游业的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支持。

这需要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全部参与,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筹融资格局;
3、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
4、创新旅游发展模式;
5、强化旅游人才的培养;
6、建设高效率的社会综合服务体系,彻底改善云南旅游业发展的软件环境. 所有为旅游服务的政府窗口单位,都应围绕大旅游、大产业、大服务的要求,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加强相互合作,协调一致地解决好云南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7、建立高水准的国际旅游促销体系. 鉴于今后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招徕国际游客,因此,必须建立融政府、企业、社会于一体,旅游、媒体相结合
的统一的旅游宣传促销体系,以加大对海外的宣传促销力度;
8、进一步强化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协调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旅游业发展与交通运输、商业、饮食业、环保等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需要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协调这些产业之间的关系,根据市场的变化与游客的需要在这些产业之间进行沟通,其他产业也要保证配合旅游业的发展,立起一种一宽松俱荣、一损俱损的依赖关系;
9、建设高关联的旅游区域经济合作体系,构筑国际、国内和省内三个层次的旅游经济合作框架,积极探索和创新合作机制,为云南与国内外实现旅游产品共享、联合促销、信息共享、打破地区壁垒和提升区域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
10、培育具有高竞争力的旅游企业体系. 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必须具有一批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因此要结合国有企业的改革,按照国际惯例推进云南旅游企业的整合,打造云南旅游业的龙头集团企业,促使专业性旅游集团的壮大发展,最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企业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