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题目血液

生理题目血液

第三章血液一、名词解释1.血浆 2. 血清 3.血浆晶体渗透压4等渗溶液 5.红细胞比容 6.血沉7.红细胞渗透脆性 8.生理性止血9.血液凝固 10.凝血因子11.纤维蛋白溶解 12.血型13.凝集原 14.红细胞叠连15.红细胞凝集二,填空题1.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是———。

2.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总数的正常值是———。

中性粒细胞占——%,嗜酸性粒细胞占——%,嗜碱性粒细胞占——%,淋巴细胞占——%、单核细胞占——%。

3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是———和———。

4·正常人的红细胞比容,男性为———,女性为———。

5·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和———,成熟因子主要是———和———。

6·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可导致———贫血。

7.正常成年人红细胞数,女性为———,男性为———。

血红蛋白含量女性为———,男性为———。

8·血型是依据———凝集原的类型而定的,临床上最重要的是。

———血型系统。

9.红细胞膜含A凝集原者,其血型可能为———型或———型。

10·输血原则是———。

ABO血型系统的输受关系是———、———和———。

1 l·把红细胞放在1.9%的尿素溶液中红细胞会———。

12·调节红细胞生成的激素主要有———和———。

13-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衰老的红细胞主要被———吞噬破坏。

14.白细胞中主要通过吞噬病原菌发挥作用的是———和———,能释放组胺的是———,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是———。

15·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包括———、———、———、———、———和———。

16·启动内源性凝血的因子为———,启动外源性凝血的因子为———。

17·正常成人血量约为自身体重的———%。

60kg体重的人的血量约为———L。

18.一次失血量在———ml以下,而不超过全身血量的———%时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19·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成正比。

20·Rh血型系统中红细胞上有Rh因子为———,无Rh因子为———。

三、选择题(一)A型题l-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表面凝集素的类型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2·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入血型为A.A型 B B型 c.O型 D.AB型 E.B亚型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A.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 B.蛋白质和铁缺乏 C.铁缺乏 D.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E.雄激素缺乏4.一个体重为60kg的人,其血量约为A.3000ml B.4800ml C.6000nd D.7000ml E.8000ml5.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球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白蛋白 D.血红蛋白 E.晶体物质6.若将红细胞置于O.35%的NaCl溶液中,将会出现如下哪种现象A.红细胞叠连 B.红细胞破裂溶血 C.红细胞皱缩 D.红细胞凝集 E.血沉加快7.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是A.因子Ⅻ B.因子Ⅲ C.凝血酶原 D.Ca2+ E.PF38.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A.红细胞比容增大 B.红细胞比容减小 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 D.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E.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9.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A.蛋白质 B.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C.组织激活物 D激肽释放酶 E尿激酶10.关于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可塑性,可通过较细的毛细血管 B.在血浆中具有悬浮稳定性 C.具有一定的脆性,衰老时脆性减小 D.对02和cO2的通透性较大 E.尿素可自由透入红细胞11.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A.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百分比 B.在血液中占的重量百分比 c.在血浆中所占容积百分比D.与血管容量的百分比 E.在血清中所占容积百分比12.某人的红细胞在标准A型血清中出现凝集现象,而在标准B型血清中未凝集,该人的血型是A.B型 B.A型 C.0型 D.AB型 E.无法判断13.下列对白细胞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性粒细胞可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吞噬和破坏入侵的细菌B.嗜碱性粒细胞能释放组胺,与过敏反应有关 C.嗜酸性粒细胞可通过免疫反应损伤蠕虫D.淋巴细胞是机体内的主要免疫细胞E.T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B淋巴细胞则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14.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A.7.0~7 .15 B.6.35~6. 45 C.7.35~7.45 D.7.65—7.75 E.8.35—8.4515·血浆蛋白浓度下降时,引起水肿的原因是A.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下降D.淋巴回流量增加 E.毛细血管血压下降16·我国健康成年入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A.40%一60%B.40%一50%C.50%一70% D.60%一70%E.30%一50%17·下面哪种白细胞参与体液免疫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T淋巴细胞 D.B 淋巴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18·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在下列哪个器官合成A.肝 B.脾 C.肾 D.脑 E.骨髓19.纤溶系统不包括下列哪项A.纤溶酶原 B.纤溶酶 c.纤溶酶原激活物 D.纤溶抑制物 E.凝血酶原20·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O型血可少量、缓慢输给其他血型者 B·ABO血型相符者输血前仍需做交叉配血C·Rh阳性者可接受Rh阴性的血液 D·AB型者可少量、缓慢接受其他型血E.父母的血可直接输给子女(二)B型题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 组织液 E.血浆1.内环境是指2体液包括3.红细胞的内环境是指A.聚集 B.粘着 C.叠连 D.凝集 E.凝固4·A型血红细胞与B型血血清相遇时,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5·组织破损时,创面上血液发生的变化是6·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时,红细胞出现A.球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白蛋白 D.血红蛋白 E.NaCI7·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8.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9.与氧气运输有关的主要成分是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红细胞lO.上述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11能释放组胺和肝素的是12.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密切的是A.铁和蛋白质 B.内因子 C.维生素K D.维生素B12和叶酸 E.促红细胞生成素13.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是 14。

幼红细胞发育成熟的辅酶是15.促进红系祖细胞分化增殖的是(三)C型题A.血浆胶体渗透压 B.血浆晶体渗透压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1.对于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2.对于维持血细胞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3.与血浆白蛋白浓度密切相关的是A交叉配血实验 B.红细胞上凝集原的有元和类别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4.血型划分的依据是 5.输血时主要的依据是6.凝血功能判定的依据是A.红细胞数目 B.血红蛋白含量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7.与全血的粘滞性有关的主要是8.与血浆的粘滞性有关的主要是A.A型 B.B型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9.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也凝集,此人血型为10.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不凝集,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也不凝集,此人血型为A.A凝集原 B.B凝集原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11.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的凝集原是12.AB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的凝集原是13.A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的凝集原是(四)x型题1.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A.红细胞脆性增加 B.红细胞比容减小 c.血浆白蛋白含量减少D.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E.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多2.下列有关白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白细胞一般呈双凹圆盘形 B.细胞无核 c.无粒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D.总数在剧烈运动时可明显升高 E.总数为(100~300)×109/L3.以下所述血液正常值,正确的是A.成年男子红细胞为(4.O~5.5)×109/L L B.成年女子红细胞为(2.6~3.61×109/L.c.成年女子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10~150g) 109/L D.成年男子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g/LE.成年入白细胞总数为(4.O—lO.0)×109/L4.血小板的基本生理功能有A.参与生理性止血 B.参与血液凝固 c.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D.参与物质运输E.参与免疫功能5.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的因素有A.血浆中白蛋白的含量 B.血浆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 c.血浆ca2+浓度D.血浆O2和c02浓度 E血浆胶体渗透压6.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子是A.维生素B12 B.维生素K C.Fe2 D.维生素E E.叶酸7.血液的功能有A.运输功能 B.缓冲功能 c.参与机体免疫 D.参与生理止血 E.参与机体功能调节8.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A.缺乏纤维蛋白原 B.缺乏电解质 c.缺乏某些凝血因子D.缺乏激素E.缺乏葡萄糖9.下面有关中性粒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血液中数目最多的白细胞 B.有吞噬作用 c.对细菌产物的趋化作用敏感D.含有溶酶体 E.可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10.正常人血浆中主要的抗凝物质是A.抗凝血酶Ⅲ B组织激活物 C.肝素 D.枸橼酸盐 E.因子Ⅲ11.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A.悬浮稳定性 B.渗透脆性 c.形态可塑性 D.膜的通透性 E.吞噬特性12.以下有关血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0型血的血清中含抗A、抗B凝集素 B.红细胞膜上含有A、B凝集原者称0型血c.B型血的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D.红细胞膜上只含有A凝集原者称A型血E.A型血的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13.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有A.5%葡萄糖 B.10%葡萄糖c,10%尿素 D.O.9%NaCl E.9%NaCl14.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是A.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少量输血 B.纤溶酶原被激活 c.凝血酶的激活D.纤维蛋白的生成 E.纤维蛋白的降解15.参与红细胞生成调节的重要因素有A.促红细胞生成素B.雄性激素C.雌激素 D.加压素 E.肾上腺素16.促凝因素有A.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 B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温度c.增加表面粗糙度 D.向血液中加草酸盐E.注射肝素17.B型Rh阳性人的血液,可输给A.A型Rh阴性血的人 B.B型Rh阳性血的人 c.A 型Rh阴性血的人D.AB型Rh阳性血的人 E.0型Rh阳性血的入18.下列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判定与应用,正确的是A.主侧不凝,次侧凝,可缓慢、少量输血 B.主侧有凝集反应,不能输血c.主侧、次侧均无凝集反应,可以输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