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前研一《思考的技术》-读后感ppt课件
大前研一《思考的技术》-读后感ppt课件
思考的技术
-培养卓越竞争力的思考路径
《思考的技术》简介
销量反映质量:上市十周销售突破20万册,连续8周 蝉联日本各大畅销书榜榜首。中文版畅销6万册,稳居
当当、卓越管理类前10名!
鲜明的观点: • 懒于求知的人没有生存空间。 • 想安然度过这个激变的进代,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既
有的思维模式。
告诉学习思考路径的know-how,帮助将既有的老旧 思考路径(依据过去经验法则,过去成功经验),切 换到新的思考路径(逻辑思考)
事实上在许多个案中,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而其他的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现象,没有找到真 正原因,抱着全方位努力的想法是错误的。
麦肯锡:不要把整个海洋煮沸
面对问题时,只要对所搜集的资料做到某种程度的分析,的确隐隐约约就可以看到结论。但即 使如此,在导出结论之前,还是必须到现场实证一番,让自己有十足的把握确定“这个结论绝对 没错”。
不能作为解决 对策的就不是 结论
简单的不加深入思考的解决对策,很容易被误认为结论。 案例:某服装行业客户以提升店效、提高销售额为战略目标
[2020/4/2]
7
科学的思考
似。
30岁,从0开始,抛弃原有专业,挑战新的生活。
经营分析思维逻辑:分析客户提供数据、业界数据,提出假设,收集分析证据, 得出结论。
一次给出十个建议,不但没有一位社长可以做到,也没有一位社长可以能把其中一项做 到完美无缺。但如果只提一个或两个建议,大部分社长都能做得不错。
不但提出建议方案,还要有更多细节的的计划,如执行企划书、预算书、负责人选等等, 也会一并提案。
有事实为 以大量的资料以及累计的事实为根基,导出敏锐的结论,向客户提出建议,绝对让客户 证的建议, 信服。
[2020/4/2]
3
本书结构
前言 思考力差距化的时代 第一章 切换思考路径 第二章 逻辑打动人心 第三章 洞悉本质的过程 第四章 非线性思考的建议 第五章 让构想大量涌现 第六章 解读五年后的商机 第七章 开拓者的思维
[2020/4/2]
4
前言:思考力决定成就的时代
自1980年代中期开始了新经济,是一块“看不见的大陆”,看不见的新大陆涵 盖了四个空间:
[2020/4/2]
6
向麦肯锡学习逻辑思维---通过逻辑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不要把假设和 结论混为一谈
认清原因与现 象的不同
全方位努力的 想法是错的
绝对必要的实 地验证过程
顾问的工作,从分析数据开始,然后再以分析结果为基础进行思考。
分析数据后整理出来的资料,只不过是假设,但很多人都把这些假设当成结论了,忽略了从搜 集资料,印证假设到导出真正结论过程中的逻辑思考。
[2020/4/2]
8
本书架构
前言 思考力差距化的时代 第一章 切换思考路径 第二章 逻辑打动人心 第三章 洞悉本质的过程 第四章 非线性思考的建议 第五章 让构想大量涌现 第六章 解读五年后的商机 第七章 开拓者的思维
[2020/4/2]
9
说服别人的逻辑构成法----通过逻辑思维让人采纳建议
一个建议 就够了
魅力无穷 报告大量的使用:标杆案例、行业通常做法
提案的必 要及充分
条件
一开始就 提出整体
结论
必要条件就是“必须这么做”,充分条件则是“这么做会更好”。为了让客户采纳我们 的建议,这两种条件都是要具备的。
提案的成功执行,往往会留下感情问题,为了要看到成果,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人的情绪 问题,而人的感情问题有时候不是用逻辑就可以解释的。
解决问题的思考训练---常给自己一个题目,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大前研一解决问题的思考训练:
利用早晨上班途中进行思维训练,例如:看到垂吊式车厢广告,就以广告为题目,思考如 果这家广告公司社长要我协助他们提高业绩,我应当怎么做?
“如果你的职级比现在高两级,你会怎么做”。再思考一下”为何我们公司不这样做?”
延续旧世界的“实体经济”空间 现金流、信息流自由流通的“无国界经济”空间 各种通讯技术产生的“数字经济”空间 由倍数资金流动产生的“倍数经济”空间
在新经济中,旧的总体经济学完全不适用,旧的企业经营手法也不管用。 思考力差距产生收入差距 懒于求知的人没有生存空间
[2020/4/2]
5
本书架构
前言 思考力差距化的时代 第一章 转换思路 第二章 逻辑打动人心 第三章 洞悉本质的过程 第四章 非线性思考的建议 第五章 让构想大量涌现 第六章 解读五年后的商机 第七章 开拓者的思维
[2020/4/2]
2
大前研一
日本著名企业策略家及经济评论家 《专业主义》《新企业战略》《差异化经营》《思考型管理》《数字化商 业模式》《创意的构想》《看不见的大陆》《再启动》《低智商的社会》 《真实的日本》
日本早稻田大学应用化学系毕业,东京工业大学核工硕士、麻省理工学院 核工博士。
1970年至1972年,任职日立制作所核能开发部工程师。
1972年始,加入麦肯锡顾问公司,1979年升任为该公司日本分公司总经理, 1981年担任该公司董事,1995年离职。其后曾先后担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 授、大前协会董事、创业家学校创办人。
《金融时报》描述大前研一:“坦率无忌型名人非常稀缺的国度里的一个 名人。当绝大部分日本人还在小心翼翼不敢冒犯别人时,大前研一却是生 硬率直,有时还单刀直入般地粗鲁……他还是日本仅有的一位极为成功的 管理学宗师。”
案例:和服行业并未衰退,而是需要新颖的设计
从假设到结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发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但大部分人只看到现 象,却看不到产生问题的原因。
不找出真正原因,就别期望能够解决问题。所以,最重要的是思考“在各种现象中,如何找真 正的原因”。
案例:重庆某地产客户核心高管缺失,导致管理难以运转
当脑子习惯系考后,思考速度自然会加快,于是可以从每天完成一个题目,进步到每隔一 个车站都可以思考一个题目;看到一个不同的广告,马上就提出假设,然后思索该收集什 么资料,该怎么做分析等等,通过训练自己的脑子,可以立即将解决问题的所有过程组合 起来。
由于每天反复做这种训练,所以面对大部分问题,大概只需要三分钟,大前研一就可以把 解决问题的步骤、过程组合起来。现在客户只要讲一句话,他的脑中就会浮现一条通往解 决对策的具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