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1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2口述历史访谈:一位准备完善的访谈者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并且以录音或录影的方式记录彼此的
问答。
口述历史性质:口述历史是个人化的历史。
1包括口述历史在内的个人化历史描述正日益成为一种新的历史描述倾向。
原因:政治环境趋好,文化建设的需要,技术进步的产物,新中国的创立者“人到老年”。
2无论是官方身份还是民间身份的口述历史者,在对历史进行描述和考证时,都更加
注重场景和细节。
原因:囿于个人视野和角度,记忆所限。
3
3
2
2
1
2
3口语化,口述历史的语言要求“口语第一”原则(不能用现成的语法来
规范或套用口述历史的语言,达意即可)
4口述历史语言的规范化问题,信达雅
5“为读者着想原则”
拟定口述提纲的目的和作用:提示,引导,便利,确定方向
拟定口述提纲的原则:引导,细化,协商,合理想象
口述历史写作中的道德问题:“不一定发表”原则;“抢救第一”原则;保藏原则;行业规范;权利法律;遵守《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口述历史意义:“另一只眼”看历史;“活的历史”;口述史使历史描述趋于多元化;口述史是“非
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赋予民众话语权。
来源网络
文革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以人物为中心,顺带讲事件
特点和意义:挽救了一批活史料,搜集史料比较全,写作过程比较严谨
问题:与回忆录混淆;视角单一;情感色彩单一;缺乏深度研究
怎么写:1充分发挥口述史来源广泛,多样的特点(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
2发挥口述史研究者与口述者互动性强的特点
3充分发挥口述史料与文献史料互相印证的特点
近现代口述史中问题与改进:难以口述公正;不应受政治或党派的过多影响;实事求是;抢救性原则;热点,难点;口述不等于口述史
美国口述历史协会的原则与标准
执行口述历史访谈的人:批判探索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