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立体裁剪培训课件

服装立体裁剪培训课件


打板专家对新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合格后方能正
式上岗。
三、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
• 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同为服装结构设计 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 渗透。
立体裁剪——-平面纸样——成衣生产 比例法裁剪——比例公式 —— 大量裁剪 经验的总结和人体体型的分析 原型法裁剪——原型——大量立体裁剪 原型结构的分析归纳
四、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1、基本确定 服装的款式
四、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2、根据穿着者的体型选择人台,必要时适 当地补正人台
四、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3、以坯布或面料为材料,以剪刀和大头针为工 具,在人台或人体上边裁边做,进行服装的初步 造型。
四、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4、用铅笔或胶带进行标点描线,将初步造型完 成的服装衣片结构加以记录。
四、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5、进行平面布样整理,并用大头针假缝, 使服装基本成型。
四、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6、在人台或人体上试样,审视服装的造型以及 合体性,加以调整修改 。
四、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7、划样、裁剪、缝制
五、如何学习立体裁剪
• 1、“初步造型” 中运用立裁操作技巧 • 2、注重平面的纸样和假缝成型步骤 • 3、注意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知识的结合和
• 圆片面料包裹填充料,整理造型,抽紧缝 线。
• 半球型的针插手工暗缝于底板之上。完成
工具篇
• 四、人台的修正 • 1、需要补正的三种情况:
• (1)人体的一个关键部位或多个关键部位的尺寸 与人台的偏差较大。
• (2)人体的局部体型形态与人台的相应部位形态 有较大的偏差。
• (3)服装成品中需要在局部加装辅助衬垫用品时, 事先要将衬垫用品加装于人台之上。
7、臀围线的贴置
• 臀围线为距腰围18— 20厘米臀围丰满处水 平一周。臀腰距的测 定以腰臀前侧处或后 侧处为准。
8、前后中心线位置的校定
• 校定初设的前后中 心线在胸围线处、 腰围线处和臀围线 处是否左右对称。 校正调整后,粘贴 完成前后中心线。
9、颈圈线的贴置
• 颈根围处一周。
10、肩线的贴置
或必要的结构线,在人体模型上标记出来。
(1)标记部位 基准线的标记部位有横向标记线、纵向标记
线、弧向标记线等。 纵向标记线共8条标记线。 横向标记线共5条标记线。 弧线标记线共3条标记线。
• 纵向标记线:前中心、后中线、侧缝线(2 条)、前公主线(2条)、后公主线(2条)
• 横向标记线:肩线(2条)、胸围线、腰围 线、臀围线
• 自颈侧点至肩点为肩 线。
11、侧缝线的贴置
• 袖窿最底点处稍偏 后作铅垂线。侧缝 线应和肩线连贯贴 置。
12、前公主线的贴置
• 自肩线的中点附近 自然过BP点,与腰 围线、臀围线相交 时,应考虑到整体 的均衡与美感。
13、后公主线的贴置
• 自肩点的中点附近 自然过肩胛骨点。 与腰围线、臀围线 相交时,应考虑到 整体的均衡与美感。
• 弧线标记线:颈圈线、袖窿线(2条)
• (2)标记线贴制步骤
1、前中心线的预置:
• 目测确定颈根围前 中心点位置 (FNP),自FNP 点悬吊铅垂线。
2、前中心线预制记录:
• 以大头针沿铅垂线 斜向插入人台,一 般在FNP、胸围、 腰围、臀围、底边 处插针即可。腰部 处插针应先将垂线 垂直人台表面压下 贴合。
造型兴起。
二、立体裁剪的历史与发展及在我国的运用
• 18世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洛可可服装风格的确立,强调了三围
差别注重立体效果的立体型服装。
设计师 维奥内特
第一个使用人台的设计师 第一个用斜裁创造了袒胸露背式夜礼服 第一个定织双幅宽的皱绸,幅宽144。
日本对立体裁剪技术及相关行业的重视,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重视人体体形普测 • 2.重视人台工业 • 3.服装院校重视立体裁剪课程 • 4.重视企业员工立裁技术的职业培训
法、斜向固定法 • 2、重叠别合法 • 3、对别法 • 4、藏针法
针的方向一致
针与针的间距 均匀
立体裁剪又称服装结构立体构成,是一种充 分地、科学地把握人体结构基础的服装造型手法, 它是用与面料相接近的坯布,直接在人体或人体模 型上进行服装款式造型设计,最终将设计意图以三 维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一种裁剪方法。
掌握立体裁剪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
• 1、实现绝妙构思的快捷途径 • 2、有助于启发灵感,大大开阔设计思路 • 3、深刻地理解平面裁剪的技术原理 • 4、丰富自己的裁剪技术本领。
二、立体裁剪的历史与发展及在我国的运用 • 历史与发展
• 原始社会 •
兽皮、树皮、树叶 兽筋、皮条、树藤
二、立体裁剪的历史与发展及在我国的运用
• 13世纪 • 欧洲服装开始注意和谐的整体效果,在
服装上表现为三维造型意识。
二、立体裁剪的历史与发展及在我国的运用
• 15世纪 • 哥特时期耸胸、卡腰、蓬松、裙身立体
基础篇
• (一)基础标示线的贴制
• (二)基础针法的练习 • (三)上装原型的立体裁剪 • (四)下装原型的立体裁剪 • (五)原型纸样分析 • (六)上装省道转移(3款案例) • (七)下装省道转移(2款案例) • (八)领子的立体裁剪(4款案例) • (九)袖子的立体裁剪(4款案例)
绪论篇
• 一、什么是立体裁剪
结构线。(粘带颜色与人台颜色有较大的 反差)
• (七)大头针
• 用以固定布料和人台、布料与布料以及 假缝试衣补正。
• (八)针插

插别大头针的,在操作时一般戴在手
腕或手掌处,方便大头针随时取放。
• (九)熨斗、烫台
• (十)服装裁剪专用绘制纸样的主要工具
工具篇
• 二、针插的制作 • 1、材料准备:布料、硬纸板、橡筋、花边、
填充料。
2、制作步骤
• (1)手工或机器缝纫,将小圆片面料的边 缘抽缩。
• (2)抽紧小圆片边缘缝线,将硬纸板包于 其中。将花边手工或机器缝纫抽缩。
• (3)缝纫橡筋包布、翻正、并将橡筋穿于 其中。
• (4)橡筋的两端缝于针插底板上。
• (5)花边均匀地缝纫于针插底板的边缘
• (6)缩大圆片面料的边缘,将填充料整理 成半球型。
• (4)对工厂纸样技术人员的培训不重视,大部分打 版师不具备立体裁剪技术。
立体裁剪在产业中的应用 ——中国的外资企业

工厂的样板制作以立体裁剪为主

立体裁剪用的人台是从日本运来的,有净体
人台,也有加放余量的工业用人台,符合产品的
规格要求。

打板人员是从国内高校招收的服装专业毕业
生,要求有较好的立体裁剪技术,由日本派来的
转化互通。 • 4、分析立体裁剪的纸样,将立体裁剪的结
果转化平面裁剪的知识积累。
工具篇
• 一、立体裁剪所需的工具 • (一)人台 试衣用人台、 展示用人台、立体裁剪专用人台
• 1、立裁专用人台的材料 • 内部是发泡性材料,便于大头针刺插固定。 • (展示用人台内部为硬质材料,不适宜立裁操作)
• 2、立裁专用人台的体型特征 • 人体体型为依据,但不完全等同于人体
体型。(胸部造型、肩胛骨造型不凸显)
• 地域性差异:不同的地域国家有基于自 己国家人群人体体型特征而研制开发的立 裁人台。
• 3、立裁人台的分类
• 根据性别体型特征分:女体人台、男体 人台和童装人台。
• 以胸围尺寸分:净体尺寸人台和加放松 量人台。(80、84、88、92)
• 根据人台的形态分:半身人台、下身人 台、全身人台等。
我国立裁与日本的差距
• (1)我国人体普测工作比较落后,现有的国家标准 系列是1992年人体普测制定的,其间我国人体体 形已发生变化。
• (2)人台工业十分落后,人台与人体明显不符,品 种不多,品质与日本差距大。
• (3)立体裁剪教学在服装院校中虽已开展多年,但 尚处初级阶段,用立体裁剪为服装产业服务的教 学内容不突出。
3、后中心线的预置
• 目测估计颈根围的 后中心点(BNP) 位置。自BNP点悬 吊铅垂线。
4、胸围线的预置
• 胸围线为通过胸乳 部最高点(BP)水 平一周。
• 两个要素: • BP点位置 • 水平
5、胸围线的贴制
• 取用贴带,沿大头 针位置贴置胸围线。
6、腰围线的贴置
• 腰围线为 腰部最细 处水平一周。腰部 最细处的确定以后 腰中心最凹处为准。 保证水平的方法如 胸围线的贴置。
14、对称贴置其余的线条
• 对称贴置人台左侧 的前公主线、后公 主线、肩线、侧缝 线。
15、校正人台标识线
基础篇
• 二、基础针法的练习 • (一)大头针的作用 • 1、固定胚布与人台 • 2、固定胚布与胚布
• (二)针法
• 1、胚布与人台的固 定针法
• 从受力的方向插入 1/3针身即可。
• 2、胚布与胚布固定的针法 • 1、盖叠别合法:垂直固定法、水平固定
• 4、立裁人台的选择 • A、初学着选用净体尺寸人台
• B、根据胸围尺寸选择,靠档原则为“靠小 不靠大”。
• C、选择与服装穿着者体型特征相符的人台。
• (二)手臂模型 • 在进行袖型立裁时 • 必需的辅助工具。
• (三)白坯布 • (四)记号笔 • (五)剪刀(小号) • (六)粘带 • 用以贴制人台标识线以及记录胚布造型
服装立体裁剪
前言
• 一、绪论篇 • 二、工具篇 • 三、基础篇 • 四、技巧篇
绪论篇
• (一)什么是立体裁剪 • (二)立体裁剪的发展历史以及在我国的
运用 • (三)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 • (四)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 (五)如何学习立体裁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