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师童占香年级高二科目语文授课时间2014年11月19日
课题《陈情表》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授课类型公开课
一、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一年级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从朱自清的《匆匆》、《春》,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
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二、教材分析
《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两“表”之一,是一篇经典篇目,让学生在阅读中正确断句,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出属于自己的感悟,是设计《陈情表》教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文的主旨,是向皇帝申诉自己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境况,申诉暂时不能应召为官的苦衷。
因而申诉什么、如何申诉就成了文章的重点。
本文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令人读之怅然。
教学中要把握这个写作特点,加强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心绪、感受、愿望等。
另外,本文说理逻辑性很强,可通过理清文章的思路来进行体会,并注意文章前后内容的照应,注意整体把握,读出层次,读出感情。
最后落实到文本来看“孝”字,联系现实谈“孝”字,吸纳文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及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3、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教学难点: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五、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讨论点拨法
六、教学媒体:PPT课件音频朗读
七、教学策略设计:以表格的形式设计教案,对学生、教师各自任务、作用的明确规定。
八、教学过程设计:
九、板书设计
陈情于理、寓理于情
陈情:身世孤苦祖母情深似海供养无主孝情
沐浴清化过蒙拔擢圣朝恩重如山忠情情理:祖母病笃尽孝日短(情)
孝治天下尽忠日长(理)请求:先尽孝后尽忠
十、作业设计
1、搜集忠孝方面的典故。
2、忠孝真的不能两全吗?你是怎么看待忠和孝的?(辅导课重点考查内容)
十一、教学反思
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精神道德严重滑坡的今天,重提忠孝,对独生子女这些“新新人类”来说,仍有现实借鉴的意义。
所以我在教案设计时,紧紧结合课文内容打亲情牌,巧妙渗透亲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和学习讨论,唤起了学生的亲情意识,许多学生通过日记和博客反思自己过去对双亲的言行,愧疚意识溢于言表,让人倍感欣慰。
这是教案体现出的人文性最为成功的一面。
不过,毕竟是古文,古文知识积累相当重要。
在教案设计时,除了朗读背诵突出外,对古文言知识的检查落实稍感不足,这一点,在辅导课安排的测验中已经表现了出来。
另外,古文背诵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学生都有畏难情绪。
我发现解决的较好的方法是:一要逐段推
进,通过默写检查落实;二教师示范背诵能消除学生背诵的畏难情绪三奖励背诵也富有成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