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标签拣货技术

电子标签拣货技术

电子标签拣货技术电子标签两种应用方式的特点一、电子标签拣货系统CAPS(ColllPuterAssistedPiekingSys-tem),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标签进行出库品种和数量的指示,从而代替传统的纸张拣货单,提高拣货效率。

电子标签在实际使用中,主要有两种方式—DPS和DAS。

(一)DPS(DigitalPiekingSystem)方式就是利用电子标签实现摘果法出库。

首先要在仓库管理中实现库位、品种与电子标签对应。

出库时,出库信息通过系统处理并传到相应库位的电子标签上,显示出该库位存放货品需出库的数量,同时发出光、声音信号,指示拣货员完成作业。

DPS使拣货员无需费时去寻找库位和核对商品,只需核对拣货数量,因此在提高拣货速度、准确率的同时,还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

采用DPS时可设置多个拣货区,_以进一步提高拣货速度。

DPS一般要求每一品种均配置电子标签,对很多企业来说,投资较大。

因此,可采用2种方式来降低系统投资。

一种是采用可多屏显示的电子标签,用一只电子标签实现多个货品的指示;另一种是采用DPS加人工拣货的方式:对出库频率最高的20%一30%产品(约占出库量50%一80%),采用DPS方式以提高拣货效率:对其他出库频率不高的产品,仍使用纸张的拣货单。

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在确保拣货效率改善的同时,可有效节省投资。

摘果式拣货方法流程摘取式电子标签系统广泛应用于零售、医药、电商等行业的拆零商品拣选作业中,比如九州通集团的旗下全部二级配送中心、华润万家、京东商城等;部分企业也开始用于整箱拣选,比如武商量贩。

(二)DAS(DigitalAssortingSys-tem)方式是另一种常见的电子标签应用方式,即利用电子标签实现播种法出库。

播种法是将成批的出库订单一次性汇总出库,再按客户进行二次分拣的出库方法。

用传统的纸张分拣单,一次作业的客户超过数十家后,作业速度和准确率就会大幅下降。

DAS通过为每一客户分别设置电子标签而代替分拣单。

分拣时,DAs系统接收需分拣品种的信息,对应客户位置的电子标签就会发出光、声音讯号,并显示出应分拣数量,分拣员根据这些信息可快速进行分拣作业。

同DPs一样,DAS也可多区作业,提高效率。

电子标签用于物流配送,能有效提高出库效率,并适应各种苛刻的作业要求,尤其在零散货品配送中有绝对优势,在连锁配送、药品流通场合以及冷冻品、月及装、服饰、音像制品物流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而DPS和DAS是电子标签针对不同物流环境的灵活运用。

一般来说,DPS适合多品种、短交货期、高准确率、大业务量的情况:而DAS较适合品种集中、多客户的情况。

无论DPS还是DAS,都具有极高的效率。

据统计,采用电子标签拣货系统可使拣货速度至少提高一倍,准确率提高10倍。

另外我们还可使用计算机软件对所有未处理订单进行自动分析,把重合度高的货物自动提示选择使用撒播式分拣,对重合度低的可以通过摘果式拣货。

撒播式拣货方法的流程播种式系统通常在对象固定、商品受订频次高或是商品的相似性大、商品储位经常移动的情况中使用。

播种式电子标签系统广泛零售行业直通作业中,比如华润万家、武商量贩、京客隆的直通商品作业都是采用播种式电子标签系统。

此外电商行业开始采用的Re-bin WALL技术也是一种衍生的播种式电子标签系统。

电子标签拣货的优化首先我们可以把库房或者分拣区划分成几个区域,各个区域可以同时进行拣货或者分拣,互不影响。

这样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可以按照区域划分成几个小组,各个小组在自己的区域内进行单独工作。

这样就能实现工作组之间的并发运行。

然后在每个区域中,我们可以通过电子标签的字母位来显示不同的执行单,从而达到同一个区域的并发操作。

例如,我们同时要播种三种物品,我们先对三种物品进行A、B、C编号,然后操作电子标签控制计算机把三个物品的撒播信息按顺序发送给电子标签,撒播人员带着三种货物来到某个撒播位置前,按照电子标签的LED提示进行操作,比如提示A0005就把品5个投递到该储位,投递完成后按完成键确认,如果该位置还需投递B物品,那么LED马上显示B0009,工作人员按提示接着投递B物品,投递完成后按完成键确认,如果该位置还需投递C物品,那么LED马上显示C0002,工作人员按提示继续投递C物品,如果没有投递信息了,LED就不再显示。

这样就实现了工作人员三张订单同时执行的并发操作,大大提高了撒播的效率。

同理,我们可以在摘果式拣货方式中采用同样的方法来操作。

➢主流电子标签系统的不足及改进思路从业内经验来看,DPS系统上线后,确实提高了拣选的效率与准确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整体作业能力。

在系统成功上线的同时,也带来了三个新的问题。

一是由于实现无纸化拣选,对员工的工作量与工作差错无法统计到人,只能以小组工作的区域作为统计区域,这在一些程度上形成了平均主义;二是由于工作任务无法精确到人,工作人员被限制在固定的作业区域,为任务的灵活调度安排带来了困难,不能实时支持任务繁忙的区域;三是由于传统的电子标签拣货系统在一个区域内每次只能支持一个拣货任务,无法实现多任务并行作业,不能实现任务的合理分配。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DPS使用的效果。

鉴于此,为解决拣选任务分布的不均衡带来的整体效率不高的问题,实现合理自由调动拣选人员与追踪差错,充分挖掘电子标签拣货系统的应用潜力,设计了基于RFID自动识别技术的并行多色电子标签拣选系统。

在传统电子标签的基础上,将其指示灯颜色设计成多种,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拣货任务,同时利用RFID自动识别技术,将拣选任务与拣选人员进行随机绑定,追踪拣选人员,并将拣选人员的工作数量与质量进行精细统计。

系统实现后,DPS的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电子标签拣货技术的应用前景电子标签只是一种辅助拣货的工具,同时又是物流中心使用设备中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所以,对上尚来讲,要拓展服务范围,重点是增加与各行业集成商的合作。

比如和wMS系统等物流管理软件系统结合在一起推广。

我曾见过类似的应用,在堆垛机特别是箱式堆垛机两边的货架设置为一边是高位货架,另一边的上半部是高位货架,下半部则是流力式货架,堆垛机向流利式货架补货,利用流力式货架外面安装的电子标签显示拣货数t。

此外,一些用料箱或托盘进行单元化管理的制造工厂在出库环节也可通过少t的电子标签指示每次要拣货的数t。

这些做法主要适用于拣选t不大、作业空间有限的制造型企业。

目前国内对电子标签的使用主要集中在零售、医药等行业,竞争很激烈,但能看到的参与厂家不多,也就集中在4、5家之间。

通过这些合作伙伴,我们也能更多地满足客户在应用和产品方面的僻求。

此外,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也是竞争的关键所在。

不同行业的物流中心对电子标签有不同的使用需求,这要求我们不断研发新的电子标签产品进行满足。

上尚有一个基本架构,可以很快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设计。

以医药行业为例,最近几年医药行业蓬勃发展,对电子标签的功能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比如电子标签在一个储位显示多个批号;不仅能显示数字,还要能显示英文字母等。

电子标签拣选技术在生产企业的现场物料管理的应用:对于生产企业来讲,他们每天都会面对很多的仓库作业困难,其中最突出的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包装零散和一些体积很小(如电容、螺丝、电阻等)的零部件从常规库内配送到工位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仓库经理通常要不断向公司提出要求,希望能够将配送时间拉长、配送量增大,甚至增加人员和设备等。

而电子标签拣货系统以其特有的作业模式,改变了以往表单拣选、RF拣选所带来的需要人员判断、寻找。

难以优化路径等问题,采用先进的作业策略、柔性的作业方式,用灯亮的方法指导工人到相对应的货位上进行拣选,用LED所显示的数量来提醒作业人员应该拣选的数量。

由于电子标签拣货系统在实施时就已经优化了整个作业流程,所以作业人员会将更多的有效时间用于“拣选”而不是“走路”。

应用该系统可将物流中心的作业效率提高3-4倍,保证准确率在万分之二以内。

同时,电子标签拣货系统还可以解决以往仓库需要大量熟练工人的难题,大大提高了仓库的管理能力和效率,帮助企业节省物流作业的费用。

电子标签也正在成为生产线上的一项重要技术革新。

特别是在“柔性化生产”被提出后。

如何实现“柔性化”便成了众多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比如:如何让工人知道现在应该装什么零部件、装多少个等。

对此,不少企业采用了表单的方法,即在流水线生产开始的时候生成一张表单(可视作一个物料清单),随着制造所需的物料进入每个生产工位,再由工人按照表单上所记载的内容进行拣选和组装工作。

但这种生产解决方案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表单的成本比较大,信息传递不够实时,作业依靠熟练工,需要工人进行判断等,直接影响了生产的准确性和效率。

此后,很多企业还试图通过看板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即通过在每个工位上安装一个看板来显示组装信息。

但这种做法并没有改变需要人工判断、寻找物料的本质,无法真正解决准确性和效率问题。

而采用电子标签拣选系统后,当接到由生产管理系统(或其他系统)发出的信息后,相应工位上的提示灯会被点亮,提醒工人拣货的位置和数量;完成拣货后,工人拍灭确认键,电子标签系统自动将信息传递给上位系统。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现场装配作业的准确率和效率问题,而且可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上位系统工位上需要补货的时间,真正实现JIT(JUST lN TIME)。

四种拣货技术的比较结束语企业是否应导入电子标签,衡量方法比较简单,主要看三方面:一是服务时间要求,二是准确率要求,三是成本要求。

从成本角度来说,现阶段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电子标签的成本似乎要高很多,但市场竞争对服务时间和准确率不断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必须要平衡费用和效率间的关系,仅靠增加人力来满足需求一方面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长期的人工成本也是可观的。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电子标签在我国会有较大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