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程第一章
(三)创新思维
什么是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即创造性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它是 创造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高级的思维形式。通过这种思维, 人们可以在事物的现状和科学的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揭示 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性,形成新的认识结构, 并使认识超jLI_l现有水平,从而达到探索未知、创造新知 的境界。它是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
(二)创业与创新的相互作用
1.创新是创业的本质与源泉
2.创新的价值在于创业 3.创业推动并深化创新
第二节
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概述
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人们通过抽象、概 括,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内在的规律性联系,然后再依靠思维活动
(一)思维的概述
获得的概念、法则、理论,通过推理判断,进行间接反映,从而使人 的认识更加深刻。
— 编者
201新概述 第二节 创新思维
第一节
创新概述
MORE THEN 一、创新的定义
TEMPLATE
(二)创新社会学名词
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和条件,突破常规,
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 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式,旧的常规戒律。创新活动的核心是 “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 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四)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和参加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 2.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实现民族腾飞的需要 3.创新是提高人们认识能力和获得个性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
二、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一)创新与创业的联系
1.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推动着创新
2.创业从本质上体现创新的特质,创新是从无到有的实践 3.创新与创业两个范畴之问有着本质上的契合,内涵上的相互 包容和实践过程中的互动发展
创新思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它的运行中又有独特的思维活动程序和规律。 英国心理学家瓦拉斯研究了各种类型的创造经验,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论,反映了创新思 维的基本活动程序。
准备阶段
这是围绕问题,积累素材, 收集资料和前人对同类问题 的研究成果,理出问题头绪 的过程。
酝酿阶段
这是在积累一定知识经验的 基础上,在头脑中对问题和 资料进行周密细致的探索和 思考,力图找到解决问题的
于足够的知识经验对遇到的问题进行长期的高强度的思考,在一段百思不得其解之后,显意识的思考逐渐松弛,出现显意识的 “中断期”。
四、五色思维及其运用
人类的创新思维在个体层面上表现为人的认识与心智,在群体层面表现为社会的价值观、知识与意识形态。社会是松散 的有机体,而生物有机体是一个紧密结合的具体的整体。人类获取和使用信息的客观目的不是为了从抽象意义上消除其结构上
思维的特性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 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 反映。人们平常说的“考虑”“设 想”“预计”“深思熟虑”等都是思维 活动的表现形式。
• •
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什么是思维? 思维的种类
思维和语言
• • •
直观动作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二)思维的过程与基本形式
实现的,或者说是分析、综合过程的主要环节。
•
判断
• • •
分析与综合 比较与分类 抽象与概括
判断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在人头脑中 的反映,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
•
推理
推理是一种间接判断。它反映判断和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由一个或几
•
具体化与系统化
个相互联系的已知判断推m合乎逻辑的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程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前 言
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创新是一个
国家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业以其特有的魅力改变着一个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 轨迹,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创新与创业已经成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成为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日益重要的推动力。创新和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 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关系到振兴民族大业、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因此成为我国高等 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创新的基本定义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
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 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 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从本质上说,创新是创新思维蓝图的外化、 物化。
(三)创新经济学名词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 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并能获得一 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 二 ) 创新过程中的心理暗示作用很重要,心理暗示即创新的心理意向,它能有效地调动以非逻辑思维为主的右半脑的
功能,激发潜意识的信息重组,以促使非常规思维实现质的突破——顿悟或灵感的产生; (三)如果常规思维(逻辑思维)没有产生逻辑中断,则难以有突破性的创造成果的产生。
( 四 ) 由以上分析可初步勾画 出 科学创造中的创新思维过程的轮廓:科学创造始于问题,具有一定思维品质的主体借助
五色思维是指生命思维、批判思维、美学思维、 经济思维、设计思维。
(二)五色思维原理的运用
五色思维在实践中是如何协同运用的?以华为为例,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围绕客 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
创新思维的特征
•
首创性和新颖性
创新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一般思维相比,创新 思维最突出的特征是首创性和新颖性。
•
求异性和集中性
一个创新思维的全过程,往往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从集中 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因此,任何创新思维都离不开 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机结合。
二、创新思维的基本过程
思维的过程
思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表现为对作用 于人脑的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 具体化、系统化等过程。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它贯穿于人的整个思维活动之中,其他过程都是通过分析综合来
思维的基本形式
•
概念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的反映。在抽象与概括的基础 上,人脑中便形成各种不同的科学概念,概念组成判断,用判断进行 推理,形成科学原理法则,因人能正确认识和改造现实。
的不确定性,而在于实实在在增强白己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即增强功能上的有序性。
三象世界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协同,其中每一个小协同都由许多元素组成,而每个元素可存在若干个精神的、时空的、文 化的变量来决定其存在状态与运动状态。
世界的运动是精神、物质和符号世界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的状态。
(一)五色思维的构成
途径和方法的阶段。
三、创新思维方式的运行模式
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现者,他们为世界文明的形成和 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用智慧和精神实现了他们伟大的
发明、发现、创造。分析归纳他们作为创造发明之核心的创新
思维,可以总结m创新思维运行的一般模式(见图1-1)。值 得强调的是:
(一)创新思维的开始,首先是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创新性,其次在构思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时,也需要创新性,即创 新方案的拟定;
问题有可能得到 顺利解决的阶段
这时,事物间的各种联系和 关系意想不到地、闪电般地 联系起来,头脑似乎从“踏 破铁鞋无觅处”的困境中摆 脱出来,有一种“得来全不 费T夫”的感觉,并显示出极 大的创造性。
验证阶段
这是对新思想或新观念进 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其 趋于完善的阶段。这个过程 中,经过在理论和实践上的 多次反复论证和修改,无数 次地汰劣存优,使创造性活 动获得圆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