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浅议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作者:林雪君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2期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拥有的能力,能够用数学眼光看待实际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根本意义。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标志着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首先分析了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190-01
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数学知识,而不断的学习又会增强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1.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形成数学问题意识。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刚刚接触数学知识的他们缺乏问题意识,在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会逐渐加强,二者也是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由于数学思维的客观性、直观性、深刻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不仅了解事物的表面,还可以通过数学问题,看到事物的本质。
通过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养成面对事物就会应用数学思维的意识,判斷事物本质之间的联系。
通过数学思维的灵活性,锻炼学生的灵活思维,把握从整体或者部分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数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单纯的教学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缺乏用数学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而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则会让学生逐渐增强实践意识,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处在较低的水平上,对所学知识无法总结、归类,融会贯通,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是不利于他们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形成的。
教师需要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将知识在头脑中逐渐组织起完整的架构,形成知识体系。
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