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Collection商务必读 2012年3月237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策略-以同义互训词语分类应用为例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谢雯 王懿华摘 要:作为商务合同或者法律文件需要有着非常严谨的语言和用词,这就需要在使用同义词时要特别注意,本文主要探讨了商务英语合同中的同义互训词语的基本类别,它主要包含了显性同义互训、隐性同义互训,显性同义互训的有相对同义、换位同义和相关同义互训。
隐性互训主要包含语篇同义互训。
通过对这些同义互训词语的分析,以求在最大程度上完整并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本意。
关键词:商务英语 合同 同义互训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3(c)-237-021 语篇同义互训语篇同义互训则体现为一种更为隐蔽的语义关系,其不以短距离的词汇衔接纽带表达语义,出现的语境更加宽泛,不仅仅限制于同一句子中,还可能延伸到其他的句子甚至是整个语篇中,因此属于隐性同义互训。
通常以长距离的词汇衔接纽带构成语篇贯穿始终的线索,从而来实现语境的统一和语篇的连贯。
胡壮麟等也指出同义互训是一种体现语篇功能的方式,因为“经常同现的词汇也具有连句成篇的作用”。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相应的翻译方法。
例:Should the Seller fail to make delivery on time asstipulated in the Contract, except for the Force Majeure cases,the Buyer shall agree to postpone the delivery on the conditionthat the Seller agrees to pay a penalty which shall be deducted bythe paying bank from the payment under negotiation. The rate ofpenalty is charged at 0.5% of the total value of the contracted goodswhose delivery has been delayed .The total amount of penalty shallnot ,however ,exceed 5% of the total value of goods invovled in latedelivery .译文:除不可抗力外,如果卖方未按合同规定按时交货,买方应同意卖方在支付罚款的条件下延期交货,而罚金由付款行从议付款中直接扣除。
罚款率是迟交货物总价的0.5%,但不得超过货款总价的5%。
在这个语篇中我们发现仅有几百字中,频繁出现相同语义但是表达并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fail to make delivery ”,“postpone thedelivery ”,“delivery has been delayed ”,和“late delivery ”。
这些词语在空间位置上并不是特别相近,但是在语义关系上相互照应,在突出语篇的主题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迟交货物”,使各个部分有机地组合起来,从而完成了语篇的衔接连贯。
在翻译语篇同义互训词语时,最重要的是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与全文的连贯。
因此“fail to makedelivery ”,“postpone the delivery ”我们分别选择同义动词短语“未按时交货”、“延期交货”来翻译。
而后面两个同义互训短语的词性稍有不同,因此用“迟交货物”来翻译更符合汉语习惯。
“late delivery ”与前句中的“delivery has been delayed ”指称相互照应,翻译时可以采用省略法,仅用“货款总价”翻译“late delivery ”即可。
这样,译文在实现语篇功能的同时,又能达到语言流畅自然且不乏变化。
2 相对同义互训对于这类同义词的翻译,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以几个词项共同限定唯一的、确切的含义。
首先可以根据语境分析出各个词项的义项,再选取义项之间互相交叉的部分,这样就可以做到准确地传达原义了,如下例所示:例(1) This agreement or any part of this agreement shall not be assigned or transferred by either party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other party.原译:本协议或本协议中的任何一部分条款,任何一方在没有得到对方事先的书面同意之前,不得出让或转让给他人。
改译:任何一方在没有得到对方事先的书面同意之前不得将本协议或本协议中的任何一部分条款转让给他人。
例(2) Any dispute or controversy between the parties with respect to this Contract shall be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译文:本合同的任何纠纷应依法处理。
“dispute ”是一个多义词,根据《牛津英汉双解商务英语词典》,其义项包括“质疑”、“争论”、“辩论”和“纠纷”,而“controversy ”则包括“争论”、“辩论”和“纠纷”。
当它们组合为一个同义互训结构时,两个词项的义项会发生相交叉的情况,由此形成一个交集,包括“争论”、“辩论”和“纠纷”三个义项,而“质疑”这个义项就暂时被悬置(suspense)起来。
这时再根据词项出现的语境或上下文,从三个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进行翻译。
因此,这里的“dispute or controversy ”可以翻译为“纠纷”,这种翻译方法可以称为义项交叉法(acceptance intersection)。
同样,既然是相对同义,首先需要进行义项的分析。
”Assign ”包括“分配”、“指定”、“把什么归于某人”等义项,“transfer ”则包括“调动”、“转校”、“改变”、“迁移”等。
当然在进行义项分析时,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义项一一罗列,主要是要找到两个词项之间交叉的部分。
根据《牛津英汉双解商务英语词典》,“assign ”和“transfer ”两个词项存在一个义项交集,即“of fi cially arrange for sth to belong to sb else or for sb else to control sth ”,都可指将商品、财产或利益所有权合法出让、转让给他人。
由于在汉语中,出让和转让也是同义词,翻译时最好不要译为并列的词组,以免语义重复,因此可以将两个词项调整为一个词项,合译为“转让”即可。
可以看出,上述同义互训词的特点,即同义互训的词项之间存在一个义项的交集,换句话说,词项的意义是相容的,因此这类同义互训又可称为相容性(compatible)相对同义。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相对同义的同义互训词语处理方式都千篇一律,请看下例:例(3) The sellers shall be liable for any damage and loss of the 作者简介:谢雯(1966-) ,女,江西宜春人,硕士 ,副教授,副院长。
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Business Collection商务必读2382012年3月 goods attributable to the inadequate packing.原译:由于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缺损由买方负责。
改译:由于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害和损失由买方负责。
英语合同中语言中有重复用词的特点,使译文显得累赘、生涩,当译为汉语中可以省略,因此“damage and loss ”可以合并为“缺损”。
对于此,我们持否定态度。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类相对同义词与上述第一种情况略有不同。
第一种情况中,词项在语义上是相容的,整个语境强调的是词项之间概念的交集;而例(3)中,当两个词项被置于同一语境中的对应位置,形成同义互训结构时,词项却在语义上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突显的是二者的细微差别。
根据《牛津英汉双解商务英语词典》,“Damage ”主要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恶劣天气、海啸、碰撞、偷窃等外来原因造成的损坏、残损、损害,而“loss ”主要是金钱损失。
本质上讲,这个同义互训词语在上述语境中由于语义侧重点不同,语义便不能相容,由此形成另一类同义互训,即不相容性(compatible)相对同义。
由于这类同义互训词语主要突出的是各个词项之间的差异,因此翻译时需要运用分译法,将原文中的语义分别译出。
例(4)Party B shall not sell, distribute or promote the sales of any products competitive with or similar to the above commodity in Shanghai.译文:乙方不得在上海经销、分销或促销与上述商品相竞争或类似的产品。
例(5) The seller shall assume full responsibilities and be liable to the Buyer and shall compensate the Buyer for all lossed arising from going astray and/or the delay in the dispatch of the abovementioned documents.译文:买方应负责赔偿买方因卖方失寄或迟寄上述单据而遭受的一切损失。
例(5)中的“go astray ”和“delay ”分别是两种不同的情况,语义不相容,可以分译为“失寄或迟寄”。
例(4)中的同义互训词项“sell, distribute or promote ”都可以指“offer the product to customers ”。
但如果直译为“乙方不得在上海经销与上述商品相竞争或类似的产品”,表意却不严谨、不严密。
因为“sell ”一词语义比较概括、模糊,并没有指明具体以什么样的方式销售,而“distribute or promote ”正好从方式上对“sell ”的语义进行补充、说明,从而减少引起对合同内容的曲解或误解。
从以上分析看出,“sell, distribute or promote ”的义项是有区别的,语义上不能完全相容,因此翻译时,需要把词项的语义逐一译出,即“经销、分销和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