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羽毛球校本课程开发的

小学羽毛球校本课程开发的

小学羽毛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运用
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羽毛球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在我国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开展,因其趣味性强、健身功效大、易于开展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近年来,我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更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学校认识到要发展必须进行创新,必须努力探索符合校情的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和育人途径。

在学校领导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之后,一致决定根据“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原则开发羽毛球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好动、爱玩,特别喜欢运动。

学生喜欢用活动充实自己的童年生活,用活动反映对客观世界、自身生活的认识,用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兴趣爱好。

羽毛球运动正好利用了这一特点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2.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学校特色,要能促进学校文化的形成。

从1999年起,学校利用教师的资源,开设了羽毛球兴趣小组。

学生兴趣浓厚,运动水平日渐提高。

我校学生张瑜在2009年全国少儿羽毛球比赛中获得单打第二,双打第四的好成绩,许多学生曾多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得好名次。

3.羽毛球运动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是一项简易、高效,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

它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机能的良好手段,也是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陶冶情操的有效方法,通过锻炼和比赛,还能培养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优良的意志品质,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因此,“羽毛球活动进课堂”校本课程对学校的发展有三个方面作用,一是可以提升学校的特色;二是可以使教师形成课程意识与能力;三是学生可以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二、课题的界定
1、小学羽毛球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通过对课程的探索,满足学生对
课程多样性的需要,使学生全面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机能,形成拼搏精神,培养良好道德。

2、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

我们将有效利用现有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场地,加强羽毛球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各种以羽毛球为核心的活动,研究羽毛球有效教学的策略,开发利用好羽毛球课程资源。

三、研究目的
1、开发校本课程。

2、通过羽毛球活动有效实施策略的研究.
3、通过羽毛球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身体敏捷性,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4、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羽毛球专业素质,增强教育科研能力,创建和平小学体育教学特色。

四、理论依据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理论为方针,以《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为标准,《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五、研究原则
1、教育性原则: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

2、活动性原则: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以羽毛球为核心的各项活动。

3、趣味性原则:着眼兴趣、爱好,体现健康第一、快乐和谐思想。

4、灵活性原则:从实际出发,打破现有教材的局限性,选择具有健身、有趣的
体育训练内容,突出增强体魄,增进健康的实效性。

5、主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着眼每个学生能力、个性发展及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使开发、创造和加工的教材具有人性化。

六、研究内容
(一)、“我爱羽毛球”校本课程的开发
1、以我校羽毛球特色为内容编写出一套完整的校本教材,该教材以儿童的羽毛球运动为基础,结合其它各个学科,培养热爱生活、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具有初步爱国主义精神的儿童。

2、在体育课教学中普及羽毛球,每周4节体育课中安排2节羽毛球课。

在低段学生中普及羽毛球常识,开展趣味性羽毛球活动,渗透一些羽毛球基本技术动作的教学。

在高段学生中普及羽毛球运动知识,开展羽毛球运动技术动作分层教学,逐步提高,开展羽毛球竞赛活动,让普通学生掌握基本的羽毛球知识,特长学生有更大的展示平台。

3、利用教学相长的原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构建以“羽毛球”为载体的校园文化
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羽毛球文化,让羽毛球文化活动深入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

通过开展好本校的羽毛球联赛,趣味羽毛球活动,延伸开展羽毛球文化的推广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各种趣味和竞技活动中体验快乐,体验服务,体验团结协作的快乐。

在学生喜欢羽毛球活动的基础上了解羽毛球文化,了解体育精神,形成有和平小学特色的羽毛球文化。

羽毛球文化的核心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在忙碌的课余,让羽毛球活动给了孩子们一个快乐的源泉,感悟体育精神:公平竞争,甘当配角等。

使羽球活动在我们学校不仅仅停留在某一体育项目技术层面上的意义,让它的触角深入到学科领域的探究性学习,目标指向学生的身体素质、知识修养和意志品质。

七、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从多学科多角度开展对羽毛球教学资料的比较研究,把握国内最新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2)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要坚持行动中研究、研究中实践,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提高的原则;通过研究,修正和完善原有理论假说,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多种操作策略。

(3)问卷调查法:对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前后效果问卷调查和组织专家对教学效果
全面评估。

调查表借鉴毛振明博士提出的“好课四原则”而设计的体育调查量表。

八、研究对象和步骤
1、研究对象:以我校各年级学生羽毛球运动兴趣的提高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以及有效实施策略的研究为研究对象。

2、研究步骤:
本课题起讫时间为2010年3月-2013年6月。

1.制定研究方案阶段:2010年3月-2010年6月。

广泛收集资料,查阅理论书籍,分析小学羽毛球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与运用,找准切入点,拟定研究方案,并验证课题实验的可行性。

2.课题启动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

召开“小学羽毛球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与运用”专题研讨会,邀请部分专家对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进行论证,举行开题会。

建立运动员个人档案及训练档案。

3.课题研究阶段:2011年3月——2013年3月。

实施羽毛球课程教学,开展好羽毛球校队训练,组织参加各级赛事。

分析实验素材,逐渐总结方法、经验,形成理论。

分阶段完成人才选拔、制订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探究训练方法、合理营养等方面的理论成果。

4.课题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6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收集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课题研究总结,举行结题活动。

十、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长:邓淑芳
课题组核心成员:高凤周世全周勇陈昭勇胡晓刚黄成
2010年4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