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四课时的教学内容:教课方式:结合精剪视频片段理论知识:第一章影像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一)镜头的基本含义镜头一般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作为组成画面的镜头;另一层是指作为硬件方面的镜头。
1.画面镜头指拍摄过程中摄像机由启动到关闭这段时间内连续拍摄的内容。
镜头是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是视听语言的最基本的单位。
镜头的职能是提供信息。
单个的镜头并不能完全表达明观念、内涵,镜头与镜头连接后形成的逻辑关系才是视听语言用以表达含义和讲故事的重要手段。
2.物理镜头作为硬件方面的镜头,它是指摄像机的光学构件,它是内透镜组合而成的成像系统。
(二)镜头的类别从摄像机装备的镜头规格以及形成影像的效果看,我们一般把镜头划分为三种类别: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
1.广角镜头(Wide Angle Lens)指焦距小于25毫米,视角﹥60度的镜头。
可提供较宽广的视角,景深大,透视力强。
拍摄效果的特点是前景显大,后景物愈远愈小。
能显示广阔的空间和深度,适应拍摄远景、全景、大场面的活动,或是在狭小空间以及没有退步场合的拍摄。
广角镜头贴近主体拍摄时,可以得到夸张性效果。
缺点:被拍摄景物容易变形,如近距离拍摄人物时往往发生形象扭曲、变形和失真等情况。
2.标准镜头(Standard Lens)焦距为25毫米,视角在45度左右的镜头。
所摄景物成像比例和远视关系都接近人眼的视角影像,而且畸变最小,一般用来拍摄近景和中景。
是影像表现的主要手段和形式。
3.长焦镜头(Telephoto Lens)焦距大于25毫米,视角﹤40度的镜头。
物距可达几米甚至几十米不等。
观察范围小,其视角窄、景深小,所摄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也不够大,一般用来拍摄特写和局部影像。
可拍出远处景物的特写或不易接近的主体。
缺少空间感,但有很好的朦胧美,适合对细小景物的描写。
对人不容易接近的动物生态摄像时,效果尤佳。
(三)镜头的长与短在拍摄中,每一个镜头都有时间长短的差别,分别称之为长镜头和短镜头。
长镜头:长镜头就是在每一个统一的时空里,用推拉摇移等方法多层次、多景别、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或时间进展的镜头。
其主要目的是,一方面用来记录事件本身;另一方面还要抓取人的情绪反映和现场的氛围。
二、影像的基本元素机位:摄像机的位置画框:影像的边缘构图:画面内各种元素的结构、布局景别:画面范围的大小、远近角度:摄像机与被摄物体的水平与垂直夹角焦距:镜头中心点到清晰聚焦的那一点间的距离景深:距离摄像机镜头最近的清晰影像到最远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运动:摄像机拍摄时位置和角度的改变照明:场景中的光效色彩:画面的色彩表现场面调度:对于拍摄现场各个元素的综合调度。
三、摄影对于成像的意义1.取景框决定了影像的构图2.摄像机距离被摄物体的远近,决定了影像的景别3.摄像机的位置、角度,决定了影像的视角4.摄像机的光圈、物距、焦距,决定了影像的景深5.摄像机的运动路线与轨迹,决定了影像的运动第二节画框和构图一、画框(一)画框的概念取景器的四条边界(二)画框对于构图的意义1.影响景物的瞬间布局经营 2.影响拍摄的远近、角度3.影响镜头的选择 4.影响画面的集中、概括、取舍5.使画面产生出意境 6.影响构图的完整和完美画外空间的运用有以下几种作用:1.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含蓄表达情绪和思想;2.拓展画面空间,丰富信息量;3.增强屏幕空间真实感、立体感;4.增强叙事的戏剧性、趣味性。
二、构图(一)构图的概念构图就是指在摄影画面的有效框架中对各种结构的安排,以体现你的拍摄意图和表现你的拍摄构思。
摄影构图是指为表现一定的内容和美感效果,把要表现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构成有意义、有意味的画面。
是从主题思想的确定到画面艺术形式的确定的形成过程。
构图的实质是摄影中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构图目的是形成趣味中心,突出主体。
构图的作用:造型性、叙事性、象征性。
动态构图:由于镜头、被摄主体处于运动状态,画面构图组合发生连续和不间断的变化,镜头始末呈现多景别多构图的画面构图形式形式。
(二)构图的形象实体构图通常分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
1.主体主体是画面意义建构的核心,是画面的内容中心。
2.陪体陪体是指在画面意义建构中辅助主体,它是画面中陪衬主体的人和物体3.前景前景是指在画面中位于所有形象实体之前,靠近摄影镜头的人或景物。
前景更重要的作用是交待环境。
4.背景背景是主体背后的人与景物,它与主体在画面中的关系是底与图的关系。
背景在画面语言中往往起到暗示事件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气氛的作用。
(三)构图要素1.线条线条通常是指长线状的形象实体的外部轮脚线或其线状纹理任何影视画面形象的再现都是对事物富有特征的线条的再现和勾勒。
拍摄时,要善于分析线条、利用线条:1.注意选择、提炼一组线条作为画面的主要线条结构,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
2.对于运动物体要注意姿态、动势的变化,提炼出最富有表现力的线条。
3.要把与主题无关的杂乱线条排除在画面之外。
4.注意运用线条,在画面上形成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5.要注意画面中所有线条组合的整体感。
2.形状形状:是指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有机组织、排列在一起所展现出来的几何体造型。
形状构图原理:1.形状的设计。
2.画面的设计。
3.形状对画面的相对尺寸。
4.形状在画面中的布局。
5.背景空间的安排。
3.位置形象实体所处画框位置的不同表意功能:中央:中央部位具有稳定感,常用来表现严肃、庄严的气氛,并且在中央部分的主体具有支配感和权威性。
顶部:表现权力、威望和雄心壮志。
边缘:受到挤压、排斥,显得渺小、无力量。
下方:具有从属、脆弱和无力的特性。
4.影调影调:景物的明暗关系表现在影象上的明暗层次,是构成影象的基本因素。
是造型处理、画面构图、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表现手段。
影调在画面中表现为景物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
影调的区分:第一、从画面明暗分布的倾向划分,一般分为低调、高调、中间调等。
低调:在画面中占优势的影调以黑色的暗调子为主高调:画面总的调子是亮色的影调正常调:黑、白、灰参差分布,和谐配置,过渡层次丰富光线:从画面明暗对比(反差)的倾向上,划分为硬调、软调和中间调。
硬调,也叫强烈调。
画面中明暗差别显著,对比强烈,景物的亮暗层次少,缺乏过渡,结人以超犷、硬朗的感觉。
软调,又叫柔和调、柔调。
画面中明暗对比弱,反差小,给人以柔和、含蓄、细腻之感。
中间调,又叫标准调。
明暗兼备、层次丰富、反差适中。
光线明暗在画面构图中的作用(1)利用光线的明暗表示时间、环境。
(2)利用光线的明暗效果突出被摄主体。
(3)利用光线的明暗效果创造不同的气氛。
(4)增强画面立体感。
色彩:三个基本特征:色调、饱和度、亮度色调 (色相、色别) :指各种物象的颜色。
饱和度(色纯度):表示颜色纯正的程度,或者说是颜色中掺白的程度。
亮度(明度:同一色调在不同光线照射下所呈现的明暗涩度或不同色调互相比较存在着的明暗区别)根据人们对不同色彩的心理反应或联想,可把颜色分为冷色性和暖色性两大类。
色彩的运用应掌握以下几点:1.根据要传递的视觉信息的不同要求来选择色彩搭配。
2.确立整个节目画面的基调色彩,从整体上将人们的情绪和感受带到预期的意境中。
3.在整个画面中,色彩应尽量简洁、单纯又要注意形成色彩“重音”,以助于主题内容的突出。
四、构图的原则两种风格:绘画派摄影(平衡构图,要求对画面进行精雕细琢);纪实派摄影(非平衡的构图,在完整的总体造型构思下采用不完整的画面构图)。
1.主次原则——突出主体⑴位置:主体位置要安排在画面中心部位或接近中心位置。
趣味中心⑵对比:要使形象突出,主体形象要与其他部分形成对比。
①色彩对比②光线对比③线条对比④运动方向对比⑤动静对比⑶层次2.对称原则画面结构上下、左右视觉元素的分量形成相对称的形式。
给人稳定。
安宁、庄严和谐的感觉,但也会形成压抑,没有生趣的气氛。
3.均衡原则以画面中心为支点,使被摄对象在画面上下、左右所表现的影调、明暗、色彩、冷暖、形状大小、位置高低、远近、疏密、影像虚实等在布局上求得视觉重量的平衡为均衡。
构图的均衡往往意味着一场戏的情绪平稳,均衡的打破形成不均衡,则暗示有矛盾出现,必须建立新的视觉平衡。
4.集中在画面中利用人物的运动、视线方向、光线的明暗分布和色彩搭配,把观众的视觉注意力,兴趣集中到主要对象,使人物从众多画面内容中突出呈现并引导观众的心理5. 统一变化原则——为主题服务构图的分类一、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1、静态构图(单构图)对象之间空间关系不变,或有少许变化,不影响镜头画面的布局平衡,不作改变构图结构的调整其功能如下:(1)对被摄对象进行静态构图处理,可以展现被摄对象的性质、形态、体积以及和其他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2)这种展现被摄对象的另一种“运动”形态,展现静止时的神态、心态、情致、情感、境况。
《黄土地》(3)静态构图结构已以充分展现其静态性,使其具有比喻和象征的作用《黄土地》(4)静态构图能展现对象之间的空间距离,从空间距离的保持和改变能体现出情感关系的变化2、动态构图(开放式的多构图)随情节的发展,表现重点的变化,使构图的结构不断变化,这使得与静态构图有所区分,要求随时就势重新构图其功能如下:(1)运动美、速度美、力度美《暴力街区》武侠电影(2)韵律美,镜头运动加上适当的音乐《我的父亲母亲》《罗拉快跑》(3)变化美,运动带来变化,变化产生新意刺激人的好奇心,使兴趣勃发《天使爱美丽》《情书》(4)情境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野战排》战争题材3、综合构图(多层结构构图)是一种有动有静,有行有止,动静合一的有机构图形式。
(1)不间断的连续表现,又能重点突出的描绘《西西里》《杀手》(2)综合性构图能准确地体现人的观察方式,只要安排有致就会产生带入感,富于表现对象以真实、自然、可信的艺术效果《风月》(3)控制观众的注意力《爱美丽》(4)综合性构图复杂多变可以产生新异的效果,人的心理趋势是求新、求异的《天使爱美丽》(5)综合性构图和动态构图一样能够变化表现对象,转移表现重点《杀手》准备杀人一段(6)表现复杂的情节内容,表现连续的行为动作,表现复杂的情绪变化。
二、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完整构图与不完整构图)1、封闭式构图(完整构图)导演要交代的所有信息都在画面内部《阮玲玉》好莱坞电影其功能如下:观众的注意力被局限在画面内封闭的空间内2、开放式构图(不完整构图)分类:(1)主要表现对象与画外对象进行交流呼应(2)主要表现对象在画幅任何位置固定不动,与画幅内作纵深或横向运动的其他对象进行交流其作用如下:画面呈现开放状态,引导观众注意画面以外的空间,加入自己的想象,参与画面意义的创造《大红灯笼高高挂》《寻枪》《黄土地》《任逍遥》三、规则构图和不规则构图(平衡构图与非平衡构图)1、规则构图画面里的各部分配置均衡、匀称、适中、适合人眼日常视觉习惯的画面构成形式其作用如下:舒适、轻松之感2、不规则构图是一种无章法、反构图规律且随意性的画面处理,其画面各部分比例失调,无平衡感《黄土地》其功能如下:对观众而言则具有新鲜感和惊奇感,适合表达强烈的情绪和提供陌生化的思考,多用于纪实风格的作品第三节景别与角度一、景别景别是指被摄人物或者景物在画面中呈现范围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