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阳虚体质的5大体现

阳虚体质的5大体现

阳虚体质的五大主要表现
阳虚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

中国传统医学通常分为脾阳虚和肾阳虚。

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

阳虚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阳虚表现:畏寒怕冷、手脚冰凉
阳虚的主要症状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

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状态。

中医认为畏寒怕冷主要为脾肾阳虚而引起大多数畏寒怕冷、四肢发凉的人属于亚健康状态,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当,营养缺乏,衣着不当,缺乏运动,好静少动所引起。

合理营养,增进热能食物,可明显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
经常手脚冰凉的现象,也是一种病症,可以称为“冷寒症”。

中医认为这是气虚、气滞、阳气不足的反应,心脏衰弱,无法使血液供应到身体末梢部位。

如果不及时加以预防,会导致精神不佳、身体畏寒的反应,严重的还可引起下肢的静脉曲张,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些系统性疾病如血管功能障碍的前期,主要症状就是手脚冰凉,应引起警惕。

那么如何预防并改善畏寒怕冷,手脚冰冷的状况呢?
1.勤运动.勤甩手
早晨一早起来做做运动。

多走路,尽量迈大步,走的时候顺便甩手,一般走三十分钟就能达到效果。

或者尝试爬楼梯,原地跳跃,达到稍微流汗的程度,都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

日常工作时,注意活动,别在电脑前呆太久,最好站起来走一走、踏踏步,都可帮助血液循环。

2.补充维他命E
维他命E可扩张末梢血管,对于末梢血液循环畅通很有帮助。

3.多吃坚果、胡萝卜和水果
日常饮食多注意,多吃点坚果类的核桃仁、芝麻、松子等;蔬菜类的韭菜、胡萝卜、甘蓝菜、菠菜等;水果类的杏、桃、木瓜等。

其它如糯米、糙米、黄豆、豆腐、芝麻、红糖...,都属于温热性食物,是手脚冰冷的人应多选用的食材。

要特别提醒,容易手脚冰冷的人,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饮。

4.多吃辛辣食物和温补食品。

辣椒、胡椒、芥末、大蒜、青葱、咖哩...等辛香料,可促进血液循环。

中药中有许多药物可改善及预防手脚冰冷,如人参、党参、当归、丹参、北耆、鹿茸、兔丝子、巴戟天、玉桂、肉苁蓉、仙茅、玉桂子、桂枝、麻黄、干姜、花椒、胡椒、肉豆蔻、草豆蔻...等。

5.不要饿过头
不要偏食,让身体储存些适量的脂肪,可帮助维持体温。

6.注意保暖
注意保暖是第一位。

要多注意天气变化,不要因为心理烦躁、紧张、潮热,或活动后感到发热,就马上脱掉外衣。

也不要穿太紧的衣服,因为衣服过紧会阻碍血液循环。

7.如有全身畏冷的的现象,可以按摩大拇指内侧的合谷穴、手腕内侧3-5cm的内关穴及膝盖下方6-8cm的足三里。

二、阳虚表现:完谷不化
很多朋友们一听到完谷不化这个词就有点摸不着北了,这是指性格吗?如果你这么认为那可就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完谷不化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

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肠胃不好,消化不良。

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要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比是煮饭的锅子,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用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

所以当阳气不足时,则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消化不良饮食护理要注重以下九个方面:
1.油炸食物要少吃
原因:油炸食品不易消化,易增加胃肠负担,诱发本症,同时还易造成肥胖、高血脂等问题,不利健康。

2.腌制食物要少吃
原因:腌制食物多靠盐浸泡,对胃肠功能有害,某些腌制食物还含有可致癌的成分,多吃不益。

3.生冷刺激食物要少吃
原因:刺激性食物、生冷食物对胃肠粘膜有一定的伤害,常吃会导致胃肠道炎症疾病,进而诱发消化不良。

4.饮食要有规律
原因:有规律的进食,可以让胃肠消化液分泌形成规律,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5.用餐要定时定量
原因:平日吃饭很有规律,突然一次大吃大喝,肠胃分泌的消化液不够用,自然会造成消化不良。

6.食物温度要正好
原因:食物太凉或者太烫,对胃肠粘膜都有伤害,最好是在食物不烫不凉、温热的时候进餐。

7.细嚼慢咽
原因:食物咀嚼的越充分,胃肠道消化起来越容易,发生消化不良的几率也越低。

8.饮水要看时间
原因:餐后饮水,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消化食物的功能,所以,最好在餐前一小时饮水。

9.保暖防寒原因
胃部受凉极易发生胀气、胃功能受损等问题,为了避免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一定要注意给胃部保暖。

三、阳虚表现:精神不济
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如果阳气极度虚弱,不能维系正常的气血运行,就会表象出白天精神萎顿、疲惫,晚间烦躁不安、难以入睡的情况。

如果失眠伴随手足发凉等症状,是阳气极度亏虚的表现。

饮食注意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高热量等甜品。

水果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对维持人体的智力和体力尤为重要。

每天为身体储备两种不同类的蔬果,如番石榴、香芹、甜椒、猕猴桃、草莓、橙子等。

抽时间运动出出汗,早睡早起,这样精神会好通过郊游休闲可使人精神愉快,驱散紧张情绪,消除心理疲劳,心情自然会好起来。

学会释放压力,很多时候压力越大,我们也越没精神。

长期处于精神的压抑状态严重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学会通过各种办法释放自己的压力
四、阳虚表现:宫寒、痛经
月经紊乱,剧烈痛经,月经延期,月经量少,颜色发黑,或血崩,宫寒。

有些女性在怀孕之后还会出现流产或胎停孕的现象。

女性的雌性激素大部分是由子宫、卵巢产生,因此,阳虚体质的女性,易出现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等病症,而且会精神疲惫面色苍老。

那么造成宫寒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点生活习惯:
久食寒凉久坐湿地。

这是生活习惯造成的。

还有特爱吃冰淇淋和冷饮。

就会加重宫寒痛经的发生。

有的喝刚从冰箱拿出来的蔬菜汁结果痛经严重。

夏天晚上不盖被,半夜寒气湿重,各项生理严重低落,腹部更容易受寒邪危害。

喜欢洗冷水澡,穿露脐的衣服,在办公室里午休,容易露出后腰,且睡眠时人体毛孔松懈,容易受寒邪所伤。

第二点减肥药
很多女生很注重身材,夏天就更明显了,直接吃减肥药减肥,会直接把体内原来富含的能量快速消耗,造成肾阳亏损,出现月经延迟,不调。

脚和肚子凉的像冰一样。

第三点流产
流产过后受凉;小产后是女性身体最脆弱的时候,这时候伤风,冷水洗头或脚,或凉到一点都会留下终身的疾病,流产就相当于突然全部扔掉那些能量物质,需要损耗人体大量的阳气,如果修养不到位,阳气久耗,子宫失去温煦,宫寒随之产生。

第四点房事不节
本来女性身体属阴,容易任脉虚,生活上不注意的话极易引起宫寒和妇科疾病,多注意保养,得多爱护自己。

调理建议:
1、运动,即能强身健体,增强体质,还能加快血液循环,更快的排除体内寒气。

适合运动:户外慢跑或快走:调节身心,但一定要坚持。

瑜伽:拜日式坐脚式束脚式比较好。

极拳:最简单的二十四式就可以动作慢,但练完有汗出,很舒服。

2、食补,食补调理宫寒的根本原则就忌一切寒凉,一定要吃热的,彻底告别凉水,冷饮,水果少吃还要在中午吃。

特别要说的是海鲜尤其是螃蟹,尽量不要吃。

海鲜多为寒性,螃蟹更为大寒之物。

3、泡脚这是生活习惯的问题。

每晚用热水泡脚时非常好的暖身方式。

水位尽量高点至少要没过脚踝,旁边放一壶水,感觉水温下降了就倒点热水进去,持续泡脚15-20分钟。

这时身体会出一层薄薄的汗。

这时上床睡觉晚上睡眠质量会大大提高。

同时对寒性体质又很好的调理作用。

五、阳虚表现:性功能减退
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也就是说表现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
肾阳虚原因
1、伤于寒。

(长期在冷的环境里工作或生活,穿衣太露,寒伤阳,日久伤肾阳。

)
2、失于养。

(穷必及肾,久必伤肾,如果我们寒冷调养不注意,时间日久,程度严重了,就会伤到肾气,伤到肾阳,养要调养,护养。

)
3、消耗多。

(劳累过度、思虑过度,担忧、情绪的抑郁、紧张等。

)
调养方法
1、吃得温(肾阳虚食谱:牛尾汤、羊肉、鸽子。

在秋冬季节适当吃一些温热性质的食物。

) 肾阳虚体质宜吃性属温热的食物,宜吃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食品,宜温补忌清补,宜食热量较高而富有营养的食品.忌吃性寒生冷之物,忌吃各种冷饮,忌吃各种生冷瓜果.
2、穿得暖(护脐:脐在人体的中心,离肾比较近,流通气血。

护腰:腰是肾之府。

护足:穿宽松温暖的鞋。

肾阳虚易导致月经不调、宫寒不孕。

)
3、自我按摩(1、将两手心搓热揉搓命门穴,手掌向下用力,反复搓到有灼热感为好。

每天早中晚用手搓命门穴,可以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起到延缓人体衰老的作用。

2、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上下叠放于肚脐上,男子顺时针、女子逆时针转揉,每次揉5分钟左右。

功效是真气充盈,面色红润,体力充沛,腰肌强壮,耳聪目明,延年益寿。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