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知识结构及训练
(1)坚持用联系观点而不是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普遍性: 世界是永 恒发展的
把握 事物 发展 的趋 势
用发 展的 观点 看问 题 认识 事物 发展 的状 态
前途是 光明的
要
求
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 和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
原 因(新;旧;人民群众)
道路是曲 折的
要 求
又要要居安思危,勇敢的接受挫折和 考验,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要 求
必然结果,
发 展
实质: 事物的 前进和 上升, 是新事 物的产 生和旧 事物的 灭亡
要 求
量变
必要准备,
抓住机遇,促成飞跃
质变
要
求
注重量的积累
了解发 展的原 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 是内外因共同起作 用的结果,其中内 因是根本,外因是 条件,外因通过内 因起作用
要 求
坚持内外因 相结合
• • • • • •
系统的特点:整体性、 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 优化趋向
要求:把握系统 的特点;用综合 的思维方式认识 事物
风筝——旅游——外资经济——整个经济发展 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潍坊人注重利用风筝文 化品牌带动经济发展(3分) (2)尊重联系的客观性,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 握事物,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 系。潍坊人更新观念,把风筝引入市场,带动 当地经济的腾飞,是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体现。 (3分) (3)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从整体着眼,又要 重视部分,用部分推动整体的发展。潍坊经济 发展是一个整体,小小风筝是一个局部。由于 重视了风筝的作用,发展了旅游业和外资经济, 才有了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3分)
易错易混点: 1.发展就是变化,变化就是发展 2.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3.量变到质变都是由事物数量上的增减而引起的。
• 4.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有量变就有质变。 • • 5.发展一定是质变,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 的质变都是发展。 •
含义:对立统一
相互依存
同一性 基本 属性
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实质: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
既克服又保留
创新的作用:生产力;生产关心与 社会变革;人类思维和文化
④
创新观
③
为什么要 树立创新 意识?
①
唯物辩 证法的 革命批 判精神
依据:世界上的一 切事物都是不断运 动、变化和发展的 内涵:对现存事物 肯定的理解中包含 对现存事物否定的 理解
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 要树立创新意识①破:成规陈说; 落后思想②立:研究新情况,提 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重视部 分,搞 好局部, 用局部 整体 发展推 动整体 影响, 发展 主导 关-决 统帅 功能 树立全 局观念, 统筹全 部分 局,实 现整体 的最优 目标
多 方法论 样 性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 在与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 件为转移
掌握 系统 优化 的方 法
系统的特点:整体性、 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 优化趋向
善于把握主流
• 易错易混点: • 1.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 • 2.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 3.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两者是整体 与部分的关系 • • 4.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 • 5.办事情抓住重点,关键,中心,重中之重等,是指要抓住矛盾的 主要方面。
特 点
关系
相互联结
相互转化
要求
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①不同事物
特殊性
要求
表 现
②同一事物不 同过程、阶段
③主次矛盾和 矛盾主次方面
要 求
善于抓中心和重点,集中 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坚持两点 论和重点 论的统一
关 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矛盾主要方面: 处于支配地位, 决定事物的性质 要 求
要 求
坚持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
关 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 盾
斗争性 普遍性
表现
①事事 ②时时
①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 要求 揭露矛盾和解决矛盾;②善于 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一分为二 的观点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主要矛盾: 处于支配地 位,对事物 发展起决定 作用
部分
方法论: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 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人对 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我们可 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创造 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局观念, 统筹全 局,实 现整体 的最优 目标
多 方法论 样 性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 在与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 件为转移
掌握 系统 优化 的方 法
• 易错易混点: • 1. 坚持辩证否定观就是要敢于怀疑一切、 否定一切。
•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与形而上 学否定观是一回事。 •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 就在于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4、创新就是指实践创新。
唯物辩证法
普遍性 联系 总 特 征 客观性 多样性
用联系 的观点 看问题 用发展的 观点看问 题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前途 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作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弄清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与外因 反对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①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 于揭露矛盾和解决矛盾;② 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一 分为二的观点
联 系
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 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之间的 联系都是客观的
客 观 性
用 联 系 的 观 点 看 问 题
坚 持 整 体 与 部 分 的 统 一
方法论: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 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创造 条件,建立新的联系,推动事 物的发展
• 6、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是能取得成功。 • 7.坚持矛盾分析法就是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
形而上学否定观 对 立
Hale Waihona Puke 表 现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辨证 否定 观
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
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既 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
辨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 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 唯书,只唯实。 ②
发展
普遍性 实质 含义
唯物 辩证 法
核 心
矛盾
基本属性 客观性
特点 普遍性 关系 特殊性
要 求
表现
形而 上学
内涵 辨证否 定观
①不同事物 要 ②同一事物不同阶段 坚持两点 求 ③主次矛盾和 论和重点 矛盾主次方面 论的统一
具体 问题 具体 分析
实质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普 遍 性
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 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 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哲学(收缩性)主观题解题思路 联
带着设 问读材 料,将 材料与 相关原 理对应
圈
先审设 问,圈 出设问 的要求
列
简单列 出相关 哲学原 理的知 识结构
组
根据设 问的角 度(逻 辑)组 织答案
普 遍 性
表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 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 的。 联系具有普遍性不等于说任何事物 之间都存在联系
要求:把握系统 的特点;用综合 的思维方式认识 事物
• 易错易混点: • 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 • 2.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时客观的,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主观的。 • • 3、联系是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 新的联系。
• • 4.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 5.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 • 6.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
山东潍坊市的风筝名冠中外,但以前一直是“养在 深闺人未识”。改革开放使风筝走向了市场。潍坊 人在传统风筝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工艺不断地开发 风筝品种。风筝不再仅仅是一种玩具,更是一种独 特的风筝文化。潍坊人对风筝的认识是全面而深刻 的,他们举办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节”吸引 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旅游业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 风筝也吸引了许多外商,潍坊人借此办起了外资经 济,形成了“风筝塔台,经济唱戏”的格局。小小 的风筝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使古 老的风筝更加光彩夺目。 在上述材料中,潍坊人是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的?
联 系
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 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之间的 联系都是客观的
客 观 性
用 联 系 的 观 点 看 问 题
坚 持 整 体 与 部 分 的 统 一
重视部 分,搞 好局部, 用局部 整体 发展推 影响, 动整体 主导 关键部 发展 分对整 统帅
体性能 起决定 树立全 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