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已印)

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已印)

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3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训练1.(加试)右图是1897年欧洲报纸刊登的漫画,创作该漫画的历史背景有( )①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②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③此时欧洲被战争阴云笼罩④人民祈盼和平,感觉和平希望渺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加试)某一时期,德国人宣称“我们的未来在海上”,法国人高唱“不要忘记色当之役”,俄国人扬言“保卫斯拉夫兄弟”。

这些耸动的口号与下列哪一战争有关( )A.拿破仑战争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3.(2016年9月嘉兴教学测试)(加试)观察下图,提炼图片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一战期间英国妇女在军需工厂工作A.一战改变了欧洲妇女的生活方式B.妇女获得与男子同等的社会地位C.英国妇女获得了政治普选权D.英国妇女进入军需生产部门4.(加试)(2016·绍兴高二期末)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有这样的描述:西线战事成为杀戮战场。

几百万人隔着沙袋筑起壁垒,彼此虎视,日夜在战壕里面,人鼠同居……将领们一再想要突破对峙的僵局,于是每回攻击令一下,便是几昼夜,甚至几周无休止的炮火轰击,之后举目狼藉,到处是泥浆满身的弃尸。

下列结论不能从文中得出的是( )A.描述的是二战惯用战术阵地战B.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C.战争呈现持久作战的状态D.交战一方中有德国军队5.(2016年浙江名校协作体模拟)(加试)“持续了300多天”、“几乎由法军独自承担,最终又以将战线恢复到原始状况告终”、“给徒劳无功的德军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痛回忆”,这段文字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6.(2016年8月温州选考模拟)(加试)《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都是“一战”后签订的重要条约。

它们的共同之处有( )①白里安倡议两个公约的签署②美国是两个公约的签署国之一③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④大大削弱了德国的政治地位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7.(加试)(2016·余杭期末)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

德国被迫( )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②划定莱茵河西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加试)从下图中可以看出( )A.战争使西欧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一时难以恢复B.大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C.战争带来了饥饿和灾荒,战火将村庄化为灰烬,作为主战场的法国损失尤为惨重D.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9.(加试)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会议,但仍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其表现有( )①在20世纪20年代使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②承认了民族自决原则,承认了波兰等民族国家的独立③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均衡基础上的④成立了旨在维护国际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0.(加试)(2016·杭州余杭区上学期期末)1921年,美国向英、中等国发出正式参会邀请,邀请书中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

为消除“误会”,该会议签署了( )A.《凡尔赛和约》B.《五国条约》C.《非战公约》D.《洛迦诺公约》11.(加试)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

某旅游团的成员在游览该城时,曾对公约提出了如下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公约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B.改善了法德关系是公约的突出贡献C.公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德国的地位D.公约为德国重新向西扩张埋下隐患12.(加试)(2016·杭州高二期末)“它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公约................,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签字的一项国际公约,它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上文中加着重号的它所指的重要文件是( )A.《巴黎和约》B.《洛迦诺公约》C.《非战公约》D.《联合国家宣言》13.(加试)(2015·浙江教育考试院高考抽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爆发,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积极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过剩资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与此同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日益加剧。

而在殖民地世界中,被压迫民族正在逐步觉醒。

——据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整理材料二对于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列宁曾精辟地指出:“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材料三一战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被卷入。

战争使四大帝国解体,并重创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战后,出现了旨在维护和平的国际政治组织,但构建的国际关系格局埋下了滋生罪恶的种子。

关于一战的主要影响,大体有如下看法:①大战造成空前灾难,却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推动被压迫民族的觉醒;③大战造成的破坏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但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又带来新的危机。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并分析一战爆发前世界的主要矛盾。

(2)根据列宁关于“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论断,简述1917年俄国革命的主要史实。

(3)关于一战的影响,您更倾向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看法?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只列看法,不加论述不可)14.(2016年9月台州质量评估)(加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十一条各缔约中保证不取得、不建造和不定造在主力舰和航空母舰以外、标准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战斗舰。

——《五国条约》材料二第一条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

第二条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非战公约》材料三一九二八年的凯洛格公约是国际关系史上十分奇特的一章。

其反战调门之高更是迄今为止的任何反战运动所望尘莫及的,当时全世界六十八个主权国家中有六十四个签署了这一公约,签字国之多在国际条约史上是罕见的。

然而,许多参与的国家,与其说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毋宁说是逢场作戏。

它到底是“一张废纸”,还是“国际和平的里程碑”,这个问题的盖棺定论,则有待于搜集更多的档案资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加以研究和分析,才能最后得到。

——据王明中《评凯洛格非战公约》整理(1)《五国条约》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五国条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

(3)对材料三《非战公约》中的两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

(只列观点,不说明理由不可)第1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训练1.(2016年4月浙江选考)1938年9月,在盖洛普舆论学会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34%的美国人赞同向英法出售军火,其余绝大多数人则表示反对;而1939年4月进行的民意测验则表明,有66%的美国人赞成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

对这一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民众的参战热情越来越高涨B.二战的全面爆发逐渐改变了美国的“中立”政策C.美国提出的“先欧后亚”战略有利于英法得到援助D.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使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态度逐渐改变2.右图是一幅美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漫画,标题为《一块一块》。

它反映了( )A.美国操纵日本控制中国的意图B.日本占领中国的意图C.美日联合共同侵略中国的意图D.中国被列强共同瓜分的局势3.(2016年8月温州选考模拟)在走向世界大战的过程中,1936年是影响巨大的一年。

这一年( )①广田弘毅在日本上台组阁②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③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④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6年9月绍兴适应性考试)下图为《二战后期重要国际会议召开地分布图》。

其中“决定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的会议地点是在( )A.①B.②C.③D.④5.(2016年9月嘉兴教学测试)下图所示战役的作用在于( )A.使北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B.使德国陆军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C.使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D.导致法西斯轴心国开始解体6.(2016年浙江名校协作体模拟)下表是二战中某个国家卷入战争后,( )7.(2016年8月温州选考模拟)二战期间,美日双方在下图所示地点发生过长达半年的激烈争夺战。

该战役( )A.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B.导致太平洋战争开始出现转折C.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D.使美军此后牢牢掌握太平洋战场主动权8.(2016年9月金华十校联考)有学者认为,如果二战仅局限于欧洲,德国完全有可能获得胜利;但是,这场战争的结局却是德国完败。

在该学者看来,德国的败亡始于( )A.1939年B.1940年C.1941年D.1942年9.(2016·绍兴高二期末)2015年9月7日上午,首个钓鱼岛主权馆在山东威海刘公岛开馆,纪念馆从“享有主权、宣誓主权、捍卫主权”三方面阐述了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

下列哪些国际法文件能够从法理上证明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①《开罗宣言》②《德黑兰宣言》③《波茨坦公告》④《联合国家宣言》A.①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③④10.(2016年浙江名校协作体模拟)右图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材中的某一插图,与该插图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B.盟军开始展开反攻C.欧洲第二战场开辟D.德国法西斯的覆亡11.(2016年9月台州质量评估)在1944年的一次重大战役中,美英盟军通过海陆空立体作战,突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大西洋铁壁”。

此战役使( )A.北非战场的形势发生转折B.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C.德军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D.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局12.(2016·杭州七校高二联考)某论文的关键词为“奥斯维辛集中营”、“南京大屠杀”、“纽伦堡审判”、“东京大审判”。

下列选项中,最可能作为其主题的是( )A.前事不忘,后事之师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C.人不犯我,我不犯人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3.(2016·湖州高二期末)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世界经历了从“非战”到战争再到和平的历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