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R C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装饰件的施工方法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ISC××××Q ××J 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JC/T×××-2006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外墙板Glassfibre Reinforced Cement Exterior Wall Panel(征求意见稿)200×-××-××发布 20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JC/T×××-2006目次前言 (Ⅰ)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分类 (1)4.材料 (2)5.要求 (5)6.试验 (8)7.检验规则 (8)8.标志、装卸、运输与出厂 (8)附录A. 外墙板安装基本要求(资料性) (9)JC/T×××-2006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外墙板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外墙板的分类、材料、制造、要求、试验、检验规则、标志、贮存与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以耐碱玻璃纤维为主要增强材料、硫铝酸盐水泥或改性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砂子为集料制成的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外墙板。
这种板具有接受并把风荷载、自重以及地震荷载传递到建筑承载体系的能力,但是不考虑将其作为垂直承载构件或作为横(侧)向承载体系的部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701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0 碳素结构钢GB/T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2015 白色硅酸盐水泥GB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GB4356 不锈钢盘条GB/T7019 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GB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T14684 建筑用砂GB/T14685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5231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性能试验方法JC/T539 混凝土和砂浆用颜料及其试验方法JC/T572 耐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JC933 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快硬铁铝酸盐水泥JC/T841 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JC/T 659 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JGJ63 混凝土拌和用水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88J2-X5(2000版)墙身---预制混凝土3.分类类型按照板的构造分类按照板的构造将其分为单板、有肋单板、框架板与夹芯板四种类型,其代号与主要特征见表1。
按照板的分块形式分类按照板在建筑物立面的分块形式分为整间板、横条板(拱肩板)、窗间板、竖条板(柱面板)和窗下板,其代号与主要特征见表2。
按照板的形状或有无外装饰层分类按照板的形状分为平面板、折叠板、弧形板等。
按照板有无外装饰层分为有外装饰板和无外装饰板。
产品尺寸高度:整间板和竖条板的高度一般与层高一致,通常不宜超过;横条板的高度为上下窗口之间的距离。
宽度:整间板的宽度为一个开间的宽度(一开间一块板)或半个开间(一开间两块板)的宽度,通常板宽不宜超过;竖条板的宽度通常为左右窗户之间的宽度,横条板的宽度通常为一个开间的宽度。
厚度:板的总厚度根据饰面材料、保温性能和板的整体刚度要求确定,GRC材料层的厚度不得小于12㎜。
产品标记按照产品类型、高度、宽度、厚度和标准编号顺序标记。
标记示例:框架板,高度3000㎜、宽度2000㎜、总厚度35㎜,标记为GRC KJB3200×2000×35 JC/T×××—20064.材料GRC层水泥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应符合JC933的规定,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应符合JC/T 659的规定。
反应硅酸盐水泥应符合GB175的规定。
采用硅酸盐水泥时,必须掺入能与Ca(OH)2的硅质材料如硅灰、粉煤灰、磨细矿渣或偏高岭土等。
耐碱玻璃纤维耐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耐碱玻璃纤维短切纱应符合JC/T572的规定;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应符合JC/T841的规定。
含量不应小于%。
用作硅酸盐水泥增强材料的耐碱玻璃纤维中的ZrO2集料砂子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4684中Ⅱ类以上砂子的规定。
水水应符合JGJ63 的规定。
外加剂外加剂应符合GB8076的规定,可加入高效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防冻剂等;当制品中含有钢质增强材料或钢质预埋件时,不得使用氯化钙基的外加剂。
其它组成材料硅灰、粉煤灰、磨细矿渣、偏高岭土等必须按照供货商提供的说明使用。
表面装饰层水泥用于面层料的水泥必须控制其颜色的一致性,并符合相关水泥的标准规定。
集料用作面层裸露装饰的集料应该清洁、强韧、耐久,除了级配以外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4684或GB/T14685的规定。
颜料可使用粉状或液体状颜料,其质量应符合JC/T539的规定。
合成纤维可加入聚丙烯纤维、维纶纤维等,其质量应符合各相关标准的规定。
外加剂外加剂应符合GB8076的规定,可加入高效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防冻剂等。
板框架与五金件板框架板框架可采用轻型钢或结构型钢预制,应进行防腐涂装。
所用钢材应符合相应钢材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锚固件与埋件钢筋锚固件与埋件应符合GB/T701的规定,钢板及型钢锚固件与埋件应符合GB/T700的规定,不锈钢锚固件与埋件应符合GB4237或GB4356的规定。
低碳钢和碳素结构钢锚固件与埋件应进行防腐涂装。
搬运和起吊装置搬运和起吊装置应采用延性材料,以承受动态荷载的影响。
连接件用以支撑或把GRC板连接到结构上的连接件应采符合GB/T700的碳素结构钢或符合GB/T1592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连接件应进行防腐防火处理。
5.要求外观质量缺棱掉角墙板应边缘整齐,观看面不允许有缺棱掉角,非明显部位缺棱掉角的面积不应大于20cm2,每块板上缺棱掉角不应多于2处。
蜂窝麻面侧面防水缝部位不允许有蜂窝麻面,一般部位蜂窝麻面的面积不应大于50mm2、深度不应大于3mm,每块板上的蜂窝麻面不应多于2处。
翘曲翘曲值不大于5mm/m。
平面弯曲弯曲值不大于L/360(L为墙板的最大尺寸)。
对角线差(方正度)仅适用于矩形板。
板面积小于2㎡时其对角线差不大于5mm, 板面积等于或大于2㎡时其对角线差不大于10mm。
表面平整度不平整度≤2mm/m。
边缘平直度(侧向弯曲)不平直度≤L/1000(L为墙板的最大尺寸)。
尺寸允许偏差尺寸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表4中的规定。
物理力学性能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规定。
单块最小值≥≥抗弯极限强度(MPa)平均值≥≥单块最小值≥≥体积密度(干)(g/cm3)≥吸水率(%)≤13抗冲击强度(kJ/m2)≥10 ≥15干缩率(饱水→绝干)(%)≤%湿胀率(绝干→饱水)(%)≤温度变形(-20℃~40℃)(%)≤×10-3抗冻性经50次冻融循环,无起层、剥落等破环现象耐久性(80℃热水中)加速老化7天,抗弯极限强度保留率≥90%;加速老化14天,抗弯极限强度保留率≥70%6.试验外观质量缺棱掉角、蜂窝麻面量具钢直尺,量程0~300mm,分度值1mm。
方法观察墙板有无缺棱掉角、蜂窝麻面,测量缺棱掉角、蜂窝麻面的尺寸,并计算缺陷面积。
翘曲量具卷尺,量程0~10000mm,分度值1mm;钢直尺,量程0~300mm,分度值1mm。
(翘曲量测仪器)方法将墙板外表面平放在刚性平台上,使其中的任意三个角与平台接触,用钢直尺测量第四个角的外表面到平台的垂直距离(见图1中的j值),精确到;用卷尺测量墙板短边的长度b,精确到1mm;j/b即为该墙板的翘曲值。
图1. 板的翘曲平面弯曲、边缘平直度(侧向弯曲)量具测量线,长度10m;钢直尺,量程0~300mm,分度值1mm。
方法测量墙板在最大尺寸L的平面弯曲和边缘平直度。
通过板边端点沿板表面拉直测线,用钢直尺测量板表面最大弯曲处与测量线之间距离L1,精确到,L1/L即为墙板的平面弯曲。
通过板边端点沿板侧面拉直侧线,用钢直尺测量板侧面最大弯曲处与测量线之间的距离L2,精确到,L2/L即为墙板的边缘平直度。
对角线差(方正度)量具卷尺,量程0~10000mm,分度值1mm。
方法用卷尺分别测量墙板的两条对角线长度,精确到1mm,两条对角线长度之差即为墙板的对角线差。
表面平整度量具2m靠尺;塞尺,量程~10mm。
方法将墙板均匀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用塞尺测量该三个区域上靠尺与板面之间的最大间隙值,取其中的最大间隙值作为平整度检测结果,精确至。
尺寸偏差宽度、高度量具卷尺,量程0~10000mm,分度值1mm。
方法在距离墙板两侧边缘各100mm处及墙板中部分别测量墙板的高度,精确到1mm,用测量值减去墙板公称高度得到偏差值,取最大偏差值作为高度偏差。
在距离墙板两侧边缘各100mm处及墙板中部分别测量墙板的宽度,精确到1mm,用测量值减去墙板公称宽度得到偏差值,取最大偏差值作为宽度偏差。
厚度量具游标卡尺,量程0~200mm,精度;外卡钳。
方法用外卡钳和游标卡尺配合测量除加强肋和局部增强部位以外的墙板厚度,在墙板两侧长边上各测试三个部位,共六个检验数值,取最大数值和最小数值作为检验值,用这两个检验值分别减去墙板公称厚度得到墙板厚度的两个极限偏差值。
物理力学性能试件制备在与 GRC生产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成型一块尺寸为1200㎜×1200㎜的试验板,试验板厚度尽可能与产品中GRC层的厚度相同,养护完成后从距离试验板边缘100㎜以内的中间部位切割取样,试件尺寸与试件数量见表6。
7. 检验规则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抗弯比例极限强度、抗弯极限强度、密度、吸水率和抗冲击强度。
批量由同种原材料用相同工艺制成的制品组成同一受检批,每个批量为200件制品,不足200件时,亦作为一个批量。
判定外观质量逐件检验,均应满足的要求。
对不满足项允许进行修整,修整后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判为不合格品。
尺寸偏差逐件检验,均应满足的要求。
对不满足项允许进行修整,修整后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判为不合格品。
物理力学性能对每一受检批,按照进行试验,符合表5规定时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