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诊疗指南
【诊断要点】
1、颅脑外伤病史。
2、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症状:
1)头痛、恶心、呕吐。
2)生命体征改变:血压增高,脉压增大,脉搏和呼吸减慢。
3)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硬膜外血肿可有中间清醒期)。
4)躁动:为颅内压急剧增高或脑疝前期表现。
5)视乳头水肿。
(2)局灶症状:伤后逐渐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3)脑疝症状:血肿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偏瘫等。
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去脑强直,进一步出现病理性呼吸,最终呼吸停止。
3、辅助检查:
头颅CT:颅内高密度血肿影,特急性期可呈部分低密度影。
【治疗常规】
1、非手术治疗:
同原发性脑损伤保守治疗,注意伤后6小时复查CT,尤其是特急性血肿。
根据病情变化密切随访CT。
可置入颅内压监护。
2、手术治疗指针:
(1)保守治疗中病情加重,意识障碍逐渐加重;
(2)颅内压进行性增高;
(3)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4)合并开放性损伤的颅内血肿;
(5)CT提升幕上血肿>25毫升,颞部>20ml,幕下>10ml,中线移位>5毫米,硬膜外血肿最大厚度>15毫米,硬膜下血肿最大厚度>10毫米,脑室、脑池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