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焊接质量控制要点
1•质量保证体系
1.1安装工程施工前,分公司应建立管道、容器等专业质量保证体系,其中接受政府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原劳动部门)监检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质保体系按原
规定报公司审批,其余则由分公司组建并报公司工程技术开发部备案。
重要的钢结构也须组建质量保证体系并报工程技术开发部备案。
1.2分公司还应明确与焊接有关的人员和职责,制定焊接质量奖罚制度。
做好焊接技术文件(方案、工艺规程)的编制、审批和执行工作。
1.3对项目的关键焊接质量控制点和关键焊接部位除明示外,还应上报公司工程技术和质量部门,以便公司进行重点跟踪和监控。
2.焊材采购
2.1凡用于上述工程的焊材不允许专业公司自行采购,必须由分公司统一向经评审合
格的供应商采购,采购依据为技术人员提出经技术负责人(焊接责任师)审签的焊材使用计划。
2.2其它工程剩余转调的焊材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经分公司质量部门审查认可后方可使用。
对有疑义和无质量证明书的焊材使用前应复试合格。
3•焊材烘烤、发放与回收
3.1现场必须按规定建立焊材二级库。
凡用于锅炉、容器、管道和比较重要的钢结构的焊材必须按规定进行烘烤,焊材烘烤、发放和回收要有专人记录。
分公司应对焊材二级库、焊材烘烤及记录予以检查确认。
检查确认记录保存在分公司设材部门。
3.2专业公司在现场无专人管理焊材的保管、烘烤、发放、回收或烘烤、保温设备不符要求时,分公司应禁止其进行焊接施工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4•焊接工艺评定
4.1分公司应保证项目上的焊接工艺评定覆盖率为100% ,组织有关人员编制焊接工艺规程并按
规定程序审批。
5•施焊人员
5.1分公司必须对进入现场的焊工进行控制和能力识别。
专业公司须将进入现场的焊
工业绩档案报分公司劳资部门进行审查,将焊工合格证报分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审查
备案。
5.2出现下列情况时分公司应停止施焊人员的施工并通知专业公司进行整改
5.2.1焊工无证上岗。
5.2.2伪造、涂改焊工合格证(包括复印件)及合格项目和有效期。
5.2.3超出合格证合格项目施焊。
5.2.4焊接一次合格率过低(管道施焊低于85%;容器施焊低于90%)时,专业公司
应分析原因并对焊工进行再培训。
6•焊接设备
6.1对现场使用的焊接设备,分公司应对其完好情况、技术状态(包括电压、电流表)进行检查确认并做出记录。
对不符要求的焊接设备分公司应禁止将其用于焊接并通知专业公司更换或送修。
检查确认记录保存在分公司设材部门。
7.施焊
7.1专业公司必须在现场建立并实施焊接质量奖罚制度,焊接质量奖罚制度报分公司劳资部门。
7.2焊工必须严格按焊接工艺规程和技术交底的要求施焊,并在焊缝附近打上焊工号钢印(不能打钢印的要做出标识)。
坡口开制、组对质量不合格的焊口焊工有权拒绝施焊。
专业公司技术员要及时做好焊接记录并在单线图或排版图上做出标识。
焊接责任师和质量检查员应对焊接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质检员在现场发现焊工违反工艺纪律应制止。
8.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
8.1质量检查员应检查所有焊缝的外观质量,对外观质量不符要求的焊缝应通知专业公司返修。
8.2按比例抽透的焊缝必须由质量检查员现场随机点口,点口时技术员应提交单线图或排版图和
焊接记录给质检员核查,探伤委托单必须经质检员对焊缝表面质量检查合格签字后才有效。
8.3无损检测人员应根据委托单核对被检焊缝及工件,并在被检焊缝上做好识别标
记。
8.4现场严禁如下行为:
8.4.1擅自改变探伤位置或以转动口代替固定口。
8.4.2不按规定比例抽透和不按规定扩探。
8.4.3在探伤焊缝、底片、探伤报告上弄虚作假。
8.4.4质检员或无损检测人员对上述情况不报告,不制止。
9.信息传递
无损检测单位出具的探伤报告要同时送交分公司质量部门和委托单位。
分公司质量部门至少每月统计一次焊工施焊项目和一次合格率以及评价意见(对焊工的违纪行为也应记录在案),并按公司《焊接工艺评定和工培训考试管理规定》的要求按时提交专业公司装入焊工业绩档案。
质量部门每季度一次统计、汇总一次合格率报分公司主管领导及公司质量管理部。
10.奖罚
10.1 分公司经理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如果发生质量事故或有严重影响的质量问题,公司将首先追究分公司经理及有关领导的责任。
10.2分公司应建立以焊接一次合格率和I 级片率统计为基础的焊接奖罚制度,由分公司质量部门具体执行并直接奖罚到个人。
10.3公司技术开发部和质量管理部负责考核分公司焊接质保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对不认真建立焊接质量体系的分公司将予以通报。
10.4分公司应对下列行为进行处罚:
10.4.1 专业公司擅自采购焊材,财务不予付款。
10.4.2设材部门不按规定采购焊材或发放未经确认的其它工程剩余材料,应对部门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并将经办人调离岗位。
10.4.3项目队在现场不按分公司要求期限设立符合要求的焊材二级库,分公司应通知专业公司将项目队长调离现场。
10.4.4焊接工艺评定及工艺规程不全或不能覆盖施焊项目,自行编制或修改焊接工艺评定,分公司应追究技术部门负责人及主管人员的责任。
情节严重者调离岗位。
10.4.5无证焊工(包括伪造涂改证件、超项目施焊)进行管道、容器及重要钢结构施焊的,分公司应按每名无证焊工200 元的数额对项目队长进行罚款。
质检人员监控不力或默认无证焊工上岗的视情节予以罚款直至调离岗位。
10.4.6不认真进行焊接设备确认的设材部门负责人及主办人员,分公司应进行批评,必要时予以撤换。
10.4.7对严重违反焊接工艺纪律且警告无效的焊工,必须调离现场,并对项目队长处以300—1000 元的罚款。
质检员监控不力或默认上述行为,视情节予以经济处罚直至调离现场。
10.4.8对不按第八条规定执行的探伤和质检人员,分公司质量负责人应及时予以纠正和批评。
情节严重者(属严禁行为的)分公司应将责任者和项目队长调离现场,并对项目队处以500—1000 元罚款。
10.4.9不按第九条要求执行的,分公司应对责任单位下书面整改要求,不向公司反馈汇总信息的,公司质量部将予以通报。
11•业主、监理或第三方监检单位对焊接质量控制有规定时,分公司应执行其规定并修订内部的管理措施。
附录:公司焊接管理执行标准目录
Q/HSG07.14 —2000 焊接管理规定
Q/HSZ01.14 —1999 压力管道焊接通用规定
Q/HSG11.07 —1999 焊接材料管理规程
Q/HSZ01.06 —1999 焊接工艺评定
Q/HSG07.00 —2001 工序过程控制程序
Q/HSG09.01 —2001 工程质量体验、评定管理程序
Q/HSG09.03
—2001
无损检测管理程序Q/HSG11.10—2001 设备管理程序
Q/HSG17.05 —2001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培训考试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