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振动的检测及传感器

振动的检测及传感器


多点测试,误差较大,重复性差,上限频率不高于1kHz
某加速度计不同固定方法的共振频率
< 粘接
特点:
动态范围大、频率范围宽、坚固耐用、受外界干扰小以及压电材料受 力自产生电荷信号不需要任何外界电源 最为广泛使用的振动测量传感器
虽然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商业化使用历史也很长,但因 其性能指标与材料特性、设计和加工工艺密切相关,因此在市场上销 售的同类传感器性能的实际参数以及其稳定性和一致性差别非常大。 与压阻和电容式相比,其最大的缺点是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不能测量 零频率的信号
II. 对设备激振,以求得被测对象的动态性能,如固有频率、阻尼、机械 阻抗等
可以通过频谱分析确定螺旋浆的固有频率和临 界转速转速工作范围
4.机械振动的类型
a.从产生振动的方式来分:
自由振动:仅受初始条件(初始位移、初始速 度)激励而引起的振动
受迫振动:系统在持续外力激励下的振动
b.从振动的规律来分:
旋转机械中监测转轴的振动测量
4.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
半导体材料受到应力作用时,其电阻率会发生变化,这种 现象就称为压阻效应
频率范围也可从直流信号到测量频率范围到几十千赫兹的 高频测量。 超小型化的设计也是压阻式传感器的一个亮点。 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实用的传感器一般都需要进行温度补 偿。 在价格方面,大批量使用的压阻式传感器成本价具有很大 的市场竞争力 汽车安全气囊、防抱死系统
一.激励信号
1.稳态正弦激励
激励信号:稳定幅值和频率的正弦信号 测出激励大小和响应大小系统在该频率点处的频率 响应 激励系统: 正弦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激振器 缺点:较长的测试周期(多个频率+稳态)
2.瞬态激励信号
激励信号:瞬态信号 宽频带激励:一次同时给系统提供频带内各个频率成份的能 量和使系统产生相应频带内的频率响应 快速测试(常用)
常用的瞬态激励方法有
– 快速正弦扫描 – 脉冲锤击 – 阶跃松弛激励
(1)快速正弦扫描
正弦激励信号在所需的频率范围内作快速扫描
(可为数秒):激振信号频率在扫描周期T内
成线性增加,而幅值保持恒定
f (t ) F sin 2 ( t f min )t f max f min T
电涡流/电容式:非接触式 环境要求低[高温/油污/蒸汽介质;长期可靠][汽轮发电机组/压缩机组等的振动监测]
4.其他
a.接触式测量:减轻被测对象的负载效应; 非接触式测量:灵敏度/初始安装间隙 b.估计被测量的频率范围,是否落入幅频曲线的工作频带 c.估计被测系统的最大振级,额定最大冲击值的1/3 d.估计被测点的振动方向正确按装传感器 e.估计工作环境,温度/磁场/声场[防范措施]
5.4
振动的检测
基本知识 振动的激励 测振传感器 测振系统
5.4.1 基本知识
1.机械振动 2.产生原因 3.振动检测的研究内容 4.振动类型
1.机械振动:物体在一定位置附近所做的周期性往复运动 2.产生原因
旋转件的不平衡、负载的不均匀、间隙、润滑不良、支撑松动等
3.振动检测的研究内容
I. 测量设备运行时的振动参量,寻找振源;
(3) 脉冲锤(力锤)
常用的激振方法,设备最简单
脉冲锤由锤体、手柄和可以调换的锤头和配重组成,产生瞬态激 励力;
锤击力的大小由锤击质量和锤击被测系统时的运动速度决定。 激励的频率范围主要由接触表面刚度决定,锤头的材料越硬则 脉冲的持续时间越短,上限频率ω 越高。为了能调整激励频率范 围,通常使用一套不同材料的锤头。
a.应变式
测量频率:0~几千Hz;测量加速度
b.磁电式
测量频率:十几~几百Hz;常测位移,可测速度/加速度;地震测试(抗干扰性强)
c.压电式
高频,常测加速度;可测速度/位移 d.非接触式
电容/电感/涡流
灵敏度高;非接触性测量
3.对具体使用的考虑
环境/价格/寿命/可靠性/维修/校准
激光测振: 高分辨率/高精确度;环境要求极严/设备昂贵;实验室精密测量或校准
• 线圈通过交流电,则线圈将受到 与电流成正比的电动力的作用, 此力通过顶杆传到试件上
一般使用时在顶杆与激振对象之间加 一个力传感器,以精确地测出激振力
(2)电磁式激振器
激振器是由通入线圈中的交变电流 产生交变磁场,而被测对象作为衔 铁,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生振动.
电磁激振器是非接触式的,没 有附加质量和刚度的影响,频 率上限约为500-800Hz。
5.4.3
测振传感器
一.类型 •接触式:磁电式速度传感器、压电式加速度计 •非接触式:涡流式位移传感器
接触式:按壳体的固定方式分为 a.相对式:把仪器固定在不动的支架上,使触杆与被测物体 的振动方向一致,并借弹簧的弹性力与被测物体表面相接触, 当物体振动时,触杆就跟随它一起运动
1—顶杆 2—弹簧片 3—磁钢 4—线圈 5—引出线 6—壳体
磁电式相对速度传感器
b.绝对式:壳体固定在被测对象上,壳体的振动 等于被测物的振动,质量块对壳体的相对运动 量,供机电转换元件转换成电量,又称为惯性 式测振传感器;
拾振器的质量成为附加质量,改变振动特性
1.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壳体和被测对象一起运动 质量块相对于壳体产生位 移(第一次转换:输入加速度 相对位移) 位移产生的弹性力加于压 电元件上,在压电元件的两 个端面上就产生了极性相反 的电荷(第二次转换:相对位 移电荷)。
二.
测振传感器的选择
1.直接测量参数的选择:s/v/a
a.信噪比
高频加速度 低频位移
b.最重要的参数:惯性力的破坏(a);振动环境(v);位置变化(s)
2.综合考虑传感器的指标(频率范围/量程/灵敏度等)
[例:压电式加速度计—超低振级(m>100g)/高振级(m:几克/0.几克)]
重量大上限频率低;轻高
5.4.2 振动的激励
如果知道了系统的输入(激励)和输出(响 应),就可以求出系统的动态特性。
振动测试系统包括:
激励部分 实现对被测系统的激励(输入),使系统发生振动。它主要 由激励信号源、功率放大器和激振器组成 拾振部分 检测并放大被测系统的输出信号,并将信号转换成一定的形 式(通常为电信号)。它主要由传感器、放大器组成。 分析记录部分 将拾振部分传来的信号记录下来供分析处理并记下处理结果。 它主要由各种记录设备和频谱分析设备(或计算机)组成。
简谐振动 复合周期振动 瞬态振动 随机振动
简谐振动
以无阻尼自由振动的弹簧振子为例:
k
o
x
1
x
a
v
2 4 6 8 10 12
0.5
t
14
-0.5
-1
(1) 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位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故称为简谐振动。
(2) 自由振动的频率与初始条件无关,仅由系统本身参数确定。 称为(系统的固有频率)
2.磁电式速度传感器
1—弹簧 2—壳体 3—阻尼环 4—磁钢 5—线圈 6—芯轴
磁电式绝对速度计
阻尼环和线圈质量块 电压正比于质量块与基础的相对速度
U v
n时, 质量块绝对静止
相对速度近似于被测物的速度;
U v
尽量降低固有频率, 固有频率:10~15Hz
Uv
3.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5.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具有灵敏度高、零频响应、环境适应 性好等特点,尤其是受温度的影响比 较小; 但不足之处表现在信号的输入与输出 为非线性, 量程有限, 受电缆的电容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较 多地用于低频测量,其通用性不如压 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且成本也比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高得 多
(2)伪随机激励
伪随机信号:周期性的随机信号 在一个周期内的信号是纯随机的,但各个周期内的信号是完 全相同的 (伪随机信号发生器或计算机) 将白噪声在T内截断,然后按周期T反复重复
二.激振器
对试件施加某种预定要求的激振力,激起试件振动的装置
(1)电动式激振器
磁场的产生方法: 永磁式(小型激振器);励磁式(振动台)
三.传感器的标定
1.绝对法 被校准传感器固定在校准振动台上 激光干涉仪直接测量振动台的振幅
与被校准传感器的输出比较 2.相对法
螺栓安装方法利用钻孔螺纹连接加速度振动传感 器和设备。在测试和调试的时候,通常也称之为 “背对背”安装。传感器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中间是振动平台。比较两个传感器的输出在该频率
T:扫描周期 fmax,fmin:上下限频率
可以快速测试研究对象的频率特性
具有类似正弦的形式,但频率变化,属于瞬态激振
(2)脉冲锤击激励
方法:用脉冲锤对被测系统进行敲击,施加一个脉冲力, 使之发生振动。 锤击力脉冲: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平坦的频谱曲线, 近似半正弦波。 1.有效频率范围取决于脉冲持续时间,锤头垫越硬,时 间越短,频率范围越大:锤头垫的材料频带宽度 2.锤头配重的质量和敲击速度激振力的大小
k m
(3) 自由振动的振幅A和初相角φ由初始条件所确定。
复合周期振动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之比为有理数的简谐振动复 合而成。
准周期振动
由频率比不全为有理数的简谐振动叠加而成
瞬态振动
• 瞬态振动:在极短时间内仅持续几个周期的 振动。
随机振动
不能用确定的数学式来描述其运动规律的振动。 与一般的随机信号处理方法一样。
点的灵敏度
va Sa S r vr
任何外界的干扰[包括地基的振动],都会影响校
准工作
高精度的校准工作应在隔振的基座上进行
工业现场很难办到
测量振动台基座的绝对振动,同时测量台面对基
座的相对振动
获得台面的绝对振动传感器的振动输入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