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质量控制及措施1 绪论1.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建筑工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同时还和人民的日常工作和公共安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保持这快速增长,国家增加了在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市政建设也将会取得一个重大的发展。
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掌握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
1.2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工期长、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的行业,其中还涉及了大量特点不同、风格各异的具体工序细节。
其中的每个部分都对建筑工程的整体开展以及最后的综合质量产生鲜明的影响。
钢筋工程作为土建施工中的基础性环节、重要性环节,主要起到支撑楼体和稳固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尽量减少其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保证施工期质量的稳定。
与此同时,钢筋工程质量的好坏也是衡量一家施工单位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众所周知,国内的建筑施工行业鱼龙混杂,不少缺乏施工经验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队伍给建筑行业的整体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只有努力提升钢筋工程的整体质量,才能保证楼宇的建筑安全,并给后期开展的各项工作打好质量上的基础。
简言之,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依托其自身的材料特点与技术工艺,来支撑整个土建工程的顺利进行,而施工单位若想节约建筑工期、提高整体质量,就必须将钢筋工程的施工放到重要地位上来。
在当下,施工环节中的钢筋工程依然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是,由于后续繁复环节的开展,一些施工单位对钢筋工程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下降。
有关企业必须将钢筋工程的开展放在重要地位,并加强对相关环节的监督监管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2 影响钢筋工程质量常见的问题分析2.1钢筋的材质达不到标准钢筋材料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质量问题,包括了钢筋的屈服点和极限强度低于建筑施工中对钢筋材料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这些质量低下的材料会导致钢筋在焊接过程中出现断裂和焊接困难的现象。
钢筋拉伸试验低于建筑施工的对材料的要求,钢筋冷弯实验达不到标准等,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就是钢筋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标准而产生的。
2.2配筋不足钢筋的荷载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承载能力的大小,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的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而在很多的项目工程施工中,钢筋材料的种类、数量以及配置的级别都没有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进行。
在这种情况之下,会出心爱你受力钢筋构造的钢筋配筋不足。
这种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结构的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到项目工程完工之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的长短。
2.3钢筋位置偏差钢筋构建中的位置偏差是影响到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
钢筋结结构中出现偏差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但是如果这个偏差超过一定的范围之后,就势必会对钢筋结构和构建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时不仅会影响到钢筋结构和构建的柔韧度和荷载能力降低,同时还会导致建筑混凝土标准出现裂缝。
如果位置偏差出现的更为严重的话就会对建筑物的的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威胁到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建筑的使用寿命。
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悬挑阳台板、雨棚板出现坍塌的现象主要是由于钢筋的位置出现的严重的偏差而造成的。
3 建筑施工中的钢筋技术3.1钢筋的加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工和制作钢筋结构需要按照设计功方案进行。
并要求在加工过程中对钢筋相应数值进行确定。
在加工过程中,钢筋材料的更换需要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对钢筋材料进行核对。
首先,钢筋加工需要在现场进行,加工队伍在对钢筋进行加工之前一定要详细的阅读项目经理部审核批准后的钢筋配筋单,保证加工的钢筋材料在加工之前不存在问题,此外,还应该按照施工现场的布局合理的选择钢筋加工区域和位置;其次,建筑施工中确定合理的加工人数,在对钢筋进行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近50人左右的专业钢筋加工队伍来完成钢筋的加工。
加工人员在加工过程中应该切实保证钢筋的质量符合相应的设计标准。
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以及在钢筋出厂之前都应该对其进行检查,然后分类,分别标注上标号,在施工现场进行堆放,保证加工的钢筋规格符合设计的要求;再次,钢筋弯曲成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箍筋末端的弯钩过程,一级钢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应该大于受力钢筋的直径且还应该不小箍筋的直径的2.5倍,弯曲平直的部分长度应该不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弯钩的角度控制在135度比较合适。
另一方面,是钢筋的弯钩或者弯折,一级钢筋末端的弯折角度在180度左右,其圆弧弯曲的直径不太应该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不菲的长期应该为钢筋直径的10倍。
而二级钢筋末端做90度或者135的的弯折是,弯曲直径应该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而平直部分的长度应该按照要设计的要求进行确定;最后,保护层垫块加工。
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时需要对建筑物墙桩和楼板房等地方的保护层垫进行检查。
查看他们面积和厚度是否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保护层垫块的后期主要是根据项目工程的施工要求决定的。
一般说来,要是垫块的数量或者其厚度达不到相应的要求的话,就会导致建筑工程的墙柱或者梁板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所以在确定垫块的数量和厚度时,一定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施工。
3.2钢筋的捆扎和安装钢筋的捆扎和安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钢筋的型号和精确度进行检查,保证定位钢筋的尺寸必须准确。
如果在捆扎过程中存在疏漏的话,要及时的对其纠正和改正。
钢筋的质量和数量能不能达到料单料牌的设计标准将会直接影响到钢筋的捆扎和安装流程的顺利进行。
定位钢筋拆除之后要对周围的杂物进行清理,并对安装好的钢筋位置和尺寸进行确定和校正,避免出现超出许可范围的偏差;其次,在进行钢筋的捆扎时应该注意将全部的钢筋交错点都用铁丝进行捆绑,捆扎结实之后才能保证柱脚等关键位置的具有较强的抗震效果。
在钢筋进行捆扎过程中,同一个水平直线上相邻的绑扣呈现八字形,而且还应该保证相邻的绑扣露头部分朝向正反交错的位置;再次,在对钢筋结构进行安装过程中,需要将钢筋的标识所有的钢筋摆放的位置线都应该用两个或者更多的粉笔点标注出来,对于插筋在插入的特殊部位要在其两端用红点对其进行标注;最后,地板钢筋的摆放线,底板上柱、墙以及门洞位置线等位置的摆放线等都需要按照具体的要求在准确的位置上进行标注。
3.3对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钢筋连接是指钢筋接头的连接,其方法有绑扎连接、焊接和机械连接。
钢筋绑扎连接中,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02)的相关规定。
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要符合设计文件及《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有套筒挤压接头、钢筋锥螺纹接头、钢筋直螺纹接头等,必须满足相应接头的连接技术规程。
3.3.1钢筋焊接的质量控制(1)钢筋焊接过程控制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才能上岗操作。
在工程开工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试验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验收时的要求。
(2)焊接操作的控制(3)操作人员要严格按各种不同类型的操作规程操作。
3.3.2钢筋焊接应注意的问题(1)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熔槽帮条焊5种接头形式,焊接时,应注意:1)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正确选择焊条、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特别是焊条的选用。
2)焊接时,不得烧伤主筋。
3)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紧密。
4)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平整光滑不得有凸凹或焊瘤,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5)检查焊接长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焊接接头区域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6)检查焊接件是否有夹渣、气泡等缺陷,如果缺陷严重,应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安装并要求改善焊接工艺,消除不良现象。
7)在环境温度低于-5℃条件下施焊时,宜增大焊接电流,减低焊接速度。
帮条焊或搭接焊时,第一层应从中间引弧,向两端施焊,以后各层控温施焊,层间温度控制在150~350℃间,多层施焊时,可采用回火焊道施焊。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宜进行各种焊接。
在现场进行施焊,当风速超过7.9/s(四级风)时,应采取挡风措施。
(2)电渣压力焊应注意1)电渣压力焊只是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25°范围内)钢筋的连接,不得在竖向焊接后用于梁、板等构件中作水平钢筋用。
2)根据所焊钢筋直径选定焊机容量,调整好电流量。
3)焊接过程中,应根据有关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控制电流、焊接电压和通电时间,这是焊接成败的关键。
4)检查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4mm,否则返工。
(3)闪光对焊闪光对焊有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三种焊接工艺方法,选用焊接工艺方法,主要是根据钢筋直径、钢筋牌号及钢筋端面平整情况选用。
焊接时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流量、预煅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这是焊接成败的关键,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应重点控制。
2)当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发生脆性断裂,成弯曲试验不能达到规定要求时,尚应在焊机上进行焊后热处理。
3)当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时,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3)焊接接头的质量控制钢筋焊接接头应按检验批进行质量检验与验收,质量检验时,应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
力学性能检验应在接头外观检查合格后,在现场随机抽取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同意安装。
钢筋安装完成后,尚应认真检查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百分率是否符合要求,这是焊接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应重点检查。
4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控制措施4.1加强对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钢筋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且基本贯穿工程进行的始终。
然而,由于缺乏对钢筋工程技术上得革新和调整,其整体工作方法还停留在机械化程度低且水平较为落后的层面。
是以,可以通过加强对施工方案的革新来提高整体的质量管理水平。
在开展施工前,有关方案必须经由逐层的审批认证,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和解决,直到方案完全符合施工现场的实地需要。
此时,施工单位应将技术交底分为两个部分,即一般性施工步骤的交底和特殊工序步骤的交底。
对于操作难度相对较小的钢筋敷设工程,可交给工作经验相对较少的新手来进行,对于工序复杂且关乎整体质量安全和下一步工序开展的特殊环节,则应由经验丰富的工人配合相关质量监督检查人员来开展,以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对施工方法的监控还表现在监督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上。
施工单位应对钢筋工程的整体工序进行即时性的监督抽查,并做好检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