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最新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读数写数
10个一是十(10),10个十是一百(100),10个一百是一千(1000),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

进率:
一、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算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我们学过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从右起,第1位是个位,第2位是十位,第3位是百位,第4位是千位,第5位是万位。

写数是从高位写起,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几在个位上写几。

数位上1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

读数是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个位上是几,读作几。

读数时,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1个或连续2个0,只读1个零。

算盘上有:框、梁、档,上珠,下珠。

其中,上珠里最上面一颗是顶珠,下珠里最下面一颗是底珠。

以算盘为工具进行的计算叫珠算。

可以在算盘上任选一档记个记号,定为个位,向左数第2档是十位,第3档是百位,第4档是千位,第5档是万位。

算盘上记数时要拨珠靠梁,1个下珠表示1,1个上珠表示5 ,空档表示0。

怎样比较数的大小:先确定它们分别是几位数,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较大数的估计:会区分: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会估计大约有多少。

长度换算:
相同的时间,跑地远的跑得快;相同的距离,跑的时间短的跑得快。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或分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或测量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000米就是1千米,也叫1公里。

千米可用km 表示,1km=1000m。

直尺上最小1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有10毫米,毫米可以用mm表示,1cm=10mm。

1千米(km)1米(m)1分米(dm)1厘米(cm)1毫米(mm)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

长度的比较:单位统一,直接比较,单位不统一,要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验算:加法用减法验算,减法用加法验算。

拨算珠列算式时,箭头往下用加法,箭头往上用减法。

一个加数=和-另—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估算:就是要将数字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或者整百数。

(最接近的数怎么找?用“四舍五入”,要看作整十数时,就看个位数字,是1、2、3、4就舍去,是5、6、7、8、9就向十位进1。

要看作整百数时,就看十位数字,是1、2、3、4就舍去,是5、6、7、8、9就向百位进1,但要注意两个加数都是x50左右的数时,要考虑凑百。


在加法计算中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个数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

(竖式计算)
在减法计算中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个数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竖式计算)
水、电、气:本月使用数=本月底的读数-上月底的读数
已行路程+剩下路程=甲乙的距离=300km(固定值)
年龄差永不变
规律:1.什么什么的重复,即:几个数字,几个字母,几个图形依次重复的出现。

2.一个图形围绕另一个图形按照一定方向旋转。

3.第3个数是前两个数之和。

4.依次增加或者依次减少几,有的是某一个数字的乘法口诀。

问题解决:1.要求剩下的,可以用总的依次减去用去的;也可以先求出一共用去的,然后再用总的减去一共用去的。

2.设计方案:列举法:注意要刚好用完,不多不少的方案才可以。

3.小猴摘桃:第1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10个,第五天摘多少个?就用第1天摘的30个加4个10,即:30+10+10+10+10
一个加数增加a,另一个加数减少a,和不变。

两个加数同时增加a,和增加2个a。

两个加数同时减少a,和减少2个a。

被减数、减数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一个相同的数,差不变。

被减数增加a,减数减少a,差增加2个a。

被减数减少a,减数增加a,差减少2个a。

长方形与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1)、对边相等(2)、四个直角
正方形:(1)、四边相等(2)、四个直角
平行四边形:(1)对边相等(2)、对角相等(3)、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
七巧板是由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七巧板图形中有7个三角形,2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行。

七巧板可以拼出无数种图案。

除法知识: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被除数=除数x商+余数
除法竖式的认识:知道被除数、除数、商、谁乘谁的积以及余数的位置,余数位置上是0表示没有剩余。

时间知识: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有12个数字,有时针,分针,秒针。

时针又粗又短,分针又细又长,秒针最细最长。

计量比1分还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

时分秒
时针走1大格是1时,时针走1圈是12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

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

1时=60分=3600秒(1h=60min=3600s)秒针走了1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

1分=60秒(1min=60s)
认识钟表:先看分针是不是指着12,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如果分针没有指着12,一定是几时几分,分针指着几,就是(几乘5)分,再看时针在哪两个数之间,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数据备份清单的建立、备份的职责、备份的检查、以及系统受到破坏后的恢复工作,合理防范计算机及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范围为公司总部及下属所有分(子)公司所有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三条各部门由主管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备份文件,IT部负责公司所有重要信息备份的管理和协调。

第三章备份清单建立和备份方式
第四条各部门人员将打包后的数据提交到部门主管并填写到《部门数据备份清单》中,部门主管并核对备份后的存储数据,并核对网络上的存储数据,形成《公司数据备份清单》。

第五条根据公司情况和《公司数据备份清单》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和重要数据两种。

一般数据主要指:个人或部门的各种信息及办公文档、电子邮件、人事档案、考勤管理、监控数据等。

重要数据主要包括:各部门日常表单记录,销售数据,财务数据、技术部门图纸、标书、合同等。

第六条备份方式:移动硬盘备份、服务备份。

第七条一般数据由各部门每月自行备份,重要数据由各部门主管和IT部共同负责,实行双重备份和异地备份机制,重要数据每日天进行自动备份。

IT部每半年对一般数据资料进行选择性收集归档。

第八条备份操作方式:
1.移动硬盘备份
各部门员工将打包过后的数据包添加成压缩包方式上传至部门主管(例:时间+职位+姓名)部门主管接受到各个组员的文件,进行检查,合格后将统一打包并添加密码进行压缩,拷贝到移动硬盘内,并填写《部门数据备份清单》。

注:IT部协助可操作。

2.服务器备份
服务器是公司重要数据存放中心,备份后的文件定时存放至移动硬盘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