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电功率》复习课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电功和电功率是电学中重要的物理量,而不少学生在理解时经常混淆这两个物理量复习时应重在理解,可与电功做比较,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本节课力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巩固对电功、电功率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对实验设计的讨论,使学生掌握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和读数方法,能用电能表测量电功。
知道电功的概念及其单位,明确电流做功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理解电功的公式,能进行有关计算。
知道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功的特点。
理解电功率概念,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2.能力目标:通过对电能表的观察,了解其用途及各种技术参数的物理意义,能根据电能表的示数变化计算消耗的电能。
利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得出计算电功的公式。
理解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方法,能根据测量电功率的实验需要,正确选择器材、设计电路和确定实验步骤;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和阅读相关资料,学习各种用电设备的使用方法。
遇到问题提出猜想,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总结规律,树立实践出真理的观念。
通过对用电器额定功率的认识在选择用电器时有节能意识;通过对实验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电功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变形;理解电功率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知道并理解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方法。
难点: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及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有关电功的计算;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复习过程]
2/R得到电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可见,在不同的条件下,电功率
跟电阻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同,但并不矛盾,计算时要灵活应用。
4、什么叫额定功率?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有什么不同?
5、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
问题?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教师强调本实验的目的、原理、所测物理量、电路图、滑动变阻器
的作用和实验表格的设计及其它注意事项。
2/R和P=I2R
学生回答4:额定功率是指用
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
时的电功率;对同一个用电器
额定功率值只有一个,实际功
率可以有很多。
学生回答5:器材:电源、电
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
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电
路图:
恰当的方法归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巩固练习: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强化。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电功和电功率的理解。
2、简单的电功和电功率计算,并能区分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3、灵活应用公式进行电功率计算;
4、实验测小灯泡电功率。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就是额定功率,也就是铭牌上标有的数值,由于各种原因用电器实际工作的功率往往不是铭牌上的功率即实际功率。
对于此类问题解题应该抓住关键点,即应抓住用电器在额定状态和实际状态下电阻不变来解题。
(假使电阻不随温度而变化)巩固和强化重、难点知识。
课堂小结,强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