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全球采矿指数及经中国经调整的供应管理协会指数
12
总结: (世界)钢铁价格指数和原油价格指数、金属价 格指数、中国的供应管理协会指数存在高度相关 关系, 和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及相关指标、经合组 织先行指标、 干散货价格指数(BDI,波罗的海 综合运价指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13
第二部分 影响钢铁价格的重要因素:
欧盟25国, 17.1%
日本, 6.7%
其他, 9.0%
其他亚洲国家, 14.0%
2006年全球粗钢主要消费区
41
小结: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
消费国,也是国际铁矿石的最大买家。 全球钢铁业已经负增长,中国虽然在 2008年增速大幅下降,但仍然是全球 唯一的增长亮点。
42
我国钢铁行业生产和消费状况
38
2.消费量
2006年国际钢材表观消费量从2005年的10.29亿吨上 升到11.13亿吨,增长8.5%,超过此前预测。IISI预测 2007年需求适度增长5.9%左右,达到11.79亿吨;2008年 增长6.1%,达到12.51亿吨。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再度主 导了世界钢材消费的增长,由于印度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 不断加大投资,2006年其钢材表观消费增长10%;但相对 来讲,中国需求增长仍然最大,中国粗钢表面消费量在过 去5年中增加一倍,2006年已达到3.56亿吨,占世界表面 消费总量的32%左右。
32
各地区炼焦煤出口
各地区炼焦煤进口
33
出口炼焦煤主要生产商,2007年
硬炼焦煤出口成本,2008年预
34
第三部分 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供需
➢ 1、产量 1990~2000年世界粗钢产量处于调整期,未有
大的波动。从2001年开始,全球粗干产量稳步增长, 并有加速的迹象。近5年平均数据更是接近10%。无 论如何,原材料几个的上涨并没有对冲需求的强劲 攀升带来的各国家地区产能的增加。
成本
➢ 结合国内钢铁企业的情况,炼铁工艺中影响总成本的主要 因素是原料成本(铁矿石、焦炭、废钢) 。其他费用(包 括辅料、燃料、人工费用)与副产品回收进行冲抵后仅占 总成本的10%左右,而炼钢工艺中因为耗电量的增加、合 金的加入以及维检费用的上升使得除主要原料外的其他费 用占到炼钢总成本的18%左右。炼铁、炼钢工艺中的其他 费用波动不大。我们要重点研究铁矿石和焦炭。
23
2006年铁矿石进口分布图
2007年铁矿石进口份额分布图
10% 4%
40%
23%
23%
澳大利亚 巴西 印度 南非 其他
24
08年进口铁矿石量
08年国产铁矿石产量
25
2001-2007铁矿石需求增量
26
27
历年长合同矿价及涨幅
28
29
30
31
焦煤(炼焦煤、焦炭)
➢ 焦煤是中等及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及强 粘结性的一种烟煤。对煤化度较高,结焦 性好的烟煤的称谓。焦煤具有中等挥发分 和较好的黏结性,是典型的炼焦煤,在加 热时能形成热稳定性很好的胶质体。中国 东北本溪(辽宁东部),河北唐山、井陉 (河北西南)等,都是著名产地。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连续11年钢产量 居第一位。2006年我国产钢4.188亿吨,占世界钢产量 的1/3,年增长率为18.5%;日本以1.162 亿吨居第二,年 增长率3.3%;美国产钢0.985亿吨,年增长率为6.8%。 居世界产钢量前10 位的国家除巴西以外,均有不同程度 的增长。
43
全球排名 企业名称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变化率
中国从1996年开始成为全球产量最大的国家。 以下是全球钢铁产业状况的数据和图表,数据源自 国际钢铁协会。
35
产量方面:
2008 年全球粗钢产量13.297 亿吨,比2007 年的13.454 亿吨下降1.2%,出 现9 年来首次下降。
2002-2008 全球、亚洲 及中国粗钢产量比较
36
全球分地区粗钢产量比较
新日铁和欧洲钢厂,供方与需方以交叉捉对形式谈判。
22
2、国际铁矿石谈判原则: 多年的铁矿石谈判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国际铁矿石定价惯例,它主要包括以
下原则: (1)同品种同涨幅:即只对各品种的矿石确定价格,不考虑该品种矿石中不 同品质矿石的差异。2003年至2007年连续5年的谈判结果中,每个品种内只有 一个涨幅,并且除淡水河谷的BF 球团矿外,各公司其余品种矿石的价格涨幅 都是相同的。 (2)跟随:第一场谈判达成一致的首发价格将被其余各场谈判的谈判方们接 受,成为全年的定价标准,并且买方不会在以后的谈判中确定以更高的价格向 其它卖方采购,卖方也不会在以后的谈判中确定以更低的价格向其它买方出售。 (3)离岸价:铁矿石价格以离岸价确定,不包含海运费等费用。 (4)合同价:即长协价,国际铁矿石价格一旦确定,那么下一财年的国际铁 矿石均以此价格买卖,不受现货价格波动的影响。 (5)年度定价:价格谈判为一年一次,每年第四季度开始下一矿石年度的谈 判。每个矿石年度的起止时间为当年的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
20
态度,但是并未能阻止印度政府出台加征关税的决心。印度财政部于5 月3日宣布62品位的矿石继续征收300卢比税率(约合7美元/吨),62品 位以下征收50卢比(1.17美元/吨)税率。印度政府加征出口关税这一举 措再次给国际铁矿石现货市场注入一剂强心剂,从3月份开始铁矿石开 始了新一轮的飚升,4月份进口均价再创新高,达到75美元/吨。这也 充分体现了目前全球各国都在加强资源控制,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 为了改变铁矿石进口方面的被动局面,国内贸易商和钢企在积极寻求 解决办法,一方面在大力开发国内的铁矿资源,另一方面在增加合同 货的份额,加强与铁矿石供应商结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也在积 极拓展多方进口渠道,增加从其它国家的进口量,以降低进口风险。
21
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惯例
➢ 1、国际铁矿石谈判的历史
➢
全球铁矿石价格是根据国际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与主要钢铁生
产商商定的合同价格确定的。该谈判定价体系自1981年起运行,
至今已有28年。根据惯例,每年第四季度开始,由世界主流铁矿
石供应商与其主要客户进行谈判,决定下一财政年度铁矿石价格
(离岸价格),任何一家矿山与钢厂达成铁矿石买卖合同,则其他
14
15
➢ 铁矿石: 铁矿石贸易与钢铁制造业同成长,尤其是在
中国。主要出口国是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中 国进口大幅增长已将散杂货运费推至历史高位。 每生产1 吨钢,大约需要1.5 吨铁矿石。 ➢ 一般矿物:赤铁矿(Fe2O3; 70% 铁),磁铁矿 (Fe3O4;72% 铁),菱铁矿(FeCO3; 48% 铁)。
10
27
华菱
4.2
4.9 5.2 7.1 8.5
9.9 16.50%
44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表观消费量 124.3 153.6 186.3 247.0 272.0 326.8 356.2
粗钢产量 128.5 151.6 182.4 222.3 282.9 353.2 418.8
16
各地区铁矿石产量(2008年)
铁矿石主要生产商,2008年
17
各地区铁矿石消费量(2008年)
2007年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
18
铁矿石生产成本,2008预测
铁矿石消费量占比,2008预测
19
我国的铁矿石供需格局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正处于上升时期,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因此对铁矿石的需求量会继续大幅增长,国产矿的增长尚不能弥补目 前的铁矿石缺口,钢铁工业原料瓶颈现象日益突出,还要大量依赖进 口铁矿石。也正因如此,推动了国际铁矿石价格不断高涨。近年来, 随着中国和印度等国家铁矿石产量大幅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动摇着澳 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三大铁矿石巨头的垄断格局, 本是有利于平抑国际铁矿石及海运费的价格,增加铁矿石进口国谈判 筹码的。2007年2月份,印度政府公布将对铁矿石出口加征高额关税, 以限制铁矿石出口,中国因与印度方面的铁矿石贸易以现货为主,在 价格方面受到的冲击最大,最大,虽然中国贸易商呈“抱团” 抵制
5
17
武钢
7.1
7.6 8.4 9.3 13 13.8 6.20%
6
22
济钢
3.2
3.9 5.1 6.9 10.4 11.2 7.70%
7
23
马钢
4.8
5.4 6.1
8
9.6 10.9 13.50%
8
24
莱钢
2.4
2.9 4.2 6.6 10.3 10.8 4.90%
9
26
首钢
8.2
8.2 8.2 8.5 10.4 10.5 1.00%
2008全球粗钢产量增长情况
37
百万公吨
500 400
粗钢主要生产国产量比较
2005
300
2006
200
100
0
中国
日本
美国
俄国
韩国
德国
印度
乌克 兰
意大 利
巴西
2005 355.8 112.5 94.9 66.1 47.8 44.5 40.9 38.6 29.3 31.6 2006 422.7 116.2 98.6 70.8 48.5 47.2 44 40.9 31.6 30.9
3
截至2008 年5月的钢铁价格与原油指数
4
截至2008 年的钢铁价格与钢铁板块指数
5
世界钢铁指数和金属价格指数
注:金属指数(MGMI) 囊括了在伦敦金属交易 所交易的六种基本金属。 各种金属的权重如下— 铝(42.6%)、铜(25.4%)、 锌(16.0%)、铅(13.6%)、 镍(1.9%)及锡(0.5%) , 权重是通过对比西方国 家六种金属消费量与 1985 年(基年)六种 金属消费总量得出的, 以美元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