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有机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版9第九章教学要点和复习

大学有机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版9第九章教学要点和复习

第九章 教学要点和复习
一.重要反应纵横
R OH
2
酸性
KMnO 4/H +等:无选择性PCC:具选择性
C
活性:烯丙、苄基纯>叔醇>仲醇>伯醇主要按SN1,有重排可能
一般无重排
活性:烯丙、苄基纯>叔醇>仲醇>伯醇主要按E1,有重排可能。

用Al 2O 3无重排
OH
二.重要概念和原理 1. 醇、酚的酸碱性
醇:极弱的酸性——烷氧基负离子形成;极弱的碱性——醇羟基的质子化 酚:弱酸性——苯氧负离子稳定
苯环上有吸电子基,酸性增强;有供电子基,酸性减弱。

2. 醇的SN 和E 反应
与卤代烃相应的反应类似,不同在于醇羟基有一定碱性,不易离去,需要酸催化形成质子化羟基(H 2O +),有利于离去。

注意:醇分子间脱水成醚是SN 反应,适合用于单醚制备;醇分子内脱水是E 反应,一般温度较高,但这两反应存在互相竞争的问题。

3. 醇的氧化反应
醇的氧化与分子中存在α-H 有关,叔醇不能氧化。

选择性氧化剂:Sarett 试剂——CrO 3/吡啶 氧化为醛且不氧化碳碳双键 α-二醇氧化:HIO 4,产物醛、酮或酸 4. 酚的酯化和F-K 反应
酚与酰卤或者酸酐在酸或碱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类似与醇的酯化反应,形成酚酯; 酚在酸(HF 、BF 3、H 3PO4、H 2SO 4)催化下与卤代烃(少用)、烯烃和醇发生苯环上烷基化反应,AlCl3与羧酸发生苯环上的酰基化反应。

注意:酚与羧酸很难发生酯化反应;酚的F-K 反应很少用Al 2O 3催化剂。

5. 醇酚性质的差异
本质:苯环与羟基p-π共轭效应 表现:(1)酚的酸性强(酚氧负离子更稳定);(2)酚氧负离子亲核能力弱(酚难与羧酸形成酯);(3)酚难发生脱水的消除反应;(4)芳环上电子云密度大,易发生环上亲电取代(-OH 是强的第一类定位基) 三.重要考点示范
1. 命名:C CHCH 3H
OH H
HO
CH 3O
答案:Z-4-(4-羟基-3-甲氧基苯基)-3-丁烯-2-醇
注意:多功能团的命名方法,主官能团羟基位次尽可能小,但不总是1位。

2. 命名:
答案:4-环己烯-1,3-二醇
注意:环状不饱和二醇,应使两国羟基位次最小前提下,再使双键位次尽可能小。

3. 下列化合物酸催化下,消除反应活性由小到大次序是:
(A)
CHCH 3
OH
(B)
CHCH 3
(C) C(CH 3)2OH
( D) CH 2CH 2OH
答案:( D) (A) (B) (C)
注意:上述醇发生消除反应,形成的中间体碳正离子稳定性由大到小是:
CHCH 3
CHCH 3
C(CH 3)2
CH 2CH 2
+
+
++



4. 写出下列反应主要产物:
CH 3
OH
答案:CH 3
Br
CH 3
Cl
注意:仲醇在于卤化氢发生SN 反应时,易重排;如用SOCl 2为试剂,则可以得到无重排的产物。

5. 写出下列反应主要产物:
HBr
2
2
注意:烯丙醇亲核取代活性最大。

6. 鉴别下组化合物:
OH
CH 2CHCH 2Br
CH 2CHCH 3CH 3CH 2OCH 3
答案:
OH
CH 2CHCH 2Br CH 2
CHCH 3
CH 3CH 2OCH 33
显色
Br 24
红棕色褪色
AgNO 325沉淀
7. 写出下列反应的可能机理:
+
+
H +
CH
3
OH
3
2
3
答案:
+
-H 2O
+扩环重排
+CH OH
3
2
3
H CH OH 2
3
2
-Ha
-Hb
CH 3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