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基础-第七章热力学与其相图x

材料基础-第七章热力学与其相图x

过相图分析,可以了解: (1)不同条件下材料的相转变及相平衡的状态; (2)预测材料的性能; (3)为新材料研制提供依据。
2. 相律
相律是描述系统的组元数、相数和自由度 之间关系的法则。
吉布斯(Gibbs)相律是最基本的相律。 通式为:
f =C-P+2
(7-1)
式中,C为系统组元数,P为平衡共存相的数 目,f 为自由度。
二元合金中,如Cu-Ni、Cu-Au、Au-Ag、 Fe-Ni及W-Mo等属此类相图。
以Cu-Ni合金相图为例进行分析。
1. 相图分析 图7-4为Cu-Ni合金的均晶相图。 图中只有两条曲线,其中曲线Al1B称为液
相线,是各种成分Cu-Ni合金冷却时开始结晶 或加热时结束熔化温度的连结线。
曲线Aa4B称为固相线,是各种成分合金 在冷却时结晶终了或加热时开始熔化温度的 连结线。
液相和固相在结晶过程中,其成分在变化 过程中逐步均匀化,在缓慢冷却的条件下,不 同成分的液相与液相、液相与固相、以及先后 析出的固相与固相之间,原子得到了充分的扩 散和迁移。
一元系:C=1,P=2,最多二相平衡共存。
例如,纯Fe结晶时,同时存在的平衡共存相 仅为液相和固相。
二元系: C=2,P=3,最多三相平衡共存。
3. 相图的建立 二元相图采用两个坐标轴描述。图7-1所
示的是三种不同类型的二组元相图。 用纵坐标表示温度、横坐标表示成分,并
且 A、B代表合金的两个组元,横坐标左边为 纯组元A,右边为纯组元B。
整理后得: Q
Qo
w
O Ni
w
Ni
w
L Ni
w
L Ni
100 %
ao ' ab
QL Qo
w
Ni
w
Ni
w
O Ni
w
L Ni
100 %
o'b ab
即 QL o'b Q a o'
(7-5)
把(7-5)式中的重量比变换,则有:
QL.a oQ '.o'b (7-6)
对比图7-3b,可以看出(7-6)式的形式 与力学的杠杆原理相似,故称杠杆定律,或称 线段法则。
(2) 确定两平衡相的相对量 设合金总重量为Q0、温度t下的液相重量
为QL、固相重量为Qa。
固液两相的质量和等于合金总质量Q0 , 即
Q0 = QL + Qa
(7-4)
设液相中镍的质量分数为
w
L Ni
、固相中镍的
质量为 w
Ni,合金中镍的Fra bibliotek量分数为w
o Ni
,则
QowN o iQLwN L iQwNi(Qo Q)w . N L iQwNi
第七章 材料热力学及其相图
7.1 引言
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决定材料的性能。
相是合金中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 同一性质并以界面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组元是组成材料最基本、独立的物质,可 以是纯元素,也可以是化合物。材料由单组元 组成,如纯Fe、α-Al2O3等,也可以是多组元组 成,如Cu-Zn金属材料等。
如上所述,杠杆定律说明平衡条件下二元 合金质量分数之比等于各自相区距离较远的线 段(即反线段)之比。
需要指出,杠杆定律只适用两相共存时组 元质量分数的计算,对三相共存时并不适用。
7.3 二元相图的基本类型和分析 7.3.1 均晶相图
凡二元系中两个组元在液态、固态下均能 无限互溶时,其相图称为匀晶相图。
多组元组成的金属叫合金,如铁碳合金。 材料性能是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系 统状态的变化及其相转变的具体表现。
7.2 相图建立的基本方法
1.相图 相图是用图解方法描述在平衡条件下相的
状态和转变与成分、温度、压力的相互关系。 相图有二元相图、三元相图和多元相图。 二元相图是相图的基础,应用最广泛。通
因而,任何一个由A、B二组元组成的合 金,其成分都可以在横坐标上找到,合金的成 分可以用质量分数w(%)表示。
图7-1 三个不同类型的二元相图
一定成分的合金在加热、冷却时,相图 上表示的是与温度线平行的纵向线的上下移 动,曲线交点是该合金从一种相的组成状态 转变为另一种相的组成状态时的温度,称为 临界点或临界温度,见图7-2。
图7-4 Cu - Ni合金的均晶相图
液相线以上为液相L,称液相区;固相线 以下为固相a,称固相区。液相线与固相线之间,
则为液、固两相区(L+a)。左轴A点为Cu的熔
点 ( 1083℃ ) ; 右 轴 B 点 为 Ni 的 熔 点 (1452℃)。
2. 合金的结晶过程 以合金I为例,讨论合金的结晶过程。 当 合 金 自 高 温 液 态 缓 慢 冷 却 至 液 相 线 上 t1
图7-2 相图建立的方法
建立相图的方法主要有:热分析、差热分 析、金相分析、X射线、电阻、热膨胀、力学 等。
也可以用计算法建立,依据合金热力学的 基本原理及热力学数据计算确定。比较简单的 二元合金通过计算模拟可得到很精确的结果。
4. 杠杆定律
根据相律, 二元系统两相平衡共存时的自由
度为
f=1
若温度一定,自由度f=0,表明此温度下, 两平衡相的成分也随之已定。
合金结晶过程中,其各相的成分及其相对 量在不断地变化。
不同条件下相的成分及相对量,可通过杠 杆定律求得。图7-3所示的镍合金相图。
图7-3 二元相图的杠杆定律
分析步骤如下: (1) 确定两平衡相的成分(浓度)
如图7-3所示,沿合金O点在 t 温度时表 象点O’作水平线,水平线与液相线、固相线分 别交于a、b两点。点a、b在成分轴上的投影 点 wNLi及wNi,表示此温度下液相L及固相 a 的 成分或质量分数。
自由度是在平衡相数不变的前提下确定系 统可以独立变化的数目。
相律可以了解系统在平衡共存下的相的数 目。
(7-1) 式表示,自由度越小,平衡共存相就 越大。
自由度f 为零时,(7-1)式变为:
P=C+2
(7-2)
再压力给定去掉一个自由度,(7-2)式变为 :
P=C+1
(7-3)
表明系统中平衡相数最多比组元数多一个
温度时,开始从液相中结晶出固溶体a,此时a 的成分为a1。随温度的下降,固溶体a量逐渐增 多,剩余的液相L量逐渐减少。
当温度冷却至t2时,固溶体的成分为a2,液 相的成分为l2;当最后一滴成分为l4的液相也转 变为固溶体时完成结晶,此时固溶体成分为合 金成分a4。
结晶过程中,液相成分沿液相线
l1→l2→l3→l4 变 化 , 固 溶 体 成 分 沿 固 相 线 a1→a2→a3→a4,由高镍量向低镍量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