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

财政政策/货币 政策(税收、信 贷、利率、汇率 等)/产业政策
间接性
法律手段 P84
经济立法和经 济司法
强制、统一、 权威
行政手段 P84
命令、指示、 指标、规定等
直接、迅速
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
市场调节称为“看不见的手”“无形手 宏观调控称为“看得见的手”“有形手” 两者都是现代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 置的手段,相互补充.市场调节是基础 性的、第一位的手段;宏观调控是弥补 市场调节缺陷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 础
两极分化
先富带动后富 实现共同富裕
结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市场调节不 行,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必须把市场调 节(无形手)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形手) 结合起来。
含义: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 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一)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材料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行1政2月手2段5日在京
召开发布会,部署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有 效期届满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
法律手段
材料三:近年来,一些行业为争夺市场,不惜血本 压低价格,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为此,我国制定 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价格法》。
重点
含义 表现 特点
经济手段 P84
市场调节的不足 市场不是万能的 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社会主义性质 ——社会主义公有制 ——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 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发展的协调性进一 步增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新 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国际收 支状况进一步改善。
(三)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基本标志)
资本主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 生产资料公有制
不留空白:从先富到共同
富裕,让中国每一个角落 都富起来。
上述漫画《不留空白》反映了社会主义 经济什么特征?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 础
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了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相同点 都是经济政策,都是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指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 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
含 义
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 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 策。
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 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 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
4、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调节作
用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误区二:实施宏观调控主要靠行政手段
误区三:只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下才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
不 同
措 施
政府调节财政收入(税率、税 央行调节货币的供应量、信
收、国债)和财政支出总量来 贷量、利率来调节和控制国
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
民经济
关 税率、税收、国债、 信贷、利率、外汇、
键 词
政府采购、补贴等。 汇率、准备金率等。
经济手段
材料一:2014年要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执行好既有调控措施,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从 严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和住房限购政策。
②实现共同富裕 ———根本目标
③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调控力度 二、加强宏观调控
1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 宏观调控的含义
3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经济 手段
4 宏观调控的手段
法律 手段
行政 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