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试卷( A )卷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家畜环境卫生学考试时间( )专业( )年级( )班( )学号( )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得分得分评卷人签字复核人签字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气象因素包括气温、气湿、气压、气流、云量和降水_。
2. 太阳高度角是_太阳直射光线__和_地平面__ __的夹角。
3. 空气中微生物气源传播的三条途径是灰尘(固态颗粒)、飞沫(飞沫小滴)、飞沫小核。
4. 建材的空气特性主要包括_容重、孔隙率_。
5. 畜舍的外围护结构主要是指屋顶和墙。
6. 变应源微生物是一种能激发_过敏(变态)反应_的抗原性物质。
7. 必要时冬季可适当__增加________饲养密度,厦季则要__减少___饲养密度。
8. 畜牧场的消毒按其进行的时间和性质可分为__日常性消毒_、__定期消毒_和_突击性消毒_ 。
得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一个地区多年所特有的天气情况称之为___________。
( C )A.天气B.气候C.小气候D.气象2. 太阳辐射光谱中波长大于760nm的是______________。
( D )A.红光B.紫光C.紫外线D.红外线3. 家畜中汗腺较发达的是___________。
( C )A.猪B.牛C.马D.羊4. 可见光主要是导致____________兴奋,由此引起动物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 D )A.大脑B.小脑C.下丘脑D.视网膜5. 高山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 C )A.气压高B.低温C.机体组织缺氧D.紫外线过强6. 进入呼吸道的冷空气升温后,其饱和水汽压会____________。
( A )A.升高B.降低C.不受影响D.升降不定7. 鸡舍中氨气最高允许浓度为___________PPM。
( B )A.10B.20C.30D.508. 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越高,其化学耗氧量__________。
( A )A.越大B.越小C.大小与气温有关D.大小与气压有关9. 在生产中把_________通风量做为畜舍最小通风量。
( D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 沼气的最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 A )A.CH4B.O2C.CO2D.CO得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 显热发散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三种方式散热称为显热发散,亦称为“非蒸发散热”或“可感散热”,它能畜舍温度升高;寒冷时,家畜间还可起互相温暖的作用。
2. 临界温度当气温下降散热增加时,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这开始提高代谢率的外界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3. 采光系数指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与畜舍地面面积之比,各种畜舍的采光系数一般用1:X表示。
4. 腐熟堆肥法利用好气微生物,控制其活动的水分、酸碱度、碳氮比、空气、温度等各种环境条件,使之能分解家畜及垫草中的各种有机物,并使之达到矿物质化和腐殖化的堆肥处理方法。
5. 半开放舍半开放舍是指三面有墙,正面上部敞开,下部仅有半截墙的畜舍。
半开放舍造价较低,自然通风换气能力较强,舍内空气状况较好,适用于温暖地区。
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30 分)得分1. 畜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有那些?辐射散热1分,传导散热1分,对流散热1分,蒸发散热1分。
辐射、对流、传导合称为“非蒸发散热”、“可感散热”或“显热发散”,这部分热能可使畜舍温度升高或用于家畜在冷天互相温暖,1分;蒸发散热亦称“潜热发散”,只能使畜舍湿度升高,1分。
2. 畜舍的基本结构包括那些部分,各有何功能?基础和地基,承载畜舍自重及家畜、设备、屋顶积雪等重量,2分;墙,墙是将畜舍与外部空间隔开的主要外围护结构,应区分承重墙与隔断墙,1分;屋顶,畜舍上部的外围护结构,起防止降水、风沙侵袭、隔绝太阳辐射和保温隔热作用,1分;地面,既是畜床,又是从事生产的场地,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畜舍环境卫生状况和使用价值,1分;门、窗,供人、畜出入和通风、采光,1分。
3. 如何做好畜舍的防寒管理工作?在不影响饲养管理及舍内卫生状况的前提下,适当加大舍内家畜的密度,等于增加热源,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辅助性防寒保温措施1分;利用垫草以改善畜体周围小气候,是在寒冷地区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防寒措施1分;防止舍内潮湿是间接保温的有效方法1分;控制气流,防止贼风1分;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和玻璃及某些透明塑料的独特性能形成的特殊热作用,以提高舍温1分;寒冷时调整日粮,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浓度和提高饮水温度也能防寒保温1分。
4. 饲养密度对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有何影响?饲养密度会影响畜舍卫生状况,密度过大会造成畜舍有害气体浓度过高1分,病原微生物易于繁殖传播1分,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1分,密度过大还易造成啄癖1分,影响生长发育的均匀度1分,对家畜的正常采食,休息,产蛋,分娩,泌乳等行为也有不利影响,最终造成不同程度生产性能下降和影响健康1分。
5. 绿化在畜牧场环境控制中有什么作用?改善场区小气候1分,净化空气1分,减少颗粒1分,减弱噪声1分,减少空气及水中细菌含量1分,防疫、防火作用1分。
得分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 家畜的体温调节系统是如何应对外界温度变化?家畜体内拥有的一套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主要包括行为性和生理性调节1分。
前者是机体通过行为的变化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1分,如高温时家畜寻找荫凉处,低温时则又蜷缩成团;后者则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控制产热和散热过程1分。
在体液调节体温的过程中,参与的物质主要有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缓激肽1分。
当动物突然进入寒冷环境时,引起热量增加。
若动物长时间处在寒冷环境中,则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加强体内物质的代谢,增加产热,以适应寒冷的环境1分。
当动物处于高温环境中,可激活腺细胞中的激肽原酶,使组织液中的球蛋白分解,产生激肽,后者可直接作用于局部血管,使之舒张,增加局部血流量,加强散热1分。
神经系统调节热平衡的过程,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的1分。
温度感受器位于皮肤。
粘膜、腹腔内脏、脊髓1分,丘脑下部前区存在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等温度感受神经元,不仅可直接受流经脑部血温变动的影响,而且也受外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传入信息的影响1分。
外周温度感受器和温度感受神经元的讯息,通过在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来统一支配体温的调节1分。
2. 畜舍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那些、对家畜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什么影响?畜舍中主要有害气体为氨,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4分。
氨中毒(剌激、损伤眼和呼吸道粘膜,损害支气管、肺、中枢神经、肝、心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诱发疾病等)现象及限制浓度,畜舍26PPM禽舍20PPM,2分,硫化氢中毒表现(剌激、损伤眼和呼吸道粘膜,损害气管、肺、出现植物性神经紊乱,使细胞色素氧化酶失活致使机体组识织缺氧等)及最高限制浓度10PPM,2分,一氧化碳抑制机体细胞的含铁呼吸酶,造成机体急性缺氧,高限为2.4PPM,1分,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00PPM,会使畜舍氧气不足,造成畜体缺氧,引起慢性中毒1分。
( B )卷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家畜环境卫生学考试时间专业年级班学号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得分得分评卷人签字复核人签字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按人类视觉可分为_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_ 三大部分。
2. 温湿指数将___温度___和__湿度__相结合以估计炎热程度的一种综合指标。
3. 畜牧场地面坡度以1—5%较理想,最大不能超过25% 。
4. 水在自然界主要分成__地面水、地下水、降水_三大类。
5. 用于畜舍通风的风机类型主要是_轴流式和__离心式_.6.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组成主要包括_恒定、可变、不定组分三种组分。
7. 畜牧场通常分为三个功能区:管理区、生产区、病畜管理区(兽医卫生区)。
8. 垫草的两种主要使用方法是_常换法、厚垫法_。
得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基础代谢热是动物的__________产热量。
( B )A.最高B.最低C.中级水平D.采食后2. 水的硬度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离子的含量。
( C )A. Pb, HgB. F, NaC. Ca, MgD. Cl, K3. 高温条件下,畜体最有效的散热途径是_____________。
( D )A.辐射B.对流C.传导D.蒸发4. 家畜生产、健康、饲料利用率和饲养效益最高的温度范围在______。
( C )A.等热区B.体温恒定区C.舒适区D.存活区5. 畜牧场用地的土质最好是___________。
( C )A.粘土B.沙土C.沙壤土D.腐殖土6. 声压级每变化20分贝,就相当于声压值变化____________倍。
( C )A.20B. 200C.10D.1007. 决定采光系数的因素是____________和畜舍地面面积。
( C )A.天气情况B.开窗面积C.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D.畜舍跨度8. 混凝沉淀所用药剂通常是____________。
( D )A.钾盐B.钠盐C.镁盐D.铝盐9. 腐熟堆肥初期应保持_____环境,以利于粪肥的氨化、硝化作用的进行。
( C )A.高温B.低温C.好气D.厌气10. 粪便中含氮化合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的最终产物为________。
( C )A.氨B.三甲胺C. 硝酸盐D.亚硝酸盐得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 红斑作用指在紫外射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的皮肤会出现潮红,这是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特异反应。
2. 等热区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主要借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等热区中家畜健康、生产水平、饲料利用率和饲养效益都比较好。
3. 高山病当海拔升高到2000—3000m时,由于气压下降,大气中氧分压同时下降,致使肺泡中氧分压及血液中氧饱和度降低,引起机体缺氧,临床上称为“高山病”。
主要表现为局部血管扩张,呼吸和心跳加快,粘膜和皮肤发绀(呈青紫色),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
4. 自然照度系数指舍内水平面上散射光的强度(En)与同一时刻舍外空旷无遮光物地点的天空散射光的水平照度(Ew)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的数学公式为C(%)= En/ Ew×100。
5. 生化耗氧量指水中有机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得分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30 分)1 家畜在高温时是如何调节体热平衡的?高温时动物加速外周血液循环,增加皮温与气温之差。
以提高可感散热2分。
提高蒸发散热量2分,处于严重热应激情况下的家畜,增加蒸发散热是惟一有效的途径。
家畜在高温还会减少产热量2分。
2. 畜舍自然采光受那些因素影响?畜舍方位1分, 舍外情况1分, 入射角1分, 透光角1分, 玻璃1分,舍内反光面、设施及畜栏构造1分都可能影响畜舍自然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