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理学试卷1

植物生理学试卷1

《植物生理学》课程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生物膜:也叫细胞膜,指细胞内所有膜的总称,包括质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等,其主要成分是类脂和蛋白质。

2、呼吸速率:单位时间(小时)单位植物组织(干重、鲜重)或单位细胞或毫克氮所放出CO2量或吸收O2的量或有机物干重的损失量或能量的释放量。

3、温度三基点:指影响植株生长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称为温度三基点。

4、种子的寿命: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过的时间。

5、希尔反应:水的光解是希尔(Hill)于1937年发现的,他将离体叶绿体加到具有适当氢接受体的水溶液中,光照后放出氧气,这种离体叶绿体在光下进行水分解,并放出氧的反应,便简称为希尔反应。

6、吐水:没有受伤的植物如处于土壤水分充足、天气潮湿的环境中,叶片尖端或边缘都有液体外泌的现象。

这种从未受伤叶片尖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称为吐水。

7、Pfr型光敏素:光敏素的一种类型,吸收高峰在730nm,吸收远红光后转变为Pr型的光敏素类型称为Pfr型光敏素,它是光敏素的生理激活型。

8、LHC:聚光色素复合体,为色素与蛋白质结合的复合体,接受光能,并把光能传给反应中心。

9、LDP:长日植物——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必须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长日植物。

10、Ψw:水势,每偏摩尔体积的水的化学势差,即体系中水的化学势与处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μw—μwo),再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Vw,m)。

用两地间水势差可判别它们间水流的方向和限度,可以用来分析土壤—植物—大气水分连续体(SPAC)中的水分移动情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生物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影响膜脂的流动性和植物的抗寒能力。

2.写出支持压力流动假说的两个主要实验证据:蚜虫吻针法证明筛管内有正压力和筛管两端存在汁液的浓度差异以。

3.气孔蒸腾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水分从叶肉细胞壁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充满细胞间隙和气孔腔;第二步是水蒸气从气孔腔通过气孔扩散到大气中。

4.离子的相互作用包括: 协同和竞争。

5.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的前体是甲羟戊酸(甲瓦龙酸);其合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6.光合作用中淀粉的形成是在叶绿体中中进行的,蔗糖的合成是在细胞质(胞基质)中进行的。

7.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生理标志是花熟状态;其形态标志是花芽分化。

8.光合电子传递链位于类囊体膜上,呼吸电子传递链位于线粒体膜上。

9.植物组织受伤后耗氧量显着增加,这部分呼吸称为伤呼吸,这主要是由于多酚氧化酶作用的结果。

10.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植物激素免疫测定方法有酶联免疫、放射免疫和免疫传感。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压力流动假说难于解释下列哪一种现象()。

①树皮上的蚜虫吻针切口,保持几天不断地溢出汁液②筛管两端存在汁液浓度差③韧皮部同时有双向运输④生长素只有在源库两端存在浓度差时才能被运输出去2.双子叶植物的生理性落叶、落花、落果,其原因是离层细胞间层的()被分解。

①果胶酸②原果胶③纤维素④半纤维素3.成熟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在()区。

①分生区②根毛区③伸长区④根冠4.对生长素反应最敏感的器官是()。

①茎②芽③叶④根5.测定植物组织渗透势的实验方法是()。

①小液流法②TTC法③小蓝子法④初始质壁分离法6.用于鉴定元素必需性的技术主要是()。

①土培②水培③砂培④土培和砂培7.经过抗旱锻炼的植物()①束缚水含量升高②束缚水含量降低③生长速度加快④可溶性糖含量降低8.叶绿素a在可见光区有()个主要吸收高峰。

① 1 ② 2 ③ 3 ④ 49.在我国中纬度地区将短日植物北种南移,选什么样的生育期品种更易成功()①早熟的②晚熟的③中熟的④与生育期无关10.和花粉育性有密切关系的物质是:( )①碳水化合物②脯氨酸③类胡萝卜素④维生素答案:1、③ 2、② 3、② 4、④ 5、④6、②7、①8、②9、② 10、①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1.( ) 膜脂的流动性越小,膜的结构愈稳定,它抵抗低温伤害的能力愈强。

2.( ) 乙烯可促进瓜类植物的雌花分化。

3.( ) 细胞逆着浓度梯度累积离子的过程称为主动吸收。

4.( ) 高产植物都是低光呼吸植物,而低光呼吸植物也是高产植物。

5.( ) 暗期间断效应与光质、光强、照光时相、照光时间长短相关。

6.( ) 种子的休眠是由于不利于生长的环境引起的休眠。

7.( ) 束缚水/自由水比值直接影响到植物生理过程的强弱,比值高时原生质呈凝胶状态,代谢活动弱;比值低时原生质呈溶胶态,代谢活动强。

8.( ) 短日植物成花需要一个长于一定长度的临界夜长,越长越有利于成花,理论上说只要供应糖,不受光照最有利于成花。

9.( ) 水的光解和氧释放是光合作用原初反应的一部分。

10.( ) CCC抑制生长素的生物合成,故使植物矮化。

答案:1、×2、√3、×4、×5、√6、×7、√8、√9、√10、√五、问答题(每题6分,共30)1.试用‘‘壁酸化-基因表达学说’’解释生长素促进植物伸长生长的作用机理。

壁酸化-基因表达学说认为:生长素与质膜上的激素受体结合,使H+很快分泌到细胞壁中,细胞壁中对酸不稳定的键打开,一些酸性水解酶被活化,使细胞壁软化,压力势下降,细胞吸水增大;同时,某一未知因子释放出来,移动到细胞核内,导致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进细胞的扩大。

2.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光能利用率是指植物光合作用累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单位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比率。

要提高光能利用率,主要是通过延长光合时间,增加光合面积和加强光合效率等途径。

⑴延长光合时间延长光合时间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时间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延长光合时间的措施有:①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复种指数的措施就是通过轮、间和套种。

在一年内巧妙地搭配各种作物,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好地利用光能,缩短田地空闲时间,减少漏光率。

②延长生育期:如前期要求早生快发,较早就有较大的光合面积,后期要求叶片不早衰,即适当延长作物的生育期。

③补充人工光照:在小面积的栽培中,当阳光不足或日照时间过短时,可用人工光照补充。

⑵增加光合面积光合面积即植物的绿色面积,主要是叶面积对产量影响最大,同时,又是最容易控制的一个方面。

①合理密植:合理安排作物栽植密度使群体得到最好的发展,有较合适的光合面积,充分利用日光能和地力。

②改变株型:培育出杆矮,叶直而小、较厚、分蘖密集的品种,使株型改善,就能增加密植程度、增大光合面积、耐肥不倒伏,以便充分利用光能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⑶加强光合效率光、温、水、肥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影响单位叶面积的光合效率。

①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空气中CO2的含量远低于最适CO2浓度,增加空气中CO2的浓度,光合速率就会增加。

主要有三个措施值得试行:控制栽植规格和肥水,因地制宜选好行向,使后期通风良好;增施有机肥料,使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增多,活动能力加强,分解有机物,放出CO2;深施碳酸氢铵。

②降低光呼吸:主要有两种措施:利用光呼吸抑制剂去抑制光呼吸,提高光合效率;改变环境条件,尤其增加CO2浓度,使Rubisco 的羧化反应占优势,减少其氧化反应的比例,光能利用率就能大大提高。

3.试述呼吸代谢多条路线的主要内容⑴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则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无氧呼吸包括乙醇发酵、乳酸发酵和乙醛酸循环。

⑵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的多样性。

包括细胞色素呼吸链和抗氰呼吸链,前者为主路,后者是指在氰化物存在条件下,辅酶Q的电子不传递给细胞色素系统,而是传递给另一个受体-抗氰氧化酶(X),再由X直接传递给O2,其P/O比等于1。

⑶末端氧化酶系统的多样性。

线粒体内的末端氧化酶系统包括细胞色素氧化酶和抗氰氧化酶,而线粒体外细胞质中存在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乙醇酸氧化酶等。

4.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叶面施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叶面施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⑴土壤中的营养有效性低时;⑵上层土壤干燥时;⑶生殖阶段根系活力下降时;⑷增加谷类作物籽粒蛋白质含量;⑸增加果实钙量。

5.液泡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1)起渗透调节的作用。

使细胞产生渗透势,维持细胞的紧张度。

细胞具有吸水的潜势,当细胞吸水膨胀,细胞便具有一定的紧张度,并使细胞扩张生长。

(2)是代谢物(如次生代谢物)的贮存所。

贮集多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借助细胞化学测试法早已证明,液泡中沉积有无机盐、糖、有机酸、氨基酸、酰胺、类脂、单宁、黄酮、生物碱等多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

(3)充当溶酶体的作用。

液泡中存在大量的水解酶类,即能水解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与脂类等一切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的酶。

能吞噬和消化细胞质中的破坏成分(如线粒体或内质网的碎片),或通过自溶作用释放水解酶类来消化已衰老退化的细胞。

(4)起稳恒作用。

保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5)是一些生化反应的场所。

六、综合题(10分)1、请设计一个实验将高等植物体的主要四种光合色素分离开(简述其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叶绿体色素主要由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丙酮提取;由于叶绿体色素是双亲媒分子,因此要用80%丙酮提取,不能用纯丙酮。

纸层析是分离叶绿体色素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其原理为:溶剂不断地从层析滤纸上展开时,由于叶绿体色素中各成分极性不同,在两相(即流动相和固定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它们移动的速度不同,使样品中的叶绿体色素得到分离。

叶绿素分子在红光区有专一吸收峰,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出其吸光度,根据Lambert-Beer 定律,溶液浓度和吸光度间有如下关系:A=k C L(A为吸光度,k为摩尔消光系数,C为样品浓度,L为比色杯直径),即可得到叶绿体色素的含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