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欧洲第二战场的含义、开辟原因及作用
1.含义 是指英、美在欧洲开辟的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场,即以英国为基地,美、英 联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登陆,直接对德国作战。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开辟原因 (1)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盟国,美、英希望尽早结束战争。 (2)美、英力图限制苏联影响,争取在战后取得有利地位。 3.作用 第二战场的开辟,拖住了德国法西斯的大批兵力,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 作战,也消除了德军跨海征服英国的直接威胁;同时,它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 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从此以后,德国法西斯陷于东西夹击、腹背受敌 的困境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反法西斯战争 波茨坦 全面胜利的前 会议 夕;敦促日本
无条件投降
重申雅尔塔会 议关于处理德 国问题的精神,加速日本 并以中、美、 的投降, 英名义发表敦 巩固对德 促日本无条件 的胜利 投降的《波茨 坦公告》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召开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 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描绘的战役分别开始于什么时间?作战双方是哪些国 家? (2)综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如何打开胜利之门的。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题应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 进行说明。
——日本《停战诏书》(1945 年 8 月 14 日)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思路分析】
考查角 度
日本法西斯的投降
材料信息:日本接受美、苏、中、英四国条 件,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日本向美英宣战是 材料解 为了日本的生存和东亚的安定,美国投放原 读 子弹是破坏人类文明,灭亡日本种族的残酷 行为,为了保障日本民族生存,日本政府接 受四国条件,结束战争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会战
首页 下一页
【解析】 从材料中的描述可以知道,当时在苏联进行了惨烈的巷战。此战 苏联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却赢得了战争,成为苏德战场乃至整个二战的转 折点。
【答案】 B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右图是 1943 年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的照片。这次会议的内 容涉及(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答案】 (1)历史背景:德国战败;《波茨坦公告》发布;美国在广岛、长崎 投掷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中国抗日力量大反攻;日本已无力抵抗。
(2)评价:回避了侵略中国和东南亚的事实;美化战争目的,掩盖侵略本质, 推卸战争责任;没有写明“无条件投降”;将投降辩解为挽救人类文明;不利于 反思战争罪责。(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日本投降 (1)背景:1945 年夏的波茨坦会议 重申雅尔塔会议的精神。 (2)经过 ①1945 年 8 月,美国向 广岛 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日本伤亡惨重。 ② 苏联 对日宣战,围歼中国东北境内日军。 ③中国发动全面反攻。 ④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投降。9 月 2 日,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3)意义: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和结束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了解各大战场重 要战役等史实。
2.认识反法西斯国 家是怎样通向胜利 之门的。
1.斯大林格勒战役;第
二战场的开辟;二战期 间的重大会议。(重点) 2.二战中交战双方的 战争优势变化及原因。( 难点)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战役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43”和图片信息中德国法西斯的标志以及 题干要求“不能读出的是”。结合所学知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于 1944 年,所以 A 项不能从题干中读出,符合题意。
【答案】 A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4.“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 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中的一首诗。这首诗写作的背景是( )
【答案】 D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
会议名 称
背景
主要内容
签署《开罗宣
言》,规定:日
开罗 反法西斯 本所窃取的中国
会议 力量在各 领土,如满洲、
个战场取 台湾、澎湖列岛
得了胜利,等必须归还中国
为加速战
德黑兰
争的进程 而召开
决定开辟第二战 场;战后处置德
会议
国;成立国际组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诺曼底登陆和第二战场的开辟
1.背景 (1)1943 年 11 月的 开罗会议 讨论联合对日作战问题。 (2) 德黑兰会议 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2.经过 (1)1944 年 6—7 月,美英联军在 艾森豪威尔 指挥下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 (2)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盟军登陆成功。
A.中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问题 B.中国收回台湾等被占领土主权的问题 C.中国参加筹建联合国的问题 D.苏联对日作战问题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解析】 1943 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满洲、台湾及其附 属岛屿归还中国。
【答案】 B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下面漫画提供了极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D.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军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一、选择题
1.“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战役已
不是运动战,而变成了‘老鼠战’,人们在地下室里,在屋顶上,在小巷、院子
和下水道里短兵相接”,“苏军的顽强抵抗,死死拖住了德国的精锐部队,为苏
军的大反攻赢得了时间”。这是下列哪一战役中的情景( )
阅读下面材料: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 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 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 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 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 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 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乎。此朕所 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德国投降 (1)背景 ① 第二战场 的开辟,使德国腹背受敌。 ②美、英、法和苏联等国军队攻入德国境内。 ③1945 年 2 月,召开 雅尔塔 会议,协调了盟国行动。 (2)经过 ①1945 年 4 月,美、苏军队在 易北河 会师。 ②苏军发动 柏林 战役,4 月 30 日,希特勒自杀身亡。 ③1945 年 5 月 8 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第(1)题据材料得出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 子弹,然后结合1945年8月欧洲战场、中国 解答思 战场史实回答背景。第(2)题歪曲史实的辩解 路 可从材料中“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
定”“敌方最近使用……破坏人类之文明” 等概括解答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尝试解答】 (1)历史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1945 年意大利投降 B.1945 年日本无条件投降 C.1945 年德国无条件投降 D.1941 年日本偷袭珍珠港 【解析】 根据诗词中“降旗”“武运”“大和”等提示,应该理解为日本 发动的所谓“武运长久”的侵略战争以日本的失败而告终。所以应选 B 项。 【答案】 B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杜鲁门指
的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解析】 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中“炒冷饭”和“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 等关键词语,这显然是指波茨坦会议重申《开罗宣言》的条文必须实施。
【答案】 D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影响 (1)解放巴黎, 戴高乐将军在巴黎成立了法国临时政府。 (2)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处于两面夹击中的德军的灭亡。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意大利投降 (1)背景 ①1942 年,阿拉曼战役后,形势急转。 ②二战局势发生根本性转折。 (2)经过 ①1943 年 7 月,盟军登陆 西西里岛 。 ②意大利政变, 墨索里尼 政府垮台。 ③ 1943 年 9 月,意大利投降。 (3)意义:标志着 法西斯轴心国 开始瓦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