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小体验(600字)作文

生活小体验(600字)作文

精选作文:生活小体验(600字)作文大田县实验小学五年二班林晨昊在星期五,林老师给我们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在家里面做残疾人。

我听了非常高兴,我终于可以在家里玩一次体验了。

我就在家里做了一个只有一条腿的残疾人。

星期六,我和妈妈说了这一件事,妈妈突然拿出一条绳子,把我的一条腿抬到了后头,辛好呀!我学过跆拳道,不然这一抬,我变会马上叫救命,杀人灭口的。

我的裤子也差一点就变成了两半了。

我突然,肚子痛了,便马上到了洗手间去,到了马桶上,可是怎样也坐不上去,我的垃圾要拉出来了,就只好一跳,才坐到了马桶上,可我的屁股就只要一动,就会塞到马桶里去,我再去拿纸张,可一站就摔了一下,再走过去,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了纸张,我在拉小便可是把裤子一脱,就见裤子分了身,变成了两半,千辛万苦之后,才上完了洗手间,我这一上就用了五分钟,五分钟我可以上四次厕所了。

上完了洗手间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了。

我看了看今天的饭菜,有我最爱吃的咸肉,看了饭菜就开心,可后面就苦了。

咸肉在我前方的一米内,妈妈说:这是为你好,为了练你的平衡、体力和速度能力,还有一次只能吃一块肉。

这是我看他们吃,都要流口水了,我就在十分钟之内吃到了十五块肉,我的脚快累死了站东站不稳了,我的心情十分的痛苦。

吃这顿饭整整用了五十分钟。

我现在才明白残疾人的感受,没了腿不能走路,不能跑,不能平稳的站,走路让人走得累、跑步就可以说是爬了,上下楼梯都要扶着一旁的铁杆,一楼也最少要五分钟。

我知道了残疾人的感受了。

指导老师:林共时五年级:林晨昊篇一:如何解决小学中年段学生作文“生活体验”问题如何解决小学中年段学生作文的“生活体验”问题当前,小学生作文教学重写法、轻过程,已严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这种教学方法导致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作文抄袭严重、语言贫乏、情感淡漠。

要改变这种局面,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由“封闭课堂”走向“开放课堂”,让作文教学与生活合为一体。

一、作文教学联系实际生活的必要性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重知识传授轻情意培养,重技能训练轻自由表达,这导致作文教学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这种没有实践、没有体验、没有情感的写作让生活经验还十分贫乏的小学生苦不堪言。

[1]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生命力和号召力的教育主张,对学校教育脱离现实生活,难以适应生活需要的弊端进行了抨击,他指出:“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

当前,小学生厌作文、怕作文的根源主要是学生缺乏丰富真切的生活体验。

很多学生的生活圈子非常狭窄,再加上本身基础知识不牢,阅历浅薄,认识水平有限这就导致他们的生活积累、思想情感的贫乏,他们写作常常会陷入困境。

[2]从叶圣陶先生的经历我们明白,教师以考试作为目标为进行作文教学只会让学生的作文假话连篇,因此为了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作文生活,我们就要改变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封闭式”命题作文教学法,代之以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生活化作文教学法。

二、作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文与生活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

看田间绿草,听林中小鸟啾啾,写封信,写张请假条等都表明作文需要生活,生活需要作文,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必须学会从生活中取材。

下面从二个方面来介绍作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刻,但这并不妨碍学生关注生活。

1、社会生活中的体验。

作为教师应该给多点学生自由、引领他们走进社会。

比如说,可组织学生开展“当一天小交警”、“清洁队跟班一日”、“我是售货员”、“我是小记者”等活动,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和升华学生热心助人的情感。

2、大自然中的体验。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引领学生走向自然,不但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还可以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我就有这种深切体会,通过郊游的形式让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学生在那里寻找春天,参观、玩耍,获得了大量教科书上所没有的学生在代表重要社会情境的主动作业中有机会获得观念和知识,并有机会去体验这些观念和知识。

”②三、作文教学与生活亲密接触的途径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对作文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想教好作文,学生要想写好作文两者都应该走进生活中去。

(一)走进生活,观察积累。

要写好作文,注意身边的人和事是基本的方法,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恰当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理解事物,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在引导学生写关于观察类的作文时可以从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学会观察事物特点,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二是学会及时记录新发现,并且能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

我在教学写作《校园一角》时,先带学生到校园各处观察,引导他们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联想,挖掘平时没有发现的地方。

再按照方位顺序,从校园门口的两排柳树写起,教室,操场。

并且重点要求抓住一个地方具体来写。

观察后,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推荐代表做导游,向大家介绍校园风景,教师及时指导评论,分析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二)亲身实践,珍视生活经验。

光看是不够的,生活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与生活亲密接触,真正做到事事在作文,处处有作文,让学生到现实社会中去获取习作的源泉,如:植树浇花、还有帮邻居看小孩、去市场买菜等等。

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丰富了生活经验,提高了对生活的认识,从而为写作奠定基础。

四、搭建融洽作文教学与生活的桥梁作文教学与生活联系的途径是多样化的,那我们应该搭建什么桥梁来融洽两者的关系呢?下面从二个方面来谈实施策略。

(一)作文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

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③这句比喻形象地点出了作文内容与生活的关系,作文内容的“新鲜血液”得于生活的供应。

以下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取水”。

1、关注社会,体验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教师必须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同时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体验中升华感情。

即使每天在往返的路上,别人的,自己的,只要留心观察,写作素材就在身边。

要想积累这些生活素材,学生就得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同时学生可以组织多种校园活动,亲身体验其中的快乐。

2、大胆想象,丰富体裁。

《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汩汩流淌的“活水”,还需要把“水”巧妙地引进“田”中,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的通力合作。

1、生活化作文重视写作前的素材积累,在写作之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写作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去实践、体验、感悟。

如写关于动物的文章,在写作前一段时间,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对动物进行观察,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把小动物带进教室,让没养动物的同学也亲自养养,观察他们的外形、吃相、习惯、爱好等,体验这种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小学生正处于非常崇拜,依赖大人的年龄阶段,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自行克服困难。

主要通过通过活动实现:(1)社会活动;(2)校园活动;(3)家庭活动。

总之,生活化作文是一种与社会、校园、家庭紧密相连的作文教学,它从头至尾都笼罩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描写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是解放学生思想,解放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

篇二:生活化作文心得作文因生活而精彩,生命因作文而绽放 ------河南濮阳油田一小学习心得邢现芬2015年4月15日,我们有幸在段校长和张主任的带领下走进了河南省濮阳市油田一小,感受“五段三线”生活化作文的魅力。

从报告演讲到毛虫实验,到作文课堂现场,一幕幕的精彩,一幕幕的感动。

一直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谋篇”的程序,我们派生出一个个段落、合起来也就是提纲。

根据提纲确定重点,重点详写,其余略写。

”这一写作程序当然是合理的,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但收效甚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引下,我们势必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应该以生活为起点,倡导作文生活化,生活作文化。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和创造。

小学生的作文为什么写来写去就是那几句废话,没有自己的创造。

写好人好事,必定是公共汽车上让坐,或是拾金不昧;写我的妈妈,必定是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生病的时候守在我床前等。

生活中那么多值得写的东西,为什么他们没有发现呢?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的指导。

1、教学线在低年级濮油一小的做法是从字词句入手,识字成词再成句。

利用课文插图训练说话。

以说促写,提前起步。

中年级则是由段入手,品词析句,积累语言词汇,模仿围绕一个中心句,写好一段话。

模仿重点段落,学习表达方法。

高年级是注重研读文本,写出感悟。

注重写法指导培养创新意识。

指导学生写真事,书真情。

2、社会生活线“作文来源于生活”,但学校生活毕竟有限,所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园,进入社会,尽可能接触各种人和事。

有意识组织活动,可以让学生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

春天来了,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到郊外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去感受春风的温煦,春光的明媚,春雨的滋润,春雷的震响??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了解百姓生活的艰苦,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可以深入市场,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游览名景圣地,开展摄影等活动。

也可以在教室里开展各种活动,激励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为作文积累素材。

例如,可以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演讲赛、辩论赛、专题讨论会等。

通过讨论交流,相互激励,不断地积累作文素材。

3课外阅读线方面阅读是写作的营养,一个从来不阅读的学生,不可能写出好文章;一个阅读知识面很窄的学生,也不可能旁征博引,写出文采飞扬的文章。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喜欢阅读的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比较高,当然,这里讲的阅读是指阅读一些好的书籍。

学生的生活十分狭窄,他们成天关在四角的天空里。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到广阔的书海中去遨游,在书的世界里体验生活,思索人生,感悟生活,要求他们在阅读的时候做好读书笔记,以便积累作文素材与交流阅读成果。

也在教室设置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让学生时刻闻到书籍的芬芳味,让学生时刻陶醉在书的世界中。

由班上每个同学捐赠几本书,放在班上,每人可以一次借一到两本,还可以拿出一部分班费购买最新的书籍。

也可以根据我们所学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外自己去搜集资料,然后课堂上就某个问题展开交流。

写作过程应该是轻松愉快的,无须给学生那么多限制。

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写多少字,用多长时间完成,一定要有深刻意义,结尾一定要升化主题等。

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他们只有套用作文模式,仿照优秀作文范例依葫芦画瓢,没有半点自己的感情。

一篇文章写出来,全部都是空洞的语言,没有半点内容。

所以,在学生写作之前,我们要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亲身体验之后再去写作,用说的语言来写作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