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专题培训课件
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专题培训课件
一、规范立项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武汉市规划局从2002年开始就开展了城市三维模型的研究 与应用试点工作,先后建立了城市多个重点区域的三维模型。
–数字汉江 –两江四岸 –新华路-新华西路 –积玉桥地区辅助规划审批系统
一、规范立项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2006年正式启动了武汉市三维 数字地图建设与应用示范项目,该 项目于2007年被建设部列为城市数 字化工程示范项目(建科[2007]示 06号)。
二、规范编制的组织与实施
(二)召开了两次编委会,形成征求意见稿 2008年9月、10月,起草专班人员集
中两次封闭进行《规范》的起草,完成《 规范》初稿编写。
二、规范编制的组织与实施
(二)召开了两次编委会,形成征求意见稿
2008年12月25日,《规范》编委会组织召开编委会第二次 全体会议。 认真传达和学习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 编写规定〉的通知》(建标[2008]182号)精神。 就《规范》初稿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
初步确定了《规范》大纲草案、工 大学、武汉市城市规划研究院、武汉
作进度计划、编制组成员及具体分 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等有关领导和技术
工等。
人员参加《规范》编委会。
二、规范编制的组织与实施
(一)成立编委会与起草专班
在《规范》编委会的组织下,为有效推进规范起草工作,编委会组织 召开了《规范》的起草工作会议,成立了由我局盛洪涛副局长为组长,各 参编单位的骨干技术人员组成的《规范》起草工作专班。
北京
一、规范立项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广州
武汉
重庆
深圳
成都、青岛、济南、南宁等
一、规范立项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当前,城市三维模型建设正从起步探索阶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大区域三维模型数据的生产 与整合、跨行业和部门的数据共享与服务,对城市三维模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国并 没有统一的城市三维模型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来满足城市三维模型建设和应用的新需要。因此, 制订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非常必要,也十分迫切。
三、规范编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2.与具体应用相结合。《规范》成果要与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网格化管理等重点应用,通过应用检验 和完善标准。
3.地上地下相结合。《规范》要考虑将城市地上和地下空间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建模标准制定的范畴。
(一)基本思路
三、规范编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4.完整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规范》要完整描述三维模型的制作、交换、应用与更新, 又要注意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一、规范立项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二)目的与意义
1.通过《规范》来统一数字城市建设中三维模型数据的采集、处理、制作、集成管理和更新 维护等工作,促进数据生产协作;
2.通过《规范》可提高城市三维模型建设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进而推动数字城市建设; 3.通过《规范》可促进城市三维模型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而提高城 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决策效率和服务水平;
(一)成立编委会与起草专班
2008年5月,建设部标准司 正式批复了制定《城市三维建模 技术规范》的项目立项后,我局 作为主编单位,按照标准制定的 工作程序,积极抓紧组织落实。
在已有的工作基础和搜集资料
成立了由张文彤局长为主任,武
的基础上,根据该规范的适用范围 汉市规划局、武汉市城市规划信息中
和主要技术内容,经多次研讨协商, 心、建设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武汉
一、规范立项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二)目的与意义
4.通过《规范》能促进城市信息资源的共享,使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制作的三维模型数据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共享与共用;
5.通过《规范》统一三维模型数据标准,可规范信息系统的数据基础,促进信息系统开发 与应用。
二、规范编制的组织与实施
二、规范编制的组织与实施
一、规范立项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在上述工作和实践的基础上,武汉市规划局于 2008年2月申请编写《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项 目立项,同年5月该项目由建设部标准司正式批复立 项(建标[2008]102号)。
一、规范立项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二)目的与意义
本规范编制的目的就是:统一城市三维建模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城市规划、 建设、管理、服务以及数字城市建设提供三维技术服务,推进城市三维模型数据的共享、 共用。因此,《规范》的编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范编制的组织与实施
(二)召开了两次编委会,形成征求意见稿
2009年1月~5月,起草专班人员四次 集中封闭进行《规范》的起草和修改完善, 最终形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三、规范编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基本思路
1.实用性与通用性相结合。《规范》以武汉市三维数字地图系统建设标准成果为基础,具有实用性, 并要考虑到不同城市建模软件、精细程度等的不同,着重于一般性和通用性要求。
《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编制情况汇报
武汉市规划局 二○○九年七月
内容提要
一、规范立项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二、规范编制的组织与实施 三、规范编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四、有关问题及下阶段主要工作设想
一、规范立项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规范立项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背景
自“数字城市”的概念提出以来,我国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就。近年 来,许多城市以二维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纷纷开展了三维城市建模和应用工作,这些成果不同 程度地促进了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规范编制的组织与实施
(二)召开了两次编委会,形成征求意见稿
2008年8月18日,在武汉召开了《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编委会 第一次全体会议,标志着《规范》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会议研究确定了编制原则、编制大纲、编写分工以及进度安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雷丽英处长到会提了要求。
5.不依赖于某一具体的制作工具与软件系统。《规范》所规定的内容,不能依赖于某一具 体的制作工具与软件系统,要有独立性和普遍性。
三、规范编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二)主要内容
1 总则
5 数据采集与处理
2 术语和代号
6 三维模型制作
3 基本要求
7 数据集成与管理
4 模型数据组织与命名规则
8 数据更新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