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汇报之迎接领导调研汇报材料

工作汇报之迎接领导调研汇报材料

迎接领导调研汇报材料【篇一:莲峰中学迎接上级领导调研汇报材料(新)】迎接上级领导调研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渭源县莲峰中学全体师生热烈欢迎各位领导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下面,就将我校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做如下汇报:渭源县莲峰中学,地处渭源县莲峰镇,创建于1956年。

2013年8月以前是一所农村完全中学。

为了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2013年8月,县委、县政府决定,莲峰中学实行初高中分离办学,北校区(初中部)保留原有校名——莲峰中学;南校区(高中部)命名为渭源县第四高级中学。

莲峰中学现有教学班27个,学生1283名。

学校在秉承原莲峰中学光荣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强化学校管理,完善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用制度去管理人,让管理更加民主、科学,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设施建设:学校占地面积41亩,校舍建筑面积18308平方米。

2014年1月27日,国家投资1496万元,新建6882平方米教学楼一幢,现在已经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我校旧貌。

在今后建设中,有望借助“薄改”项目,加快学校发展,学校规划将建设300m跑道的标准操场,标准篮球场和排球场,理化生实验室5个、多媒体教室2个、语音室1个、计算机教室2个、电子备课室2个、配备微机200余台,各教室配备多媒体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建成多媒体双向教学系统,建设宽带数字化校园网络,逐步实现教学、办公信息化、现代化。

办学特色: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教育过程,培养素质特长,促进全面发展” 的教育原则,把“求知、创新、发展”作为学生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以“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培优补差,人人成才”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模式,秉持“明德、砺学、笃行、至善”的校训和“严谨施教,博学创新”的校风,促使优等生更加优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得到转化、提高和发展。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专任教师107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占教师总数的10%,中学一级教师34人,占23%,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79人,大专26人,学历达标率100%。

莲峰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高,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硬,师德高尚,结构合理。

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教师,如市级优秀教师钱小华同志,县级优秀班主任杨军同志、王艳霞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王燕燕同志,县级优秀德育工作者张运鹏同志、黄增鼎同志;县级优秀教师段爱萍同志、王翔同志、孟鹏程同志、薛彩霞同志等。

取得成绩:近两年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平稳上升,全校学洋思、学西峡、学杜郎口,改变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思维,抓教研、促教改,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实践、探究、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4年中考升入高中279人,比上年净增36人,录取率76.4,比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

进入全县前百名的有10人,比去年多7人;达到县一中录取线的达135人,比去年净增70人。

2015年中考再创佳绩:321人考入高中,比去年增加42人,录取率89.9%,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达到县一中录取线的154人,比去年增加19人。

2015年度,我校被市委市政府评委市级先进集体。

存在问题:我们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家长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

一是校园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二是教师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管理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所有这些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四是学校负债128万元,恳请上级领导协调解决;五是2015年冬季全校师生取暖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展望:传承创新,务实前行。

莲峰中学将继续以精致管理为抓手,紧紧抓住质量这根主线不放松,突出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文化建设,总结学校建校以来的先进做法,弘扬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将我校建成全县一流的农村学校。

凝练实践的智慧,走向智慧的实践,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篇二:领导考察汇报材料】市政府领导调研时的汇报材料尊敬的苏市长:尊敬的各位领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华丰企业的全体员工向莅临我公司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我们企业以建筑起家,从1980年的象山二建到现在的世纪华丰,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

在这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以质量创信誉,以品牌促发展”,从最初的小小的宁波办事处,到现在拥有4大集团、13家控股企业、4家参股企业、28个区域经营公司以及1个高等学院、1家甲级设计院和1个技术中心的大型实体企业,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至今已获得包括鲁班奖在内的各种奖项1200余项。

经营范围拓展至建筑、房产、基础设施投资、国际贸易等领域,业务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泰国、马来西亚、安哥拉、利比亚等海内外市场。

已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建筑综合实力百强企业。

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自身发展的一些不足。

一是我们的资质覆盖面不够广。

建筑行业是个特别讲究资质的行业,虽然我们具有建设部核准的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但是至今没有取得水利、交通等领域的资质,所以错失了很多市场机会。

二是现在的特级资质重新就位工作对我们来说也是困难重重。

此次建设部对特级资质的重新认定,意在对建筑行业的重新洗牌。

各项标准和门槛都设置得很高,其中的有些条件如授信额度、建造师数量、专利、工法等过于严苛,同实际不相符,且都是对行业企业和“中字” 头企业有利,对地方企业很不利。

虽然我们有信心完成特级资质的重新申报,但也感到了其中的压力。

三是企业管理还没有跟上。

经过这么多年的尝试和锻炼,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还是不满足现在作为一个大型企业的管理需求。

为了克服这些经营过程中的不足,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总结。

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已经刻不容缓,所以我们企业把今年定为转型年,希望通过对一系列组织架构、制度规范的梳理,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对于特级资质的申报,我们这次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而且与以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我们不再做表面文章,不再为了应付而应付。

像这次特级资质所要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我们除了要达到特级资质的要求,还要让它成为实现成本控制、集约化管理的强有力的手段,真正地发挥作用。

至于其他资质的不足,我们也在积极地设法通过兼并、收购、合作联营等手段去争取市场。

但是,除了以上我们自身的不足外,在市场拓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不是企业单方面努力所能克服的困难。

比如行业垄断和资质保护,像水利、交通等领域一般都是国有企业在做,民营企业想要进入这些领域很难。

我们并不是没有能力做,而是因为在专业技术机构设置、专业资质方面给我们限制了太多。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企业就做过高速公路、油库码头,而且都做成了优质工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围场河工程被评为上海水利建设金奖。

后来实施了行业资质,我们就一直被排斥在这些领域之外。

其次,跟其他地区的建筑企业相比,我们缺少强有力的政府支持。

像东阳、绍兴等地建筑企业,不论是政策优惠,还是银行融资都能得到地方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持。

这一点在我们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时感觉特别明显。

国外的情况我们毕竟不是很熟悉,光是我们企业单枪匹马去争取、开拓,就会感到势单力薄。

第三、在本地市场的开拓中,我们也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很多地方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存在着保护主义,这对我们来说是一道不小的障碍。

但在宁波本地市场,我们不但没有受到这种保护,反而受到歧视。

很多部门和单位对我们象山建筑有偏见,这是不公正的,其实宁波建筑产值的60%都是我们象山建筑贡献的。

作为宁波本土的建筑企业,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我们希望政府能多给予一些照顾,不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能给予多一些的指导和呵护。

最后,再次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公司调研指导表示感谢!谢谢!篇二:关于上级领导来我校调研的汇报材料上级关工委领导来我校调研的汇报材料学校的基本情况: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合格学校,学校地处县城北大门,门临207国道,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在岗教师44名,在校学生600余人,在校寄宿生170余人。

留守学生163 人。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育人为先、严谨治学”的工作原则,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效,学校也多次被评为各类先进教育单位。

回顾多年来我们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校“育人”这项系统工程。

在“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教育教学中,各项工作都深受上级和社会的好评。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注重安全工作,时刻不忘安全警钟。

1、为确保学校师生安全,学校每学年都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负第一责任人,由政工副校长具体主抓安全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学校每学年都健全了安全工作机制。

制定了安全工作计划,完善了安全制度和各类应急预案,设立了安全台账,如:学生乘车台账、疫情防控台账、食堂食品安全台账、商店进货台账等。

3、聘请专职保安加强了校内联防安全。

学校每月对保安工作进行考核,要求他严格履行门卫制度,禁止校外闲杂人员及车辆进入校园,有效控制在校学生私自外出校园,24小时在校巡逻,并建好安全台账。

学校还成立了护校队,及时预防了校内治安事故的发生。

4、学校各职能部门,加强了安全教育力度。

政教处与各班级利用升旗、班会、集会、各种教育讲座、宣传栏、警示语等校园班级文化加强了安全教育,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5、安全工作小组加强了校内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排查内容涉及公共设施(教室、寝室、食堂、商店等)、饮水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疫情防控、学生乘车安全等。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如:教室护栏的增高改建、教寝室灭火器的增添、校内电线老化的更换等。

安全隐患的定期排查,从根本上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强化关协工作,关爱下一代。

1、建立关协组织,构建工作网络遵照市、县关工委的工作部署,我校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蒋崇连为组长,副校长郭明田,原工会主席袁楚平为副组长的关协领导小组,并聘请了几位德高望重的退休教师和镇司法所长兼法制副校长为委员。

关协的成立,为我校关协工作的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建立健全了关协的工作制度,做到了有章可依为保证关协工作正常开展,关协制定了《关协工作计划》、《关心工作制度》、《助残帮困保学措施》、《财务管理制度》等。

使各项工作能够规范有序地开展。

3、加强学习、明确目标、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几年来,我们参加了县关工委召开的各种会议,认真学习了上级关工委有关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

通过学习,更加明确了关协工作的方向与目标,进一步理清了新形势下关协工作的思路,加强了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关协通过学校的专栏、橱窗和校讯通网络,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

提高了全体师生和社会各方面自觉保护青少年的法制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