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和护理
腹痛 ①脐周疼痛常见于肠蛔虫症、急性肠炎、 肠痉挛、食物过敏等 ②右下腹疼痛,并有明确的压痛点,一 般多为急性阑尾炎。 ③下腹部疼痛多为憋尿、便秘、痢疾等 ④上腹部突然出现剧烈疼痛,并伴有面 色苍白、出汗等症状应考虑胆道蛔虫。
4、吸吮手指和恋物
1、吸吮手指和恋物:是指大年龄儿童当紧张、无聊、焦虑、疼痛时,习惯性的
将手指放入口中吸吮。恋物是指幼儿表现对某一玩具、或某一物品依恋不舍, 无论做什么都抱着,一旦被强制拿下,幼儿会大哭大闹。恋物多见于刚入园的 小班幼儿。 2、原因:吸吮手指与婴儿期喂养不当、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有关。弗洛伊德将 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哺乳或吸吮奶嘴可满足婴儿生理和心理需要。 家长在哺喂过程中,不知给孩子提供各种营养,同时给婴儿心理上的慰籍。因 此,母乳不足或缺乏安全感的幼儿,与紧张或压力大时会习惯性吸吮手指,咬 指甲。大年龄幼儿吃手指多与缺乏母爱、不被人关注、受到挫折、内心矛盾、 恐惧不安或寂寞无聊等有关。恋物也多愈缺乏安全感有关,幼儿通过对某件物 品的依恋获得心理慰籍。 3、预防即矫正:关键是帮助幼儿建立安全依恋,同时满足婴儿喂养的需要。家 长要多陪伴孩子,多鼓励孩子,给孩子一个温馨、安全、和谐的家庭,让孩子 感受到父母的爱。不要动辄训斥、惩罚孩子,也不要无故拒绝孩子,因为这些 都有可能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无助感和紧张不安。同时,可安排丰富多彩的娱乐 和游戏活动,多鼓励幼儿与小伙伴们的交往,将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各种活动 中。
心理障碍问题 情绪障碍
是指以焦虑、恐惧、抑郁为主 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心理疾患。 如恐惧症、焦虑症。
睡眠障碍
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有夜惊、 梦魇、睡行症。
语言障碍
常见的语言障碍有语言发育 迟缓、口吃等。
发育障碍
是指因发育不成熟而表现出来的一些 疾患。如遗尿症、多动症、感觉统合 失调、孤独症等。
常见生理问题
常见心理问题
常见生理问题
常见心理问题
01
心理行为问题 02 心理障碍问题
心 理 行 为 问 题
1、攻击性行为
1、攻击性行为:是指经常性、有意的伤害挑衅他人的行 为。通常表现为打人、咬人、抓人、踢人推人、骂人、 冲撞他人、夺取他人东西、扔东西等。 2、原因:个人、家庭、社会、学校等四个方面。 3、预防即矫正:找准原因,制定有效矫正方案。 从班级预防来看,首先应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学习与 他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及表达想法的方式,学习情绪的 释放和调节方法,如采取情境再现、角色扮演等方式, 让幼儿进行实践体验。 其次,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班级氛围。成人要给幼儿 做出好的行为榜样,切勿已打骂对幼儿进行教育或处理 家庭矛盾。不阅读不看有暴力倾向的图画书、动画片。
2、幼儿社会退缩
1、幼儿社会退缩:是在社会情境中,个体不与他人交往、游戏,而只是 一个人独自打发时间的行为,常见5~7岁儿童。(不同于害羞) 2、原因:性格、人际关系、家长、文化等因素有关。 3、预防即矫正:重视幼儿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 针对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弱的幼儿,要加强幼儿社会交往技能和解决问题 能力的训练和指导,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愿望,学会如何加入到小朋友 的游戏活动中及应对小朋友的拒绝等,通过交往能力提升获得自我效能感。 针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幼儿,应加强家园合作,训练幼儿生活自理和自我服 务能力。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的最大障碍。要让幼儿适应社会,必须从 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平时应有意识的创造条件让幼儿做一些力所 能及的“工作”并进行表扬,使其建立自信和自尊。 其次,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工作,在生活中放手让孩子尝试和体验各种交往 活动。
3、暴怒发作
1、暴怒发作:是指学前儿童的欲望、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
以大声哭闹、尖叫,或在地上打滚、碰头,或撕扯自己的 头发、衣服等方式要挟成人,直至满足自己的要求为止。 2、原因:学前儿童性格、家长示范和教育不当。 3、预防即矫正:冷处理,事后再讨论和批评教育。 尤其是孩子第一次出现这种行为时,成人一定不要妥协、 迁就。另外,当孩子即将发作时,可转移或分散其注意力, 组织暴怒发作。平时对情绪冲动、易发脾气的幼儿,要注 意引导其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如与孩子讨论生气时应怎么 办,要想大人满足自己的要求适应怎么办…让幼儿明白只 有讲道理才能解决问题。在生活安排上,要保证幼儿睡眠 充分,多参加体育游戏或其他活动(宣泄内心情绪)。同 时,成人要为幼儿树立讲道理、讲礼貌的榜样。
常见病与预防
01
常见传染病与预防 02
常见寄生虫病
03
咳嗽 伴有咳嗽症状的常见疾 病有普通感冒、流感、 气管炎、支气管炎、肺 炎、百日咳等
呕吐
生理呕吐、病理性呕吐。病理性呕吐 分为反射性呕吐和中枢神经性呕吐。 反射性呕吐多见消化不良、药物刺激、 食物过敏、肠套叠、肠炎、蛔虫引起 的肠梗阻、阑尾炎、乙肝等。 中枢神经性呕吐呕吐前没有恶心症状, 呕吐呈喷射状。常见脑肿瘤、脑水肿、 脑炎、脑膜炎等
5、习惯性阴部摩擦
1、习惯性阴部摩擦:是指幼儿用手玩弄或摩擦刺激生殖器的行为。
该行为多发生在睡前、醒后,或游戏活动中,幼儿有时将两腿交叉 移动摩擦,或骑在物体上摩擦,并伴有面部发红、两眼发直、表情 不自然、呼吸急促、出汗等现象。通常男生多于女生。 2、原因:湿疹、蛲虫病、生殖器不卫生、衣裤太紧等引起局部瘙痒, 幼儿抓挠生殖器或摩擦刺激,产生快感而逐渐成为习惯。 3、预防即矫正:不要将其视为不道德行为,采取打骂、恐吓等手段 威胁孩子。关键是消除病因和不良因素。一是查有无湿疹、蛲虫病 等疾病,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二是注意卫生,每天睡前洗澡或洗 外阴部,并换洗内裤,保持清洁干燥。内裤不要太紧身,最好是棉 质内裤,透气性好;三是睡觉时不要盖太厚的被子,醒后不要长时 间在床上逗留。其次,对幼儿的阴部摩擦行为不要过分关注和错误 强化,转移其注意力即可。
问题行为的预防
环境创设
1、合理布置教室 2、保持班级的良好秩序 3、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4、营造安全、尊重、亲密和 彼此接纳的班级氛围
自律能力的培养
1、促进幼儿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 2、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行为管理与指导
1、建立行为规则 2、与幼儿沟通 3、示范与赋权 4、开展相关课程活动 5、家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