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制度一、我国公务员的含义与范围(P3)1.含义: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2.我国公务员的范围:(1)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
中国共产党组织由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
(2)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
我国人大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3)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我国的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4)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
我国政协机关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5)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
我国审判机关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法院。
(6)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
我国检察机关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检察院(7)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我国的民主党派主要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
(8)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以上八类人员,还要做具体分析:(1)各级人大常委会、政协各级委员会、民主党派各级委员会的领导人员,如果不驻会,不使用行政编制,则不列入公务员范围。
(2)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会委员,按其所在部门和单位的人事制度进行管理,整体上不列入公务员范围。
(3)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使用事业单位编制,不纳入公务员范围(4)机关中的工勤人员,不执行行政职务,其工作属于后勤服务性质,不列入公务员范围(5)过去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工作人员(如妇联、侨联、工会、共青团、总工会等)仍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准,不列入公务员范围二、公务员的条件、权利与义务(一)公务员的条件(P28)肯定性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年满18周岁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务员必须守法和依法行政)4.具有良好的品行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7.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限制性条件:(下列公务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刑事处罚:(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2)附邢(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对外国人而言))2.曾被开除公职的3.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录用公务员,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二)我国公务员的权利(P32)1.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2.非因法定事由、非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3.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和保险待遇4.参加培训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6.提出申诉和控告7.申请辞职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公务员除了享有《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权利之外,还享有其他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有两种情形:一是普适性权利,即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的权利;二是特殊性权利,即与公共权力和公共职位紧密相关,只有公务员才享有的法定权利(三)我国公务员的义务(P35)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守法义务)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三、公务员职位的类别(P53)1.综合管理类职位2.专业技术类职位3.行政执法类职位4.法官和检察官职位5.其他职位类别四、我国公务员的职务序列(P55)五、公务员的考核的原则(P77)1.客观公正,民主公开2.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注重实绩3.分类考核4.考用结合六、公务员考核的内容与等次(P78)(一)公务员考核的内容1.德。
德是指思想政治素质及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2.能。
能是指履行职责的业务素质和能力3.勤。
勤是指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勤奋精神等方面的表现4.绩。
绩是指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5.廉。
廉是指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二)公务员考核的等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我国公务员定期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等次七、公务员任职方式(包括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P107)(一)选任制1.含义:选任制,是指通过选举来确定公务员任用对象的任用方式。
选任制公务员,是指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被选举担任特定公共职务的公务员,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由各级人大或人大常务委员会选举产生并决定任命的人员,以及政协、共产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中按照章程选举产生并决定任命的人员2.准选任制公务员:部分公务员职务虽然未经选举产生,但依据有关法规,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应由国家权力机关表决通过或决定任命,称之为“准选任制公务员”,主要有:(1)人大机关的准选任制公务员(2)行政机关的准选任制公务员(3)审判机关的准选任制公务员(4)检察机关的准选任制公务员(5)政协机关的准选任制公务员(二)委任制:是指在任免权限的范围下,由公务员任免机关依法直接委派工作人员担任一定职务的公务员任用方式。
除选任制和聘任制外,我国公务员基本上都实行委任制(三)聘任制:是指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双向选择的原则,由用人单位通过人事合同形式聘用公务员的任用方式。
(涉及国家秘密的职位,不实行聘任制)聘任合同期限为一年至五年。
聘任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为一个月至六个月。
八、公务员职务升降的含义、原则(P116):公务员职务升降,是公务员职务晋升和公务员降职的统称(一)含义1.公务员职务晋升,是指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和公务员本人的表现,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将公务员的职务从较低层次升至较高层次。
在职务晋升的同时,公务员的地位随之上升,责任和职权扩大,工资和福利增加2.公务员职务降职,是指对于不称职的公务员,依据法定程序和方法,降低其原有职务,即从较高层次的职务改任较低层次的职务。
在降职的同时,公务员的地位随之下降,责任和职权缩小,工资和福利减少。
(二)公务员职务升降的原则1.党管干部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3.民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4.逐级升降(因特殊工作需要,或公务员特别优秀,可打破逐级升降的常规,破格提升或越级晋升公务员职务)5.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九、公务员降职(P122)(一)公务员降职的条件1.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或不能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其他职务2.因机构撤销、调整,需要降低职务安排的,在本部门、本地区确实无同级较合适职务的3.本人要求改任较低职务的4.有职可降,必须科员及其以上职务,才能降职(二)公务员降职程序1.提出降职建议2.对降职事由进行审核,并听取拟降职人的意见3.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集体讨论决定4.按照规定办理降职程序:降职的公务员,在新的职位工作一年以上,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经考察符合晋升职务条件的,可晋升职务。
其中,降职时降低级别的,其级别按照规定晋升;降职时未降低级别的,晋升到降职前职务层次的职务时,其级别不随职务晋升。
公务员对降职决定不服,可按有关规定,提出复核或申诉。
十、公务员奖励的等次(P135)公务员奖励等次分为:记功、记大功、授予奖品或者奖金、升级、升职、通令嘉奖,这几种奖励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并用。
十一、刑侦处分的种类、期限与结果(P147)(一)行政处分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沿袭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将行政处分种类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参考人事部1996年下发的《关于国家公务员纪律惩戒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违法违纪的公务员作出如下处理:第一,违纪情节较重,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一定损失或不良后果的,给予记大过以下处分第二,违纪情节严重,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给予降级以上处分第三,对触犯法律,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对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二)行政处分的期限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记大过,18个月;降级、撤职,24个月行政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受到新的处分的,其处分期为原处分期尚未执行的期限与新处分期限之和,处分期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三)行政处分结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行政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职、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解除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得再担任公务员职务。
十二、公务员培训原则(P161)1.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2.以人为本,按需施教3.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科学管理、讲究实效4.全面发展,注重能力建设:公务员培训要坚持“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全面提高公务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健康素质十三、公务员培训类型(P162)按照培训对象的差异,公务员培训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更新知识和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职培训(一)初任培训:是指对新录用公务员进行的培训培训对象:新录用人员,即经考试录用进入国家机关,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人员培训时间:初任培训在试用期内进行,时间不少于12天初任培训合格者方能任职定级;没有参加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新录用公务员,不能任职定级(二)任职培训:是指按照新任职务的要求,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进行培训培训对象:拟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培训时间:任职培训应当在公务员任职前或任职后一年内进行。
担任县处级副职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任职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0天;担任乡科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任职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5天培训方式:分为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三)专门业务培训:是指根据公务员从事专项工作的需要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公务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四)在职培训:是指对全体公务员进行的,以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为目的的在职培训。
在职培培训考试、考核不合格的公务员,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十四、我国公务员交流的法定形式(P181)(一)调任1.含义:调任,是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2.调任的资格条件肯定性条件:(1)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强、勤奋敬业、实绩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