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FIB)测试盒使用说明
货号:BC0050
试剂名称规格(200T)试剂主要成分
R1凝血酶试剂(液体)1ml×6瓶>100u/ml牛凝血酶,稳定剂适量,防腐剂适量。
R2纤维蛋白原标准品1ml×1瓶200~400mg/dL纤维蛋白原,缓冲液适量,稳定剂适量。
R3咪唑缓冲液(IBS)75ml×2瓶 2.84×10-2M巴比妥钠,稳定剂适量。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凝固法为原理的各类半自动及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含量。
二、试剂保存和稳定性:
2~8℃保存,未开封试剂有效期内稳定。
凝血酶试剂(液体):开封后2~8℃下可稳定1周。
纤维蛋白原标准品:复溶后在2~8℃下可稳定4小时。
缓冲液2~8℃保存。
三、操作过程:
1、检测前准备
凝血酶试剂:使用前轻摇颠倒混匀.
纤维蛋白原标准血浆:按标签要求用去离子水复溶。
静置使其完全溶解,轻摇颠倒混匀。
禁
用含防腐剂的水。
2、样本收集和处理:
新鲜静脉血与0.109gM的柠檬酸三钠按9:1(V/V)混合均匀,以3000rpm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血浆,在2~3小时内进行实验。
3、检测流程:
①、标准曲线制作:将复溶后的纤维蛋白原标准品用缓冲液分别作1:5(100μl血浆+400μl缓冲液)、1:10、1:15、1:20、1:30稀释,取此不同浓度的标准血浆各200μl,37℃预温3分钟,然后分别加入凝血酶试剂100μl(不需预温),测定凝固时间。
②、待测血浆用缓冲液作1:10稀释,取待测血浆200μl,37℃预温3分钟,加入凝血酶试剂100μl,测定凝固时间。
③、标准曲线绘制:以不同浓度的纤维蛋白原标准品含量(mg/dL)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凝固时间为纵坐标,在双对数纸上作出标准曲线,或把FIB的浓度与相应的凝固时间输入到血凝仪中。
不同稀释度的标准血浆浓度计算:以测标本时1:10的稀释倍数与其它稀释倍数的比值作为稀释系数计算。
以下为范例(FIB标准血浆浓度为312mg/dL):
参比品稀释倍数稀释系数FIB浓度(mg/dL)凝固时间(s)
1:510/5=2624×××
1:1010/10=1312×××
1:1510/15=0.67208×××
1:2010/20=0.5156×××
1:3010/30=0.33104×××
待测标本FIB含量可以从标准曲线上查出。
或将标准曲线输入半自动或全自动血凝仪,标本结果即自动报出。
如果凝固时间不在标准曲线范围内,建议重新稀释病人血浆:凝固时间过长,可作1:5稀释后测定,结果乘以0.5;凝固时间过短,可作1:20稀释后测定,结果乘2。
四、测定原理: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在过量凝血酶的作用下,它会由可溶的蛋白转变成不可溶的聚合物,从
而形成纤维蛋白凝块。
血浆的凝固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成反比。
五、产品性能指标:
序号项目要求
1性状凝血酶试剂:无色透明液体。
纤维蛋白原标准品应为浅黄色疏松固体,无融化现象。
缓冲液应为无色液体,透明无异物。
2装量凝血液试剂(液体)和缓冲液的装量应符合标示装量±10%范围内的要求。
3溶解性常温下复溶纤维蛋白原标准品,应在加蒸馏水后15分钟内完全溶解,溶解后的溶液无异物。
4准确性纤维蛋白原标准品:以德国DADE BEHRING公司FIB试剂盒测定纤维蛋白原标准品,所得结果应在纤维蛋白原标准品标定含量的±10%范围内。
②、FIB试剂盒:测定凝血质控血浆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所得结果应在凝
血质控血浆标定含量±10%范围内。
③、线性范围和线性相关系数:线性范围手工法为90~650mg/dL;其他自
动测定参考全自动仪器说明书;FIB试剂盒制作标准曲线,其线性相关系
数均不应低于95%。
5重复性FIB试剂盒试剂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不应超过±10%。
6批间差FIB试剂盒试剂批间差应符合规定,变异系数均不应超过±10%。
六、正常参考值:
健康成人正常纤维蛋白原含量范围是200~400mg/dL。
由于不同实验室间的正常值有所不同,建议每个实验室都要确立相应的具代表性样品群体的参考范围。
七、注意事项:
1、样品采集、储存及测定必须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或硅化玻璃制品。
2、样本不宜采用草酸盐、EDTA和肝素作抗凝剂。
3、红细胞比容在20~55%范围之外时,应调整抗凝剂用量。
抗凝剂用量(ml)=0.00185×血液体积(ml)×(100-比容)。
4、实验器具必须清洁,不能有去垢剂存在。
使用时佩带一次性手套。
5、溶血可激活凝血因子并影响结果,黄疸或脂血症对结果也有影响。
6、急性炎症反应可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7、当试剂批号改变或仪器变动时,宜重新制作标准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