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阁的老照片收藏
沙伟
作为时代、事件、人物和场景的真实记录,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老照片的收藏家。
其实,当您把自己和家人的照片珍存在相册的那一刻起,您就已经是一位老照片的收藏者了。
老照片是最贴近大家的收藏品,因它留住了我们曾经拥有的美好一瞬,也伴随着我们的人生经历。
对于老照片的定义标准,国外大都指1953年之前的摄影作品,而国内则把20年前的照片定义为老照片。
老照片不同于绘画,它限于当时的条件,较难借助科学技术进行修改,故其局限性也成就了珍贵性。
老照片能够从艺术价值、名家名作、文化和历史价值、品相四个方面来判断其价值。
同时可通过自己收藏、交换、赠予,或者艺术市场淘宝、拍卖、网上搜寻等方式获得。
那么什么样的老照片最值得收藏呢?笔者现以本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天心阁收藏的若干老照片为例,简要说明一下,还望读者斧正。
拍摄年代久远按时间划分,年代越久远的老照片其存世量就越少,价值自然就越高。
如《天心阁照片档案》中,一张晚清时期的天心阁老照片(图1)。
图1
天心阁坐落于湖南长沙市中心东南角古城墙上,始建于明万历年前。
其初建时为一层,清乾隆年改为两层,嘉庆年扩建为老照片上的三层面貌。
1924年长沙古城墙拆除完毕,为保留天心阁及该段城墙,当局还将它辟为湖南省的第一个公园“天心公园”。
从老照片左右两侧来看,当时长沙还没有拆除古城墙,故作为当时老长沙的城建影像,它弥足珍贵。
另还有一张晚清时期从正西视角仰视的天心
阁老照片(图2)。
此照片中的妇女和小孩着清代服饰,男人还留有长辫子。
而天心阁下的民居则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显示着清末的长沙城已如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灭亡的丧钟即将敲响。
图2拍摄题材重大由于老照片是社会生活中最真实的写照,是用摄影的语言来记录时事,故越是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价值就越高。
如1910年日本人山根倬三拍摄的天心阁老照片(图3)。
它记录了当时长沙古城墙的拆除已近尾声,年久失修的天心阁
图3
有坍塌之虞,同时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窥视中国的狼子野心。
还有代表民国时期天心阁重建的老照片:1926年前后,时任湖南省主席的唐生智决定将天心阁重建为主附三阁。
刚建到阁墩,因省府连番改组,无暇顾及此事,加之资费不济,施工叫停。
1928年,时任长沙市市政处长的鲁岱呈请省府拨款6000元,完成了
此次重建。
从1928年重建后的“长沙天心阁”老照片(图4),以及1929年“天心阁中阁”老照片(图5)上,我们可见重建的天心阁三阁鼎峙,阁之南北两端以旧城垣为引道,中嵌石磴,左右护以白石栏杆。
其矗立天空,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别有一番气象。
4 5
拍摄名家名人名馆名家拍摄的照片,其存世量本来就很少,若拍摄对象是名人则价值更高。
中国早期摄影界涌现了郎静山、吴中行、刘半农等众多名家,他们造诣精深,善于将西洋摄影技法与中华文化相结合,故他们拍摄的照片价值就高许多。
据《天心公园园志》记载:1938年天心阁毁于“文夕”大火,天心公园也未能幸免。
1952年6月,长沙市人民政府在千疮百孔的旧址上重建天心公园,并且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层的天心阁。
其内的天心公园照相馆,特别是馆内的照相师傅江泓,其摄影水平就在长沙乃至湖南声名显赫。
如他拍摄的1967年天心公园更名为“人民公园”时的天心阁老照片(图6),以及1978年“向阳公园”恢复“天心公园”原名时的天心阁老照片(图7)。
两老照片均采用120型照相机拍摄。
另1987年3月12日,他还拍摄了原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登临天心阁古城墙视察时的情景(图8)。
这些老照片取景角度精确,照片图案清晰,实为江泓师傅的典范之作。
图6图7
图8 1983年天心阁重建,1984年12月竣工。
重建的天心阁由主阁及南北两副阁组成,中间以游廊连接,飞阁凌霄,振衣天际。
在天心阁还未对外开放的1984年10月,现年78岁的湖南省著名摄影家谢金庭,即拍摄了反映天心阁延续明清时期的城楼建筑风格,采用仿木结构重建的老照片(图9)。
由此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标志性建筑,重建的天心阁开始频频出现在报刊、杂志的封面和插页上。
图9
拍摄尺寸较大由于早期照相技术的限制,大尺寸的照片冲印不多;加之照片尺寸越大越不易保存,故留存下来品相完好的大尺寸照片,就更显得珍贵。
如1911年日本人山根倬三站在天心阁往东北不远的城墙基址上,面向西北方向拍摄的巨幅老长沙全景照(图10)。
它长128厘米,宽19.5厘米。
照片中老长沙城的全貌尽收眼底,大规模的古民居彰显古城魅力。
城中的长沙八角亭、老电厂、文庙等标志性建筑,都可清楚辨认,远处的岳麓山也轮廓清晰。
缓缓展开,有如欣赏一幅横幅卷轴的老长沙风景画。
朝花夕拾,让我们通过这些极具历史沉淀感、或黑白或彩色的天心阁老照片,一同回顾天心阁的发展历程,重温天心阁的成长岁月。
笔者相信,从此您可能开始留意身边的老照片,且开始关注《老照片》杂志以及“中国老照片”、“中国收藏热线”等网站了哟!。